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是用做
皇帝和
君主的庙号,历史上曾有多任皇帝和君主得此庙号。中宗、宪宗是中兴之主的庙号。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词语解析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
太甲为
太宗、
太戊为中宗、
武丁为
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商中宗太戊,姓子名密。生年不详,公元前1411年去世,商朝第九位国王,前任国王雍己弟。据说在位七十五年。他在位时,举贤人尹陟、巫咸为丞相,天下大治,诸侯归附。庙号中宗。
中国历代中宗
宣帝中兴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极为严格慎重,因此西汉十四帝,仅有四人拥有庙号。
刘邦为太祖高皇帝(
孝景帝刘启上庙号)、
刘恒为
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
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东汉光武帝
刘秀上庙号)。
刘询(前91年-前49年)即
汉宣帝,本名
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和
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
刘据的孙子。汉武帝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爆发
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全家皆亡,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收系郡邸狱。
刘病已在狱中受到廷尉监
邴吉的保护和照顾,
后元二年武帝大赦天下,邴吉便将刘病已送到祖母
史良娣的家里。武帝后来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
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掖庭令张贺(
张汤的儿子)原是刘据的部下,对刘病已很是照顾。少年刘病已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
诗经》,他高材好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了解了风土人情,也知道了百姓疾苦,吏治得失。孝
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崩,无嗣,权臣
霍光等议立
昌邑王刘贺,二十七天后被霍光废黜。之后,
光禄大夫、
给事中(内朝官)邴吉,建议立十八岁的皇曾孙刘病已为帝。后为使百姓
避讳容易,刘病已改名刘询。
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刘询建立了一套对官吏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他多次下诏对
二千石(郡守级官吏),实行五日一听事制度;并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国,对二千石官员的工作进行考察。根据考核结果,信赏必罚。史称“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刘询调整经济政策,整顿工商官营政策的一些弊端,如官吏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效抑制,这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
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为制止
土地兼并,刘询即位后,先后三次诏令把“赀百万者”的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
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刘询在位期间,降低盐价,数次减免租赋,在刘询的大力倡导下,各级官吏都将劝科农桑、发展生产作为首要政务。刘询还派农业专家蔡葵为“劝农使”,巡视全国,指导农业生产。在刘询统治后期,国内经济繁荣,农业连年丰收,谷价创造了汉代的最低价。刘询还设立“
常平仓”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
刘询于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曾联合乌孙大击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
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
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
神爵二年(前60年),奴日逐王先贤掸带着数万人投降大汉,宣帝特派
郑吉,发渠犁、
龟兹诸国兵5万,前往迎降,一直护送至京师长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斩杀。郑吉破车师,降
日逐王,声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为
西域都护,封安远侯,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郑吉遂在西域中心,设置幕府,修筑
乌垒城,距
阳关2700余里,统领天山南北,大汉号令得以正式颁行于辽阔西域。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往帝都长安,俯首称臣做北藩。纵横万里的游牧风暴――
匈奴帝国,全盛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与汉争斗140余年,终于低下高昂之头。
面对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人进犯,老将赵充国督兵西陲,提出以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响到后世。
刘询在甘露三年(前51年),在
石渠阁召开了盛大的儒家经学会议,讲论“五经”同异问题。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书就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法典的性质。但是,学术界,思想界对儒家经书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召开这次大讨论。
萧望之等大臣参加评论,刘询亲临会场,随时对争论问题作出裁决。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
梁丘《易经》大小夏侯《
尚书》和
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这种现象只有在宽松的政治条件下才有可能,而且为加强思想的进一步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刘询在位时,
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
司马迁的巨著《
史记》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
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刘询于黄龙元年(前49年)去世,谥号孝宣皇帝。最先给刘询加庙号的是
王莽,“尊孝宣庙为中宗,孝元庙为
高宗,天子世世献祭”。东汉初年时曾议及西汉诸帝的庙号问题,其原因是要确立国家祭祀系统,最后是光武帝
刘秀批准将元帝的庙号高宗、成帝的庙号统宗、平帝的庙号元宗去掉,所以,东汉官方祭祀系统中立庙的西汉诸帝,即后世确定拥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太祖
刘邦、太宗
刘恒、世宗
刘彻、中宗刘询四位。
东晋
东晋中宗元皇帝
司马睿(276-323),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318-323年在位。宣帝
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
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
司马觐之子。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
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谥号元,庙号中宗。
西梁
西梁(
后梁)中宗宣皇帝
萧詧(519年-562年),在西魏扶植下,为
西梁的
开国皇帝,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
萧统之第三子。即位八年后,562年在抑郁中病故。传子
萧岿,萧岿585年五月去世,传子
萧琮。公元587年,
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并西梁。萧岿的一个女儿嫁给了
杨广,后来成为
隋炀帝的
萧皇后;而另一子
萧瑀,自隋亡后仕唐,官至宰相,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割据势力之一的
萧铣,为萧詧曾孙。
唐朝
唐中宗
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
李哲,唐
高宗李治第七子,
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
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位。李显即位后,尊武则天为
皇太后。
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
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李显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公元699年,李显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
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
李多祚等人突率
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
张易之、
张昌宗。迫使
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李显听凭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弄权,自己则只顾过着淫靡的生活。后被韦皇后母女合谋毒杀。
南汉
中宗明孝皇帝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弘熙,五代时期南汉君主,是南汉建立者
刘龑之子,刘玢之弟,原封晋王。刘晟猜忌诸弟,因此不久后就逐渐杀光其弟,并将他们的儿子杀死,女儿收入后宫。又兴建离宫一千余间,以珠宝装饰,并设有许多残酷的刑具,号号“生地狱”。命
宫女为
女侍中,参与政事,由于宗室元勋几乎铲除殆尽,当权者就是
宦官、宫女这些人而已。
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谥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
大理
大理中宗文安皇帝
段正淳,亦作段政淳,清代因避讳改淳为纯。他是宋代云南大理国(后大理国)第十五世国王,公元1096-1108年在位。白族。大理人。
段正明弟(一说段正明子)。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取代大理国的大中国国王
高升泰迫于传统势力及佛教意识,遗命其子高泰明还位与段氏,遂被高氏立为国王。段正淳虽然是后
大理国的国王,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势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最后在1108年时让位给其子
段正严,出家为僧。死后谥号为文安帝,庙号中宗。
朝鲜
朝鲜王朝中宗
李怿(1488-1544)字乐天,明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十九日出生于景福宫。初封
晋城君,生母尹氏被立为王后之后改为
晋城大君。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朝鲜发生宫廷政变,长兄
燕山君李隆被废,迎立晋城大君即位,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李怿喜好炼金术和命课学。
李怿在位期间,发生了
己卯士祸(正德十四年/1519年,
赵光祖死)、辛巳诬狱(安塘之乱,嘉靖元年/1522年,士林派再次被贬)、全国传染病(嘉靖五年/1526年)、灼鼠之变(嘉靖七年/1528年,
敬嫔朴氏被废,嘉靖十二年/1533年赐死)等政局变动。
明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十四日,在位三十八年的李怿薨逝于昌德宫欢庆殿,终年五十八岁。明朝赐谥“恭僖”(敬事供上曰恭;小心畏忌曰僖),庙号中宗。初葬高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迁葬广州靖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