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地貌》是2010年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进。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揭示和阐述了丹霞山研究的历史、地质基础与背景、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各种地貌形态,并分区介绍了丹霞山地貌成因与景点。
当您走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广东韶关市丹霞山,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翠绿丛中的丹崖赤壁、丹霞辉映。这里“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这里丹山碧水、气象万千,好一派丹霞山绚丽风光,令人如痴如梦,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本书是著名地貌学家、丹霞地貌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者、中山大学黄进教授长期研究丹霞山地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地质、地理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给出了地貌演化的定量方法和公式。
黄进,男,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享受厅级政治生活待遇的离休教授,曾用名李见贤。1927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北斗镇下溪村。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旅游地貌组组长,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及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及终身名誉理事长,广东省1:50万地貌图主编,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委、学术秘书及粤、桂、湘片片长。长期从事地貌学和
河流动力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对地貌制图、地貌坡面发育、地貌分类、河床沙波运动及其推移率测验和推移量计算、丹霞地貌和气压测高仪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改进了国际通用的沙波推移率计算公式。1956年设计出立体绘图仪,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研制的丹霞牌气压测高仪测高误差小于0.5米。截至2008年11月5日,对我国已发现的790处丹霞地貌的784处作了实地考察,对流水作用、崩塌作用、风化作用、喀斯特作用及低等植物作用所形成的丹霞地貌都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创建了地壳上升速率、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和侵蚀速率四条定量测算地貌发育的公式,是全面系统研究中国丹霞地貌的一位学者。2006年5月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
1.丹霞山上白垩统各类岩石主要氧化物及碳酸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