中国韵文史
2010年龙榆生所著图书
《中国韵文史》是龙榆生编著的中国韵文史著作,于1934年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韵文史》所言的韵文,指的是“以一种体制之初起与音乐发生密切关系者”,也就是说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文体。据此,此书所收韵文仅为诗、词、曲三类。此书编辑凡例明言,对“不歌而颂”的赋,以及后来的骈文,概不述及。对有唱、有白的杂剧、传奇,因为并非全是乐歌,所以也一从略之。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诗歌,下篇论词曲。上篇共二十二章,下篇二十七章。
《中国韵文史》以诗经、楚辞、乐府诗、五七言古近体诗为一系;宋元以来词曲为一系。以各类体例之初期与音乐发生密切关系者为主,赋与骈文概不述及,杂剧、传奇、唱白兼有者,非全部乐歌者亦均从略。该书注重体裁之发展与流变,于作家行谊,多从省略。该书自“楚辞之兴起”(第二章)始,“清词之结局”迄,凡49章,以“四言诗之发展与三百篇之结集”为首章。卷末附“中国韵文简要书目”,分诗歌、词曲两部分。
《中国韵文史》附录二收入作者的三篇论文。《我对韵文之见解》发表在1934年郑振铎傅惜华所编《我与文学》一书中,是《中国韵文史》的补充说明。《女性与诗歌》及《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传统来创作民族形式的新体诗》二文,分别发表于1944年和1956年。此外,《苜蓿生涯过廿年》是作者也中年时所写的回忆录。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龙榆生著《中国韵文史》,目的是对当时“行世《文学史》,颇寓‘补偏’之意”。这个“补偏”即全书“稍详于词曲,而略于诗歌”。该书是龙榆生最早问世的专著,本为音乐学校编写,原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丛书”的一种。
作品鉴赏
《中国韵文史》体现出鲜明的学术特色:
首先,一般的诗史往往详于诗而略于词曲,该书则刚好相反,以词曲尤其是词为主,凡二十七章,而于历史悠久,作家作品数量汗牛充栋的诗则仅有二十二章。这种详于词曲而略于诗歌的取舍方法既发挥了龙榆生的学术专长,同时“对于行世文学史,颇寓‘补偏’之意。”作者从词曲与音乐的关系说起,直论到清词的结局,一路娓娓道来,要言不烦而又精彩纷呈。如谓词在隋代即已有创作,何以中间歇绝,鲜有嗣音,作者分析其原因说,“一为士大夫守旧心理,不甘俯就‘胡夷里巷之曲’,为撰新词;一为乐工多取名人诗篇,为加‘泛声合之弦管”,“前者为中国文人傲慢性之表现,后者足以助长其偷怠心理。”这一论述既结合了音乐在当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辅以作家创作之心态,因而显得合情合理,让人信服。又如学界一般认为先有令词后有慢词,形式上由简至繁,作者则自敦煌石室所藏之《云谣集杂曲子》,“证知‘令’、‘慢’曲词,实同时发展于开元、天宝之世”,从而改变了一般论者所谓慢词产生于北宋的误会。再者,作者考《宋史·乐志》指出,“慢曲”是与“急曲”相对而言的,长调并非全为慢词,故一般所谓长调即慢词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在《词体之解放》一节中,作者称扬苏轼解放词体的贡献,创作上亦法苏东坡,但在理论上则认为周邦彦“音律与词情兼美”,“实集词学之大成,宜后世之奉为正宗也”,将秦观贺铸周邦彦许为“正宗词派”的代表,尤推许周邦彦“实集其成”,而将苏轼柳永纳入“别派”,这反映了作者以婉约为宗的传统词学观。
其次,全书详于各韵文体式的发展与流变,而对作家之行谊,作品之题材、思想等则多从省略。如关于词的缘起及其早期民间词创作情况,作者先论词曲与音乐之关系,指出“‘词曲’二体,原皆乐府之支流;特并因声度词,审调节唱,举凡句度长短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依已成之曲调为准;复因所依之曲调,随音乐关系之转移,‘词’与‘曲’各自分支,别开疆界”。作者于此并没有像一般所说词由古诗发展而来,乃诗之余,而是紧扣词与音乐之关系来探讨其缘起,由此揭示了词的音乐特性。第二至三章进一步谈燕乐杂曲词的兴起与发展,仍以探讨其源流正变为中心,而于具体作品题材的概括,思想内容的分析则少之又少。《诗经》与《楚辞》两章亦侧重风俗民情与地域环境对诗体形成与诗歌风格影响的分析。如谓“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诗风兼秦豳两国,多言农桑衣食,车马田狩之事。唐魏居河东,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故其诗皆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郑土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齐居海滨,其诗舒缓”。又探讨《楚辞》艺术特色之所由兴说,“楚俗信巫而尚鬼,又地险流急,人民生性狭隘。故其发为文学,多闳伟窈眇之思,调促而语长,又富于想象力。加以山川奇丽,文藻益彰;视北方之朴质无华,不可同年而语”。这两段话并没有像一般文学史那样,探讨《诗经》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屈原生平遭际对其诗歌题材及风格的影响。
再次,全书除征引旧籍外,还能充分地汲取新说。书后所附《中国韵文简要书目》除有基本典籍外,亦多时人论著,如郑振铎编《中国文学史》、吴梅撰《顾曲麈谈》、任讷撰《散曲概论》及《曲谐》等。且引用他人之说,皆能标明出处,体现了严谨的学术风范。如谓西汉末年为五言诗之草创时代,即注明乃参考郑振铎《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又谓汉代《郊祀歌》大抵出于邹阳、司马相如诸人之手,即注明参考梁启超、陆侃如之说;又说“依曲拍为句”之词,实始于刘禹锡白居易,亦注明乃参看了胡适的《词的启源》一文等。另外,全书对于诗、词、曲发展史的勾勒并不按一般文学史惯用的政治王朝更替为分期,而是按诗、词、曲内部发展演变的规律来构建框架。如论唐代诗歌部分也没有按惯用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四分法,而按“律诗之进展”“唐诗之复古运动诗歌之黄金时代”“诗圣杜甫”“唐音之剧变”“新乐府之发展”“新乐府之极盛”“律诗之极盛”及“晚唐诗”的顺序来逐一论述,这样更能充分彰显唐诗发展的内在规律。
作品影响
《中国韵文史》为龙榆生最早问世的著作,当时被列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丛书”。诸多韵文史中,《中国韵文史》既是第一部以“史”直接命名的韵文史著,又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韵文史。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公、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人。江西万载人。词学家。先后创办《词学季刊》(1933)、《同声月刊》(1940),联结新老词家推动了现代词学研究。著有《东坡乐府笺》《中国韵文史》《词曲概论》《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风雨龙吟室词》《忍寒庐词》《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等,编有《彊村遗书》《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10:1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