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隶属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青海湖东岸,日月山东麓,
湟水河上游,总面积1545平方公里,辖7乡2镇,146个行政村,8个社区,有藏、回、蒙、土等13个少数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湟源县常住人口为109802人。
历史沿革
湟源,在三代(夏、商、西周)、春秋时,称“西戎氏地”。
秦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当时,
陇西郡实际控制着包括今湟源在内的青海东部地区。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
临羌县,湟源属临羌县地,归
金城郡。
曹魏期间,因军事需要,县治移驻
湟水北岸。湟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
《汉书》谓“湟水出金城临羌塞外,东入河”。湟源即:“湟水源头”之意,从后来在湟源境内发掘的青铜时代遗存的卡约文化和湟水下游发现的“
仰韶文化”,足以说明湟水流域同祖国的
中原一样,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
公元4年,
王莽在高原明珠
青海湖以东设
西海郡(辖湟源地区)。公元23年王莽政权崩溃,西海郡随之废弃,羌人复占湟源。
三国(220-265年)曹魏政权时设立西平郡,依西平亭,增筑南、北、西三城,以为郡治,湟源复属临羌县地。
西晋时(265-420年)先后建立
前凉、
后凉、
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今湟源及其以东的湟水流域地区。
隋开皇五年(581年),在石堡山(今日月乡哈城村)修筑
石堡城,设戍屯兵,吐蕃人称
铁刃城。《
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
石堡城(今指哈城)西三十里有山,山石皆赤。北接大山,南依雪山,号曰赤岭”(赤岭即今日月山)。
日月山之所以驰名中外,一是它具有神奇瑰丽的迷人色彩,同时也因
文成公主汉藏和亲成为汉藏人民友谊的象征,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618-907)划全国为十道,废西平郡,置
鄯州都督府,湟源为鄯城县地。唐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为吐蕃属地,湟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
茶马互市”,遂立碑于赤岭(日月山),以分唐与吐蕃界,从此,商贸交易频繁,成为中原通往牧区和西藏的要塞,有“日月山界限中外”之说,著名的“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因此得名。
湟源不仅是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要冲,同时也是经济文化的枢纽,名噪一时的“环海商都”就是今日的湟源。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今甘肃敦煌)汉人
张义潮起义,恢复
河西走廊,甘肃和青海东部又回到唐朝的管辖之下。五代十国(907-960年)期间吐蕃贵族失去对青海东部的控制,南宋、西夏期间湟源曾一度为金人和西夏所控制。
元(1227-1253年)
宋理宗宝庆三年,
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克西宁州,湟源属元西宁州地。
明(1368-1644年)
洪武五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湟源为西宁卫地。明末,湟源属
李自成农民军
大顺政权西宁防御使管辖。
清
雍正元年(1723年)蒙古亲王
罗布藏丹津起事,曾以湟源为据点,进行反清活动,后经清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所奏,特准“以日月山为集,不准擅移”。
雍正五年(1727年)筑
丹噶尔(湟源县城)城,
乾隆九年(1744年)经西宁道佥事
杨应琚以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及蒙
准噶尔往来交易之所为由,向清政府上奏,后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因此,湟源被誉为“小北京”。
道光年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
民国(1912-1949年)二年,裁撤西宁府,设
西宁道,丹噶尔厅改为湟源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从甘肃省分出,成立青海省政府,辖西宁、
大通、湟源、
循化、
化隆七县及青海蒙藏地区。
1949年9月9日,湟源解放。1949年10月至1978年9月,湟源为省直属县。1978年10月9日,海东地区成立,辖湟源县。
1999年12月5日,湟源正式划归省会
西宁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湟源县总人口129814人,其中:城关镇31042人、城郊乡3404人、东峡乡4826人、日月乡13591人、和平乡13790人、波航乡8603人、大华乡13337人、申中乡15279人、塔湾乡7306人、巴燕乡10992人、寺寨乡7644人。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撤销大华乡,设立大华镇。2001年末,湟源县辖2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13个居委会、147个行政村。
2003年末,湟源县总人口134079人。辖2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华镇、城郊乡、东峡乡、日月藏族乡、和平乡、波航乡、申中乡、塔湾乡、巴燕乡、寺寨乡,共有8个社区居委会、147个行政村。
2006年8月,撤销塔湾乡,并入申中乡(?大华镇?);撤销城郊乡,分别并入城关镇、东峡乡、和平乡。调整后,湟源县辖2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华镇、东峡乡、日月藏族乡、和平乡、波航乡、申中乡、巴燕乡、寺寨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区划详情
2011年,湟源县原辖2个镇、6个乡、1个
民族乡:
城关镇、
大华镇、
东峡乡、
日月藏族乡、
和平乡、
波航乡、
申中乡、
巴燕乡、
寺寨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湟源县,地处
青藏高原东端的
日月山下,
湟水河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宁格铁路、109国道、青新公路穿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位于东经100°54′至101°25′,北纬36°20′至36°53′之间。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全县总面积1545平方公里。海拔在2470-4898米之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27-71天。湟源历史悠久,古为羌人居地,西汉始置临羌县。
气候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27-71天。
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春季多风,夏季凉爽,冬季干燥,冰雹、干旱频繁。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3.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全年平均积温大于或等于0℃的为2062.6℃,大于或等于5℃的为1878.1℃,大于或等于10℃的为1182.1℃,年均气温为3℃,气候冷凉。年平均降水量为408.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青海省气候中心发布的《2021年黄河青海流域气候报告》指出,2021年,湟源县年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5.0%以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05年,全县总面积为226.35万亩,其中可供农业用地41.98万亩,可供林业用地62.93万亩,其中水浇地为5.35万亩,浅山地9.94万亩,脑山地14.46万亩,人均耕地2.78亩。现有林地面积54.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7.5万亩。
植物资源
湟源县盛产小麦、青稞、洋芋、蚕豆、油籽及蔬菜等农副产品。享有盛名的
马牙蚕豆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岩金、铜、铁、煤、石英石、石灰石、花岗岩等,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大。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
水獭、旱獭、赤狐、
石貂、鹿、石羊、猞猁、雪鸡等动物40多种,盛产羌活、
黄芪、
柴胡、
贝母等30多种药材。
人口
到1999年末湟源县总人口为 132484人,其中:农业人口105933人。有汉、藏、回、蒙等1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88.42%,藏族占8.86%,回族占1.56%,蒙古族占0.93%,土族、撒拉族、东乡族、满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瑶族、朝鲜族等其它少数民族占0.23%。
到2020年,常住人口136898人,有藏、回、蒙、土等13个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湟源县常住人口为109802人。
政治
现任领导
县委书记:赵超
统计截至2024年12月
经济
综述
湟源县2008实现生产总值14806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4582万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86076万元,增长7.3%,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75488万元,增长8.5%;第三产业完成37410万元,增长10.1%。从三次产业对GDP的拉动及贡献率看,一产对GDP的贡献率为17.87%,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二产对GDP贡献率44.68%,拉动经济增长3.7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贡献率43.4%,拉动经济增长3.64个百分点;三产对GDP的贡献率37.45%,拉动经济增长3.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4.5:58.4:27.1转变为2008年的16.6:58.1:25.3。
2015年,湟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8370万元,同比增长10.6%,比前三季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2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56.53亿元,增长19.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4亿元,同口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亿元,增长12.4%。新增市场主体463户,增长52%
民生支出达16.8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4%,增长1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883元、9225元,均增长9.2%。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实现14个村、4972人脱贫,超市定目标13.3个百分点。
2018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6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2亿元,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01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49元,增长9.6%。
2019年,湟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8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6043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422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7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22万元。
2020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16亿元,增长0.3%;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亿元,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7%。
第一产业
2005年湟源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13792.38 万元,同比增长8.1%。
粮食总产量30260吨,增长7.7%;油料总产量7800吨,下降3.1%;蔬菜产量43119吨,增长16.5%。在畜产品产量中;肉类总产量7444吨,增长7.4%;禽蛋产量370吨,增长13.8%;牛奶产量3915吨,增长25%;羊毛产量302吨,增长10.2%。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4.42万头,增长4.2%,其中:牛存栏3.58万头,增长7.8%;羊存栏18.99万只,增长16.1%;猪存栏4.99万头,下降6%。年内出栏牛1.86万头,与上年持平;羊12.78万头,增长18.4%;猪4.22万头,增长6%。
湟源农作物播种面积22.6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0.9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万亩,下降2.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5万亩,下降21.4%;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增长11.1%。
2015年湟源实现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134万元,增长5.6%;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84%;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看,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0.83个百分点。
绿色农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4栋智能温室及科技研发中心全面投产运行,新建节地型温室100栋,累计完成投资1.64亿元。全面启动全国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编制完成《湟源县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制度,新建设施畜棚2000栋,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结合国家级“粮改饲”及草牧业试点工作,饲草种植连续四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农牧业总产值达8.2亿元,增长5.31%。年内流转土地15万亩,种植当归等中藏药材1万亩、蔬菜4.7万亩(次),特色作物种植比例达87%。农牧企业竞相发展,培育农民合作社42家、家庭农牧场140家、省市龙头企业3家,申报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8家,培育青海河湟青牧等农产品品牌60个。建成农村电商平台20个,扶持农村旅游综合电商服务站30个,电商网络服务框架基本形成。充分发挥“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作用,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发放各类惠农贷款1.07亿元。
2019年11月18日,湟源县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0年1月2日,湟源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4月14日,湟源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实现总产值11.64亿元,同比增长5.09%。
投资2.03亿元实施涉农项目80项,扶持种养经营主体68家;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推进;1万亩土地托管试点助农节本增收。高标准建成高原美丽乡村12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提升改造农村公路10条,建成农村卫生户厕7563座,完成5个村污水管网铺设,投用集镇生活垃圾中转站4个。7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第二产业
2005年湟源实现工业增加值262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1.24%,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3.78%,拉动湟源经济增长7.7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889.6万元,增长20.3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7803.6万元,比上年增长5.52%。据对12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5.6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056.2万元,增长3.27%, 实现利润248.2万元。
全年产量达铁合金5283吨,下降11.21%;发电量7206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02倍;砖4206万块,增长49.68%;水泥19.14万吨,增长44.02%;塑料制品1402吨,同比增长1.19倍;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16%,同比下降8.76%。
2015年湟源实现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4463万元,增长12.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9589万元,增长13.1%;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8.55%,其中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1.65%;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看,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7.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6.5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看,第二产业占43.8%。
全力推进投资46亿元的青藏高原原产地特色产业聚集园等18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总产值31.82亿元,增长4.36%,增加值达到8.3亿元,增长6.4%。
第三产业
2005年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80万元,增长8.57%。按地区分,县的零售总额13715万元,增长9.2%;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4265万元,增长6.6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425万元,下降2.61%;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809万元,下降3.62%;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1951万元,增长14.64%;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1103万元,增长3.96%;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692万元,下降2.1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3987万元,增长8.95%;餐饮业3305万元,增长10.46%;其他行业688万元,下降5.75%。
2015年湟源实现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773万元,增长9%。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3.61%,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看,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看,第三产业占36.4%。
全面推进古城开发,结合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高标准编制完成《湟源县旅游总体规划》《湟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修建性规划,丹噶尔古城二期东、西城壕地下管廊及路面铺装完工,修缮改造精品样板院9处,完成投资1.62亿元。全面提升景区质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青海古道博物馆开馆运营,大黑沟景区公路、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三期项目全部完工,小高陵红色旅游年度投资任务全面完成,宗家沟景区规划编制完成并开工建设,青海牦牛文化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全面打造旅游品牌,成功举办首届排灯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活动,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年接待游客235.6万人,实现综合收入2.9亿元,分别增长14.8%、26.9%。
2018全年接待游客296.5万人,实现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增长13.1%、24.3%。
交通
铁路
青藏铁路贯穿湟源东西,在县内设有东峡、湟源、申中、巴燕4站。湟源火车站的旅客接待能力为每年10万人次,湟源铁路货运站占地近百亩,年货物吞吐能力为50万吨。大华工业区距湟源火车站(客站和货站)及申中火车站均为3公里。
西宁至格尔木之间铁路复线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大型铁路货运站一处,年铁路吞吐能力达400万吨,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公路
湟源东距西宁48公里,西湟高速、湟倒一级公路、109、315国道在此交汇,县乡村公路遍布全县。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09年,湟源学前入园率为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0.3%,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高中阶段入学率为88.36%;湟源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96%。湟源小学、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78%、63%;师资培训率为98%,校长培训面达到100%;中小学具有中级、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湟源教师总数的55.3%和13.2%。新建改建中小学总共70所,改建危房面积2.6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投入教育建设资金8700余万元,实施农村初级中学校舍改造、职业学校实训楼、希望工程等项目48项,建筑面积达4.755万平方米。
湟源县原有各级各类学校188所,撤并学校127所保留学校61所,建设寄宿制学校23所。“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教育布局调整,湟源共撤并学校136所,实施教育项目48项,新改建校舍面积达4.7万平方米。
医疗事业
截至2009年推广农村中藏医药适宜技术6项,卫生科研体系初具规模。湟源医疗卫生机构60余名参加了大专以上学历教育,80%的乡村医生接受了正规化、系统化培训,60%的乡村医生获得中专水平或中专学历证书。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由“十五”末的64%提高到2010年的84%。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文化事业
2009年建成乡镇文化站6个、农家书屋84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截止2009年底,建立市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特色专科2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09年,湟源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20户。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人,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多渠道实现就业3500名。
全力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9%以上。统筹城乡就业,开展各类培训33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6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98亿元;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年清欠工资2476.81万元。
脱贫攻坚
攻坚投入大幅增加,坚持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在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上,安排支农扶贫资金4007万元,增长31%;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49亿元,增长近200%。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积极争取国开行将我县确定为“全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家试点县”,落实贷款2.45亿元;全县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发放贷款4298万元。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面落实“八个一批”行动计划、十个行业专项扶贫方案,实施10大类129个项目。投入1.1亿元推进20个村社2405户易地搬迁;投资1500万元实施扶贫饲草产业园项目,建立优质饲草基地1万亩,带动8个贫困村、3286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投入890万元实施中药材连片种植,带动17个村414户,亩均年收益5000元;投资568.16万元实施特色养殖业,带动贫困户148户503人;投资60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带动2个村66户贫困户增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文化民俗
湟源排灯由来已久,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当初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逐渐发展成有底座、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道光九年(1829年)。
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
名胜古迹
湟源县有馆藏文物3842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15件。湟源保护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省级13处,县级33处,县级重点保护单位6处,已普查登记的文物有108处。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赤岭日月山景区
日月山,初唐时名
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在青海湖东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布局严谨的建筑结构,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乃至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无不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展示着边塞古城发展的壮美。
丹噶尔古城是宗教胜地。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顺治五年(1648年),
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以后古城内又修建了城隍庙、金佛寺、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
所获荣誉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8年10月,获得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019年5月1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湟源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19年12月,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3月,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15日,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2年1月,选为省级精品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3年8月,被评为青海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2023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