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如银行(东方银行)前身为西印度银行,总行设于印度
孟买。是
英国政府特许
银行。
1845年改名为东方银行,总行迁至英国
伦敦,并在香港设立分行。1847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是上海最早出现的一家银行,也是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
商业银行。丽如是该行在上海的中文名称。早期丽如银行在华的业务活动,主要是
汇兑,包括自身买卖
汇票和充当供求双方汇票的中介者。1892年,因放款和投资不慎而倒闭。
鸦片战争前,除了
钱庄、票号等旧式的金融机构外,可以说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都还没有银行。直到《
南京条约》签订,
清政府允许
五口通商,上海也被迫开埠后,外国的银行才开始进入我国。
直到1884年,丽如银行因在锡兰的投资失败而撤出了中国,其在中国的地位也由后来的
汇丰银行所取代。1892年6月,丽如银行因总行的营业亏损而在伦敦宣告寿终正寝。
在上海近代史研究资料中,曾有人认为上海最早的外国银行是麦加利银行(1857年在上海开设分行),而实际上在上海出现的第一家外国银行应该是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又称东方银行)。该行原先是总行设在印度孟买的一家英国皇家特许银行,原名西印度银行(Bank of Western India),后与
锡兰(今斯里兰卡)的锡兰银行(Bank of Ceylon)合并,改称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并于1845年将总行移至伦敦。当时,英国正在力图扩大对华贸易,丽如作为英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金融堡垒,先后在香港(1845年)和上海(1848年)开设了分行。它通过经办国际汇兑等,从包括罪恶的
鸦片贸易在内的英国对华贸易中攫取了巨额的暴利。作为“特许银行”,丽如银行在发挥殖民地银行的职能方面得到了英国政府的特别庇护和支持,“
皇家特许状”甚至授予其在中国的“发行银行的资格”。据资料记载,19世纪50年代,当时上海上流通的钞票大都是由丽如银行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