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吊桥
罗马海军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时在战船上所设的一种装置
乌鸦吊桥(拉丁语:corvus),又称为接舷吊桥,是罗马海军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时在战船上所设的一种装置。
历史记载
根据波利比阿《历史》记载,这种吊桥宽1.2米、长10.9米,两侧设有小栏杆。船头的滑轮和帆杆使吊桥得以升降。吊桥的前端有一形似鸟喙的重型铁钉。当吊桥下落时铁钉可以刺入敌船的甲板,使得两船相互固定,从而为罗马士兵进入敌船提供了通道。
乌鸦吊桥并不是什么具有前瞻性的伟大发明。因为早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这种木结构装置的原型就已经为希腊人所熟知。只不过在当时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仅仅是在偶然发生的城市攻坚战中才有所表现。对于同样熟悉海况且自认为更加高明的迦太基人而言,那也不过是种无关大局的奇技淫巧。但罗马人却迫于自身压力,将之大量复刻到本方战舰上,从而靠数量形成现象级变化。特别是经过强化的鸟喙铁钉改进,让使用者可以将之牢固地抓紧敌船。
使用
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并非海上强国,十分缺乏海战经验。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前,罗马共和国还未曾在意大利半岛之外作过战。罗马军队的强项是陆地作战,以其遵守纪律且骁勇善战的士兵而著称。乌鸦吊桥使罗马海军可以匹敌强大的迦太基海军。罗马运用吊桥战术赢得过多次战役,其中包括米拉海战、萨尔赛、廷达里斯、埃克诺穆斯角海战等知名战役。
公元前260年的米莱之战中,虽然迦太基人的3-4列桨战舰普遍体量更小,却拥有130:103的整体数量优势。所以在目睹罗马舰船的队形紊乱后,便立即上前发起加速冲锋。
然而,每当迦太基战舰企图靠近罗马战舰,准备用舰艏的撞角破坏侧翼船体,便会被安装有尖锐鸟喙形铁钉的吊桥给狠狠砸中。随即,就会有大量全副武装的军团步兵,顺着长10.9米、宽1.2米的木板冲杀过来。由于罗马人普遍喜欢在单艘主力舰上安排1个百人队级别的士兵,所以很容易将人数在30-50之间的迦太基水兵制服。后者船上又找不出能快速破坏吊桥的装置,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己方舰船都落入敌手。不仅输给了首次参与大规模海战的旱鸭子对手,还付出了50艘船损毁/被俘,近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随后的交锋中,迦太基人也意识到这种简单机械的破坏力,开始力图在交手时保持彼此间距。但因为习惯使用体量较小的战舰,所以不方便安装弩炮等远射武器。也无法用增加士兵数量的最简单方式,填补己方舰船在跳帮肉搏环境下的兵力劣势。于是,在此消彼长的实力置换过后,新兴的罗马舰队也培养出第一批熟悉海况且富有自信的基层力量。
公元前256年,罗马人又为攻击对手的北非总部,单次就出了多达330艘大小战船。他们很快就在西西里到南部埃克诺穆海角发现对手,一支拥有350艘船的迦太基舰队。结果,前者再次依靠大量装备的乌鸦吊桥获胜,顺利让每艘船上的120名士兵踏上敌舰。虽然迦太基方面可能也针对性地增加了水兵数量,并企图以两翼包抄的方式打乱对方节奏,最终却架不住强敌的海军陆战队式进攻。不仅再次损失了30艘战舰,还有另外64艘被俘虏和占领,彻底失去了对突尼斯海峡及整个西西里岛的海权掌控。罗马军团则成功在突尼斯上岸,险些将对手的都城也攻陷下来。
尽管乌鸦吊桥有其长处,但也不乏缺点:它不适用在大风大浪中使用,因为两船的固定连接会危及两方的船体结构。因而在风浪大的海上航行时,吊桥便被弃用。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船舶工程教授Bonebaker根据吊桥大约一吨的推算重量认为,排水量约250立方米的罗马五层橹船(Quinquereme)的稳定性不会因此而受很大影响。但另外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吊桥的重量影响了战船的适航性,哪怕平日里都依靠绳索装置,垂直收拢在专门的桅杆上,也会增加船体前部的承受重量,罗马在前255年和前249年因为风暴而几乎完全丧失的两大舰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吊桥导致的不稳定。
随着罗马海上作战能力的增强以及士兵经验的增多,后来吊桥不再被使用。在埃克诺穆斯角海战之后就没有了吊桥使用的记载,在决定第一次布匿战争胜败的埃加迪群岛海战中罗马就是在没有吊桥的情况下取胜的。
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随着罗马共和国财政经费的逐步充裕,也让他们能建造起更大的6-8列桨战舰。乌鸦吊桥也就遭到了共和国的放弃。
罗马内战
但在罗马内战中,乌鸦吊桥又被改造后使用。用软质的哈尔巴(harpax)吊桥,取代了硬结构的老式乌鸦。这种新装置通常需要用弩炮发射抓钩,再让士兵顺着多条很难被迅速斩断的粗铁链前进,一样让缺乏应对手法的敌军猝不及防。而且在铁链的另一头,还安装有帮助收放的全套索具。所以经常能将体型较小的敌船给主动抓捕到自己身边。
公元前36年瑙洛库斯战役中,阿格里帕可能首次使用了这种装置。
这套堪称2.0版本的吊桥系统,也一直被罗马海军使用到罗马帝国时代。最后才由于缺乏对手而逐步放弃。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9 17:50
目录
概述
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