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Dongji Island),地理意义上被称为“中街山列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舟山群岛中部偏东,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北纬30.1°。面向太平洋,东至两兄弟岛屿接东海,南至黄大洋,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陆域面积为11.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500平方千米。
位置境域
东极岛,地理意义上被称为“中街山列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舟山群岛中部偏东,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北纬30.1°。东极岛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及其所属的辽阔腹地长江三角洲等,面向太平洋,东至两兄弟岛屿接东海,南至黄大洋,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陆域面积为11.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500平方千米,由28个面积不等的岛屿及108块形状奇特的岛礁组成,其中庙子湖、东福山、青浜、黄兴为四个居民岛。
地理环境
地质
东极岛西部为休罗系上统的酸性熔岩,中一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列岛东部为燕山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在钾长岩中有几条长1300米、宽300米的花岗斑岩岩脉穿插。
火山碎屑岩分布在黄兴岛的北部、西福山及石柱山等岛上,岩性主要是早白垩世的品屑凝灰岩。花岗岩主要出露在庙子湖、青浜、黄兴等岛上,是东极岛主要的岩石类型。东极岛花岗岩呈红色到肉红色,中粗粒结构,主要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含少量斜长石和黑云母,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在岩体的边部,局部发育文象结构和晶洞构造,表明它们为浅成花岗岩。东极岛花岗岩的特征,与舟山普陀等地钾长花岗岩相同,它们同属浙江沿海晶洞钾长花岗岩带。
地貌
东极岛自大长涂山以东至东福山、两兄弟屿(外甩)排列形状象条长街,并介于岱巨洋、黄大洋中间,是岱巨洋、黄大洋的分界线。
气候
东极岛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候温度约为16.1℃,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年均湿度约为80%。
植被
东极岛陆上的森林植被多为次生阔叶林或灌木林。
水文
东极岛海域流系相对复杂,除了受到北上的台湾暖流和南下的黄海冷水团的交汇影响,还受到大陆径流和长江口“丛生流”的影响。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
东极岛自然资源丰富,且资源多元、典型、独特。其中穿山甲、水獭、中华豚和中华白鳍豚等是国家主要的二级保护动物,海獭、海豚、儒艮、江豚和斑海豹等为该地区常见的海珍品,另外海栖哺乳类动物也种类繁多。鱼群生物种类繁多,高达三百多种,主要有鲳鱼、带鱼、大黄鱼、鮸鱼、黄鲫、虾姑、斑鰶、鲥鱼、鲈鱼、风鲚、马鲛鱼、梅童鱼、棱鳗类、虾虎鱼、细鳌虾、青鳞鱼、梭鲻鱼、石斑鱼、黄姑鱼、脊尾白虾、中华管鞭虾、三疣梭子蟹和曼氏无针乌贼等,另有多种底栖海藻和软体动物,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水产资源
东极岛地处舟山渔场中心位置,其中鱼类高达245种,甲壳类95种,水产资源丰富且产量高。
主要岛屿
庙子湖岛
庙子湖岛是东极镇政府的所在地,地理位置位于整个中街山列岛的中间位置,陆域面积2.64平方千米,距沈家门镇45.7千米。陆域面积2.64平方千米,最高点炮台岗海拔136.5米,海岸线长11.73千米,岛呈东南—西北走向,长3.6千米,宽1.5千米,海岸线曲折,多湾岙,湾岬相间,岬角狭长。从沈家门直达的航班一般停靠在庙子湖岛,同时这里也是电影《后会无期》的拍摄地之一,有财伯公庙及雕塑、渔民画展厅、海疆卫士门、东海游击队烈士纪念碑、极恋区、东翔厅观潮等旅游景点。旅游资源有垂钓、海滩、风景等等,庙子湖岛也是东极旅游人数最多的岛屿。
庙子湖岛四周海水清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海域,庙子湖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街山渔场的中心所在。调查表明,有经济鱼类近200种、虾类经济种35种、蟹类经济种近35种、海洋贝类经济种25种、藻类经济种30种。
岛上旅游资源有奇峰异石、观海垂钓、捕鱼尝鲜、海滩拾贝等。庙子湖岛的渔民画以层次分明、海洋气息和渔腥风味浓郁而著称。
青浜岛
青浜岛四周海域海水
靛青,当地人又称海边为浜,故名青浜岛。在清朝时已有人居住,从事海上捕鱼和开荒种植活动。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曾置青浜乡。有青南、青东、青岙、沙湾4个行政村,2000年有居民1169户,3736人,大部分居民从事渔业生产。青浜村渔农业户871户。1986年,被报道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青浜岛整个岛屿呈长条形,陆域面积为1.41平方千米,海拔为130米。青浜岛位于
舟山群岛,隶属普陀区
东极镇。在沈家门镇东北47.5千米处,西近
庙子湖岛。略呈长形,南北走向,长2.45千米,宽0.8千米,陆域面积1.41平方千米,滩地面积2.3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5千米,东极最高峰黄胖老山坐落于此,海拔131.6米。
岛屿土壤主要有
棕红泥沙土,棕黄砾泥和
砾石滩涂等3个土种。植物总面积为58.3平方千米,
覆盖率为41.3%,主要植被为
白茅草丛,黑松林,坡地旱地作物。
维管植物约300种,岛上的滨海及海岛特有植物有
海桐、
日本野桐、
滨柃、
柃木、滨海前湖、
芙蓉菊、小叶
蜡子树、海
萝卜等。岛屿淡水缺乏,全岛现有
林业用地0.533平方千米,有耕地1.87平方千米,均为水土保护林,
森林覆盖率为13.3%,岛上乔木全部是幼林,
立地条件差,树木矮化,无积蓄。
青浜岛最负盛名的的旅游景点为石屋民居,位于青浜岛最东端的莎普湾乡石屋群,保存完好,被评估为国家优质资源,是东极当地的
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房子层层叠叠依靠山而建,远处看起来和西藏布达拉宫有异曲同工之妙,又被当称为海上布达拉宫,是游客观光游览主要目的地之一。
东福山
东福山是中街山列岛最东端的住人岛,陆域面积约为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很少,约为50人。十九世纪广为流传的军歌《战士第二故乡》正是发源于此地。东福山的主要景点有:西福卧佛、海上盆景、象鼻峰、白云庙、东海第一哨所、海盗奇石、林彪保岛山洞、两岛对峙等等。 象鼻峰位于东福山东端,是极地风光的一处奇观。当船驶临界峰海角,仰望峰顶,
黄兴岛
黄兴岛的陆域面积约为2.5平方千米,位于东极岛的西侧。虽然与庙子湖岛仅有一水之隔,但由于岛上人烟稀少,没有固定航班开至此岛,功能区划上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尚未作出旅游开发。
相关文化
神话传说
财伯公原名“陈财伯”,是福建的一个渔民由于在海上捕鱼风浪大船翻了之后他便漂到了“东极岛”上,也就是东极第一个上岛的人。因为在东极岛上能感觉到海上的风浪,所以一到台风天气他就在岛上点燃一堆火把提醒大陆上的人不要过来。时间长了大陆上的渔民都以为这个岛上有神仙在为他指路,于是就按照火堆的指示打渔以后再也没有碰到过风浪。突然有一天,渔民发现岛上的神仙不灵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火了。于是他们把船往火堆的方向开去,寻找这位神仙。开了很久便发现了四个岛(
中街山列岛,也就是东极),在“庙子湖”岛上找到了这位老人。当时他已经死了,身上的衣服都破了。在他的身边有一堆灰烬,于是大家明白了,原来不是神仙。而是陈财伯在帮助大家,以致最后快死了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过大陆上的渔民。后来人们为他修了一座庙(也就是现在的财伯公庙)来纪念他的大爱精神。
游客们乘船快到东极的时候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个雕像在山顶手里举着火把,这个人就是财伯公,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自由男神像”。
地方特色
东极渔民画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形成创作群体,陆续培养渔民画作者200余人,其中重点作者近20名,参加中国全国、省、市、区各项展览30余次;多年来,共有100余作品赴各国展出或被收藏购买,有36件作品在中国全国、省、市频频获奖和发表;至今,已有1300余件作品走向市场,成为宾馆、酒店、办公室和居家装饰品。
东极渔民画作为渔乡风情的美丽画卷,洋溢现代气息的民间绘画,它以大海为背景,以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
表现手法既没有传统民间美术的平实中庸,也不受学院既定规范的约束,有着大海自由随意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的鲜明个性,无论是丰富的题材,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有其独特渔民艺术之典范、
海洋文化中的一块品牌、
民间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东极渔民画人才辈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较有
代表性的作者有张定康、翁孟昌、张美娣、任林龙等,二十年代后又冒出了梁银娣、吴小飞、胡张兰、王亚珍、藤惠芬等领头雁作者,张惠萍、郭玲娜等新人新作在相继追逐,成为普陀渔民画创作人才中的一支创作
主力军队伍,为东极“民间绘画创作基地”和“渔民画艺术社区”的不断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