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香是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的供物之一。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中说:“丁香、白檀、沈、熏陆、
龙脑香、豆蔻、白芥子及以苏合香,半末半为丸,丸以苏蜜和。”于修护摩法时,投入炉中,以为供养。
基本概况
密教
护摩法中之供物,各自象征不同的意义,此丸香象征总集烦恼,投入 火中燃烧表示智火烧尽贪烦恼。在与贪、嗔、痴三毒的配置方面,有人将切花、散香配属贪、痴;而由于丸香其体各别,无和合之相,因此被取与嗔相配。或有说散香表散乱的烦恼,而丸香表结使之烦恼。或云丸香表烦恼、
菩提和合一体之义。在与
六度相拟配时,则与散香共表精进度。
一日三时烧
百八丸,意为烧尽百八烦恼。 五香
除了丸香之外,还有所谓的“五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密教作坛时,与五宝、
五谷等一同埋于地中的五种香:指沉香、白檀香、丁香、
郁金香及
龙脑香。《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中说:“又取五种香,所谓檀香、沉香、丁香、
郁金香、
龙脑香。已上宝谷香药等各取少许,共置一瓷合中,或于瓷瓶中,或金银器中盛之,以地天真言加持一百八遍,埋于坛中心”。
2、为成就诸真言所备办的五种坚香:指沉水香、白檀香、
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
3、通用于三部(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的五种香:《苏悉地羯啰经》卷上。
藏密的法器
护摩炉
护摩炉(梵名kunda)又作君荼,意译
火炉或护摩炉。指密法用于护摩之
火炉。
密教的
护摩法,是一种能够迅速得到本尊加持,使所求愿满的修法。也被列为东密四部加行之一,即密教行者接受传法灌顶成为正式的弘法
阿阇梨之前,必须修学之法。
护摩(homa),又作护魔、户摩、呼魔、呼么等,意义是将供物投入火中供养。
护摩法,源于
婆罗门教供养火神阿耆尼,以为驱魔求福之作法,事火婆罗门在火神的
祭祀中,将供物投入祭坛之炉中,火焰表示入于诸佛之口中,诸神依此得力以降伏诸魔,而赐福予人们。
丸香
在此,佛教将其内涵,加以转化升华,依法性意义融摄之,并成为密教的重要修法。在
《大日经疏》卷二十中说:“
护摩是以智慧之火焚烧烦恼的薪柴,使其穷尽无馀。”而在《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轨仪》卷下则说,
护摩者就如同为火天一般,火能烧草木森林,使其无有剩馀,所以智火也是如此,能烧除一切无明,无不穷尽。
密法中行
护摩,应先造四肘坛,高一搩手,中凿军荼径圆一肘,深十二指,两重作缘,内缘高阔口一拇指,外缘高阔各四指。底正平,以泥作轮像或跋折罗(独钴杵)相。柄向南出,作丁字形,柄长四指,阔亦四指。横头长八指,高阔各四指。又外作一土台,形如
莲花。比
外应敷
师子座,又于军荼周围敷
吉祥草,为圣众之位座。如果无法凿造军荼时,即以赤色画其形状,其中安
火炉为法。
密教的
护摩法,可分为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等五种法。所用
火炉之形状亦不相同,如《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中所说:“我今说军荼,依瑜伽相应。息灾炉正圆,应当如是作。增益应正方,三角作降伏,金刚形军荼,钩召为最胜,长作
莲花形,敬爱为相应”。
护摩杓
护摩杓是密教修护摩法等所使用器具。
此物有大小二种,大杓又称注杓,用于将供物注入炉中;小杓又作泻杓、祭杓,
金刚橛
用于将苏油等供物泻入大杓,或直接泻入炉中。在《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中说:“我今次应说注杓、泻杓相。于此作成就,持诵者速获。注杓一肘量,佉木令坚密,无孔穴应作,口应妙端严,横当四指量,深量用一指,形如吉祥子,于中三股杵,应令极端严,柄围足人把,近口两柄末,应作
莲花文。泻杓长及圆,并及刻镂文,皆如注柄相,木亦如
前说。或用佉陀罗,口用禅上节,旋匝为其量,横应一寸馀,深量当半之,于中作莲花,亦或
金刚杵。”
此中,注杓的一肘量者,即杓与把柄之总长,为一尺八寸。现时多以
熟铜作杓、木作柄。
吉祥子,古传为柘榴果。依《瑜伽护摩轨》所说,则大杓为柘榴果形,以柘榴果含容多实,表金刚萨埵之万德具备;杓内所刻三钴杵,为金刚萨埵之三摩耶形,即标示心、佛、众生三平等之净
菩提心。小杓为圆形,象征圆满之佛德。杓内刻八叶开敷之莲华形表胎藏大日,或刻
金刚杵(即五钴杵)表金刚大日;一传画有轮宝,是即大日之三摩耶形,表普门之果德,大杓表金刚萨埵之因德,因此大杓不得直接酌苏油等供物,必先以小杓酌之,后供大杓。
为了方便放置
护摩,在
行者的右方多会放置名为“杓休”、“杓安”的杓皿。
宝瓶
宝瓶是用来盛五宝、五香、
五药、
五谷及香水等,以供养佛
菩萨等的器具。迦罗奢,又作羯罗舍、羯蘖赊、迦蘖始,意译宝瓶、
贤瓶,或略称瓶。《大日经》卷二中说:“次具迦罗奢,或六或十八,备足诸宝药,盛满众香水,枝条上垂布,间插华果实,
涂香等严饰,结护而作净,系颈以妙衣。”
其种类,依瓶劲所附之瓶带颜色而分,有青带瓶、黄带瓶、赤带瓶、白带瓶、黑带瓶等。又,此瓶因能生福满时、如意满所愿,故亦称德瓶、功德瓶、如意瓶、满瓶等。
“瓶中盛装五宝、
五谷、五香、
五药等二十种香药”,五瓶香水表如来之五智。系在瓶颈的彩帛(瓶带)颜色不同,其安置之次第亦异。如金刚界坛以白带瓶置于中央,赤带瓶置于北。胎藏界坛则以白带瓶置于中央大日座,黄带瓶置于南,青带瓶置于西,黑带瓶置于北。胎藏界坛则以白带瓶置于中央大日座,黄带瓶置于西南,赤带瓶置于东南,青带瓶置于西北,黑带瓶置于东北。配置时,有始自东北或东南之别,始自东北者,称丑寅瓶;始自东南者,称辰已瓶。
在传法灌顶之道场,结诵大日、普贤、弥勒、除
盖障、离诸恶趣之印言时,顺次加持白、赤、黄、青、黑带五瓶(称五瓶加持),后由大坛移至正觉坛(小坛)时,取瓶于曼
荼周围行道三匝(称五瓶行道),然后以瓶中香水次第洒在受者顶上。亦即诵大日真言时,洒白带瓶之水于受者顶上;诵普贤真言时,洒赤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顶右;诵弥勒真言时,洒黄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额上;诵除障碍真言时,洒青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顶后;诵离诸恶趣真言时,洒黑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顶左。此仪式即表洒五
智法水,使受者成为佛灌顶之法王子。依《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一载,最上等之瓶,量高二十指,腹阔十六指,颈高五指,口宽八指。瓶之种类有金、银、
铜、
玻璃、铁、木、瓦等七种。其中,息灾、增益及灌顶应用金瓶、玻黎瓶、瓦瓶,降伏调伏及阿修罗法应用铜瓶,诸忿怒法应用银瓶、铁瓶、木瓶。又,息灾法用白色瓶,增益法用黄色瓶,敬爱法用赤色瓶,降伏法用极黑色瓶。瓶带的颜色应与瓶色相同。降伏法所用之瓶,其劲较细,象征吉祥。
瓶的种类,依其材料有许多种,如《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一举出金瓶、银瓶、铜瓶、玻黎瓶、铁瓶、木瓶、瓦瓶等七种;《摩诃僧只律》卷十六亦举麨瓶、石灰瓶、监瓶、草屑瓶、石蜜瓶、泥瓶、屑末瓶、酥瓶、油瓶等名称。此外,胡瓶系胡人所作,瓶顶仿照金翅鸟头,如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所持者即是。
供品概述
丸香是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的供物之一。 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中说:“丁香、白檀、沈、熏陆、
龙脑香、豆蔻、白芥子及以苏合香,半末半为丸,丸以苏蜜和。”于修护摩法时,投入炉中,以为供养。
密教护摩法中之供物,各自象征不同的意义,此丸香象征总集烦恼,投入火中燃烧表示智火烧尽贪烦恼。在与贪、瞋、痴三毒的配置方面,有人将切花、散香配属贪、痴;而由于丸香其体各别,无和合之相,因此被取与瞋相配。或有说散香表散乱的烦恼,而丸香表结使之烦恼。或云丸香表烦恼、
菩提和合一体之义。在与六度相拟配时,则与散香共表精进度。一日三时烧百八丸,意为烧尽百八烦恼。
除了丸香之外,还有所谓的“五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谷等一同埋于地中的五种香:指沈香、白檀香、丁香、
郁金香及龙脑香。《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中说:“又取五种香,所谓檀香、沈香、丁香、
郁金香、
龙脑香。已上宝谷香药等各取少许,共置一瓷合中,或于瓷瓶中,或金银器中盛之,以地天真言加持一百八遍,埋于坛中心”。
2、为成就诸真言所备办的五种坚香:指
沈水香、白檀香、
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
3、通用于三部(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的五种香:《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中说:“复有五香,所谓砂糖、势丽翼迦、萨折罗娑、诃梨勒、石蜜,和合为香,通于三部一切事用”。
金刚橛
金刚橛(梵文vajvakilaka),
译音为伐折罗枳罗迦,为立于修法坛四隅的小柱,又称四方橛、四橛。
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中说:“宜以佉达罗木作橛四枚,其量为二指。应折忏其一头,如一股杵(中略)钉在四角,稍露橛头。”在《蕤呬耶经》卷中,叙述曼荼罗的造立法:“四方已定后,又量角络(对角线)。校正毕,复量中心。在其中心打一橛子,在其他四角各置一橛。在第二院及最内院,四角各置一橛。(中略)应取乳木作橛子,头应如金刚。”《陀罗尼集经》卷三中说:“应以佉陀罗木作橛四枚,各长八指。(中略)宜钉四角。”八
指约二十公分。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道场念诵仪规》中更进一步地说:“檀之四角应钉佉陀罗木之橛,若无此木之橛,铁、
紫檀木之橛亦可。长应为十二指,四指入地”。
在
日本使用木檀,橛之长度为二一至三四公分。橛中作柄,立于檀之四隅。其形态是在轴中央附以鬼目,上下饰以带所系住的莲华,以上下为钴,钴部为六角或八角,素纹之钴者称为金刚界橛,饰以细长莲瓣者称为胎藏界橛,此外,钴的前端饰以宝珠或莲华之蕾。其中饰以宝珠者,用于灌顶,而素材方面,和经说明所列的传达罗木不同,以金铜制者较多,木制者次之。
供养佛具
背景介绍
在
法器中,有一类是供养佛、
菩萨等资具。如香华、
灯明、饮食等。根据《陀罗尼经》卷三所说,供具有二十一种。如果不能具足备办二十一种,则略备香水、杂华、烧香、饮食、燃灯等五种也可以。 供在佛前的香、华、
灯明、饮食等,称为供物,盛装供物所用的盛器则称为
供具。
供物的种类有衣(左中戒)、饮食、
卧具、汤药、香华、璎珞、
末香、
涂香、烧香、缯盖、
幢幡、伎乐等。
佛陀
住世时,信众除
供献佛及诸弟子日常所需的资具外,亦奉献苑林、精舍等。佛陀减度后,则别置佛像,以饮食、庄严、伎乐等供养礼敬。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或略称供。乃供给
资养之意,原是指以饮食、衣服等供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
师长、亡者。由于供养物的种类及供养的方法、对象有别,故经论中所说之供养也有种种不同,其中对佛
菩萨的供养,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中说:“先献
涂香,次施花等,后献烧香,次供饮食,次乃燃灯。如其次等,用忿怒王真言。此等物清净,善悦人心”。
《
大日经疏》卷八则说:“若深秘释者,
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
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
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
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
涂香。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净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
开敷,庄严佛
菩提树,故说为花。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
菩提亦尔”。
在密教,以阏伽(净水)、涂香、花、烧香、饮食、
灯明六物为供物。
(1)阏伽:即是净水,供净水代表清净一切
杂染,出生清凉大智慧泉。
(2)
涂香:供涂香象征具足诸佛圆满功德。
供献佛部本尊系用由诸草、根汁之香及花等三物合制而成。莲华部本尊用由诸香
树皮、白旃檀香、
沈水香、天水香、煎香等类及香果和合。金刚部本尊用由诸香草之根、花、果叶等和合。因诸根果之香气重,故通用于三部本尊。又,修息灾法用白色
涂香,修增益法用黄色涂香,修降伏法用紫色涂香。
(3)花:供花代表庄严佛身,具足佛陀相好。佛部供养阇底苏末那花,莲华部供养红莲花,金刚部供养
青莲花。息灾法用味甘之白色花,增益法用味淡之黄色花,降伏法用味辣之紫色花。《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中说:“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百缘经》卷六中也说:“诣林树间采
娑罗花作诸花,(中略)以所采花散佛世尊,于是而去。”《杂宝藏经》卷五则谓天女以华奉迦叶佛塔,依其功德生天上得金色身。
(4)烧香:供烧香表遍薰法界,具足大乐幢。佛部用
沈水香,莲华部用白檀香,金刚部用
郁金香。息灾法用捣丸香,增益法用作丸香,降伏法用尘末香。
(5)饮食:供养饮食代表以如幻法悦禅密藏为食,包括诸果、饼、羹,及圆根、长根等。佛部用山中所生之圆根,莲华部用水中所生之圆根,金刚部用苦辣味淡之圆根。息灾法用甘味之果实,增益法用甜酸之果实,降伏法用淡辣味之果实。又,佛部供养米粉之食,可圆满息灾之上成就;莲华部供养麦面之食,可圆满增益之中成就;金刚部供养油麻与
豆子之食,可圆满降伏之下成就。
(6)
灯明:供灯代表如来无尽正觉心灯,照破诸暗。三部皆用最佳之牦牛苏点灯。息灾法用香木油或白牛苏,增益法用油麻油、药油或黄牛苏,降伏法用白芥子油、乌牛油及恶香气油。而藏密中则多以八供来行供养:净水、饮水、香华、烧香、
灯明、
涂香、水果、
乐器(多以
海螺为之)。
法器的种类
法器的种类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法器,也会因为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的差异,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如果以
法器的用途来分类,一般约略可以分为庄严道场的
佛具、供养佛
菩萨的法器、梵呗法器、置物用的法器等六种。
(1)庄严道场的佛具,如:幡、天盖、伞盖、宝幢等,可以用来庄严佛堂道场之器物。
(2)供养佛
菩萨的
法器,例如香花、香炉、
灯笼、净瓶、衣(祴)等可用作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3)梵呗赞诵的
法器,例如钟、鼓、磬、
木鱼、云版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或于
唱诵、法会、仪式中领众之用。
(4)置物用的法具,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器具者。
(5)古代比丘生活器具:指古代大乘比丘生活中必需之物,如:
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
念珠等日常随身所持之物。
钵为比丘游化乞食所用,依个人食量差异而有不同大小,材质则以
铁钵、瓦钵为主。
锡杖则是为了托钵时避免打扰施主,而于门口振锡,代替敲门。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遗毒蛇等物。
(6)密教的
法器,包括了修法、灌顶及
护摩时所用之法器。例如羯磨杵、
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
六器(火舍、阏伽器、
涂香器、华鬘器、
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金刚橛。以上,总称为大坛具。
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钴十字之状。
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诸种,其各钴(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
金刚铃亦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
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此外,尚有藏密特别的
法器,如:唐卡、
食子、摩尼轮、八吉祥、七宝、曼达、嘎乌等。
密教的
法器,除了修法所用之外,由于其制作十分精美,亦常被视为艺术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