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以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学术高地之一,中国现代人文学脉由此发轫。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容肇祖、商承祚、罗庸、董作宾、李济等,众多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在这座小楼里进进出出。
发展历程
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中山大学成立,傅斯年代行所长职务。
1929年:迁至北平,将原设八组合并为三个学术组:历史学组、语言学组、考古学组,并分别聘任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为各组主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研究所迁至上海。
1934年:迁至南京,并增设人类学组。
中日战争期间:先后迁移至湖南长沙、云南昆明,最后定居于四川南溪县李庄的板栗坳。
1946年:迁回南京,接收北平东方文化研究所及近代科学图书馆图书,成立“北平图书史料整理处”。
1948年:时局突变,迁至台湾,设临时所址于桃园县杨梅镇。
1954年:随中央研究院定居南港现址。
1955年:建成研究大楼及仓库。
1958年:增建考古馆,同年增设甲骨文研究室,后更名为文字学组。
1961年:傅斯年图书馆落成。
1968年:开始分期增建考古馆后幢。
1978年:扩建第二栋书库。
1986年:历史文物陈列馆正式启用。
1989年:增建第三栋书库。
1990年:甲骨文研究室更名为文字学组。
1994年:研究大楼竣工。
1995年:设置专题研究室,推动群体研究。
1997年:语言学组成立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历史语言研究所分为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文字学四组。
2003年:配合院方废组政策,改“组”为“学门”,设召集人负责相关领导工作。
2014年:设立档案馆,统筹历年收藏的档案文书,结合数字资源并加强馆际交流。
分组
该所先后设历史组、语言组、考古组、人类学四个组。设研究员、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和助理员等职称。图书设备、出土文物资料都很齐全。
成果
该所集中了当时一批著名学者,如
陈寅恪、
赵元任、
罗常培、
李方桂、
李济、
董作宾等,一方面继承了
乾嘉学派治学精神,一方面汲取了包括西方近代
新史学、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
研究方法,在历史、语言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贡献,十年间组织
殷墟发掘十五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重要出版物有《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年创刊,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至1949年共出版二十一本(每本四
分册)。此外,还有《
专刊》《单刊》《集刊外编》《史料丛刊》《
田野考古报告》《人类学集刊》《中国人类学报告》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所辗转于长沙、昆明,1940年迁四川南溪李庄,1946年迁回南京。所长始终由傅斯年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