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埠村,位于
江西省
吉安市
泰和县
万合镇中南部、
赣江东岸之滨,是赣江古河道边的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千年古村。自中埠袁氏始祖震公于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1~913年)起建村,中埠(又名钟步,钟埠)古时因村子滨临赣江,村里常受水害,有人铸大钟一口,置于江中,人们又叫它“钟江”。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赣江改道,水去阶露,人们需步阶而上,称之为“钟步.”
基本概况
明清时期属仁善乡六都钟步(里),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设樟塘乡中埠村.1958改为樟塘人民公社中埠大队,1968年樟塘人民公社并入万合人民公社,同时将原霞山大队并入中埠大队管辖,成立万合人民公社中埠大队。
1972年重新分为两公社,中埠大队归樟塘人民公社,霞山大队重新划归万合人民公社。1984年撤消樟塘人民公社恢复为樟塘乡,中埠大队恢复为中埠村委.2001年12月3日经
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原樟塘乡建制正式并入归万合镇管辖。村东与本镇霞山村相接连,南邻樟塘村,北毗湖尾村,西与沿溪镇隔江遥望。全村占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地貌属低丘平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村委下辖7个自然村及12个村民小组;中埠村(北街、上街、下街)
官山村(上官山、下官山)、岭南村、东芫村、中港村,398户,总人口1580人,下设有1个党支部,党员18名,村委会进驻中埠村(下街)。村民居住姓氏主要有袁、刘、肖、罗、匡姓等,其中以袁姓为主约占总人数92%.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距G1517
广吉高速公路万合互通口仅5公里,西距泰和县城16公里,距
泰和火车站11公里,北距
万合镇政府6.8公里,南距竹山集贸市场2.8公里(均以直线距离)。
发展历史
村始建于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1-913年),距今有着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始祖邯公(袁邯)本为蔡州朗山人(今河南省确山),为唐宪宗期间宰相
袁滋(749—818)之子,据《旧唐书.袁滋传》载:滋相生有七子;实、炯、均、都、郊、泽、邯,邯为少子.袁滋于唐贞元十年被贬为吉州刺史,唐元和年间初期升任为义成节度史,吉州之民皆蒙其惠不忍其去,诏闻其少子邯(袁邯)萌授吉州剌史,邯后于唐元和十三年六月因病卒于官,邯长子袁庆留家西昌邑(今泰和)城西.自唐季之乱以来,后世子孙数度徙迁.据《泰和袁氏族谱》记载:邯公之孙(岳)于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值冲天大将军之乱(
黄巢起义)殁于难。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镇南军候卢延昌遭兵叛,为部将所杀.吴王遂遣将率军南下进攻虔州,邯公四世孙(震)即随兄(谅)避兵乱于钟江(今中埠),震爱钟江山水之秀,遂携家眷定居六都中埠,开基立业,繁衍子孙,至邯公到现在的“家”字派已经是第41世。本镇霞山村,冠朝镇横冈,塘洲镇横塘,禾市镇景丰,泰和城西袁氏等,均属邯公后裔。
中埠村在以前闻名遐迩,依山傍水,风光倚旎。自宋朝时期起这里就已是属江南富庶之地,村内设有乡间都市,人丁兴旺,商贸繁华。因地处古赣江边,古航运业比较发达.由此乘船上溯可达南昌,下航直通广州.商贾云集,舟车辐辏,络驿不绝.千古文人墨客,圣贤名人有;北宋大文豪
黄庭坚、
苏东坡、南宋名族英雄文天祥.明初左春坊大学士
杨士奇等均在此驻足揽胜、题诗铭志、史留墨迹.
随着历史朝代政权的更迭,战乱频繁,又因地处战略充要,中埠村也未能幸免于难,饱受战乱之苦,几次惨遭战火兵燹。发生于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八月,由文天祥率领的各路勤王义军与元主将李恒,黎贵达率领的元军在中埠村相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爆发了“中埠之战”,村里袁氏族人大多加入了勤王义军的阵营合力抗击元军,最终因宋军力与元军实力悬殊距大,寡不敌众而告败。残酷的战争几乎给村里带来灭顶之灾,大批村民殉节战死.人员所剩无已。以及后期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十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挥师进攻泰和路经中埠村,沿途杀烧抢劫,遭到村民和地方武装民团的顽固阻击,村民参战踊跃,但战争伤亡人员惨重,至此村人员骤减,村民大部份古建筑屋、文物、商铺都在几次战中被化为灰烬。后虽几经烧毁又几经修复,但村规模已比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二。1930年第一次国内战争期间,又有共200多名英勇的袁氏子孙踊跃参加红军,他们随红军走过了草地,踏过了雪山。他们有些牺牲在战场,为新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了烈士,有些幸运的坚持到了革命的胜利,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历史最近发生的一次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大量文物古宝、古建筑、遭到严重的损毁,炸毁了牌坊,掩埋了鎏漆真身菩萨,拆毁了傩撑,烧毁了象牙神轿。村街市在解放前夕因行政重新规划调整,被撤消并至与村相隔2.8公里外的竹山圩市。除有部份外出经商,其余留在中埠的村名又重新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读生活。至此曾历经数代繁华、辉煌百载的中埠村商埠从此黯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直到现在渐渐彻底被历史遗忘了。
风景名胜
现村里保留有大量的自然人文景观,古迹众多,村山后有文天祥率义军与元军决战的沙场炮台山遗址,赣江古驿道,始建于宋绍兴年间的袁氏宗祠(崇本堂)建筑规模气势恢宏,占地面积近1500平米,内有功德牌匾殿,进村路口有文天祥亲笔题诗的“三元阁”楼,古码头停船登岸进村松竹掩映的“青石板级阶”,下街的“林公祠”,上街的“敬公祠”,天符祠,里主庙.拱门,有古商贸街长800米,呈S形,(分;北街、上街、下街)由西至东走向和旧茶馆,当铺,戏台等.每隔百米左右即有拱门横跨,街两边为明清时期徽派建筑.古民居幢幢整洁鳞次栉比,高低错落,装饰简朴.布局规划有序。现保留下的大部份古建筑屋历经多年的日晒雨淋,年久失修濒临倒蹋。
村民对古建筑物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有的村民为了一已之私,对原本还完好的古建筑屋干脆就直接来个强拆,然后就在原地修建农房,雕刻精美的窗楹、栏柱也有的被拿来当炊火的木棒了。村古民间文艺繁盛,有正月十五元霄节舞龙、据《泰和县志》记载有久负盛誉的中埠村“拖龙船”节(鼎盛于明朝、清朝、民国时期),”拖龙船“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举行。吉安地区一带古时四大民间节日有;富田的灯、罗家的迎、中埠的船、陂头的伞。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举行的村祭庙会活动。
文化教育
中埠村地属庐陵文化区,文化积淀深厚,历来文风昌盛.崇师重教.人才辈出.自科举制度实施以来,宋朝有7人登科(进士),明朝科举4人,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3年)袁宗圣中进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副庭长、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袁光也出自中埠的官山村。
解放后至今,全村(含各自然村)考取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有八十人以上.1990年后出生的人员有83%的已完成了高中(含中专)学历学业.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目前;中埠村设有完小一所--中埠小学,在校生141名.分五个年级,教师7名.设有私立幼儿园一所。适龄儿重入学率达100%.
农村建设
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早日脱贫致富。近些年来,在镇、村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导,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期全村已实现户户通电,2004年底全村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有效减轻了电压线的负荷作业,大大提高了供电量的稳定性。2006年由县、镇两级财政拨款和村民集资总投资修建成的水泥硬化道路惯穿村委辖区的各个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并于2011年7月在泰和至万合公路(中埠段)进村路口处新修建农村客运候车亭一座。宽阔平坦的进村水泥路两旁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楼房矗然而立.村民现新修建的新款式楼大部份为三层以上高楼,均以砖混水泥结构为主。
网络、通讯、信息化畅通.
程控电话用户安装数325户,有线电视用户安装率达85%以上。2011年由中国电信(樟塘电信所)开通的2G宽带网络信号已覆盖全村,村里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了,有条件的村民买了电脑可在自家上网.安装户数也在逐渐上升。医疗健康保障事业发展迅速;村现设有乡村医疗卫生所,全职医师2名。截止2007年底全村95%以上村民参加了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有效减轻了村民“因病致贫,群众看病难”的难题.2012年底有73%的村民分别以不同形式购买了农村社会
基本养老保险。村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政府送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大部份村民家里都已配置购买了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部份件好的村民还在自家修建的新房里装上了空调、安装了太阳能。近几年,少数村民购买私家车的“旋风”也在逐年呈上升趋势。
经济资源
中埠村自圩市撤消以后,村民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生产落后.现村中有一家私营粮食加工厂,两家乡村百货超市.村民经济收入支柱来源主要有;农业种植、低浅丘农产品种植、
水产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劳务人员输出。农业种植有(优质水稻、花生、大豆、油菜),因村整体地势属低丘陵平原,各自然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分布也有不均,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000亩,山地面积2860亩,水面面积4360亩。气候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年降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合各种农业产品的种植。水土肥沃,水利设施完善,溉灌面积广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搞农业大生产期间兴修了连接白云山水库的大型人工引水渠道.水稻一年种植两季.部份农田地势平坦;适合一定规模机械化生产。2009年为贯彻落实万合镇农业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在上级统一规划和部署下;中埠村在赣江河谷流域低浅丘地上种植300余亩“竹蒿薯”,为村民的创收提供了多种渠道.劳务人员输出占村里经济总收入来源的大部份,因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沿海发达地区的地缘较接近,交通便捷,乘车行程均可在7个多小时间范围内到达,外出务工也就成了大部份青壮年的首选.外出务工人员为发展家乡的经济和家乡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村有丰富的山林资源,生态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面积高.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