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
汉语成语
举棋不定(拼音:jǔ qí bú dìng),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举棋不定”。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残暴无道,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后来,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另立卫殇公。卫献公只好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了齐国,过着流亡的生活。
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错了,将儿子宁悼子叫到跟前说“我曾将献公赶出了卫国,我死以后,你要把他接回来。”说完,就去世了。
逃亡到齐国的卫献公也不甘心失败,他多次游说齐国等诸侯国,到处进行复国活动。当宁悼子派人到齐国找到他,告诉他要接他回去重掌朝政时,他心花怒放。为了不让宁悼子有什么疑心,卫献公假惺惺地派人回国与宁悼子联系,并向宁悼子许诺:复国后,决不干预国政大事,只掌管宗庙、祭把等一类的事。国事全交由宁悼子负责处理。宁悼子得到卫献公的许诺后,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完成父亲的遗愿,自己也不会失掉手里的权力。当下他就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但是,众大夫极力反对献公复位,特别是大夫右宰见了献公以后,回来劝宁悼子说:“国君虽在外流亡了十二年,但粗暴的牌气一点没有变,要让他回来,大家的死期就到了。”另一位大夫也警告宁悼子说:“现在你们宁家对待国君,还不如下棋认真谨慎。如果下棋的人拿着棋子犹豫不定,就一定不能战胜对手。对待拥立国君这样的大事,不能这样摇摆不定。你们宁家一会儿把他赶走,一会儿又要接他回来,一定会有灭族之祸的。
可是宁悼子一意孤行,沉浸在卫献公回国后自己还可以独大权的幻想里,以“先父遗命”为借口,不听众大夫劝告,执意要把卫献公迎回国。卫献公复位后,根本就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而是除掉了宁悼子,消灭了宁氏势力,报了自己被宁氏驱逐之仇。
成语寓意
成语中的宁悼子没有听从众人的劝告,执意把卫献公接了回来。后来,宁悼子做了卫献公的刀下鬼。既可怜之,又气愤之。倘若当初他认真听取众人建议,看透卫献公的为人,又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成语告诉人们,当事情徘徊在十字路口举棋不定之际,应虚怀若谷,仔细听取众人的建议,斟酌损益,再做出决定。
成语运用
“举棋不定”指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步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姚雪垠李自成》:“阁老大人,大敌当前,难道还可以举棋不定?”
蒋和森《风萧萧》:“他看到众人的情绪已被那人挑动起来,很难再干下去,再加王仙芝此时也有些举棋不定,就更难说服众人了。”
成语辨析
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与“优柔寡断”意义相近,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区别在于“举棋不定”多用于形容人物在某一具体事情上一时的表现,属于比喻性;“优柔寡断”则多形容人的性格,是直陈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08:43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