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
古代文明
古罗马,是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皇权势力很大。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罗马王政时期
罗马王政时代是指古罗马在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509年这一时期,又称为罗马王国伊特鲁里亚时期。是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此时的古罗马还没有成为强大的帝国,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镇,尚未建立共和国,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
以下君主统治年代为罗马王政时期
罗慕路斯
罗慕路斯(约前771年~约前717年)与雷穆斯(约前771年~约前753年)是罗马城的建造者。在罗马传说与神话中他们是一对双生子,幼年被抛弃,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罗慕路斯杀死了弟弟雷穆斯,建立罗马。
努马·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前753年-前673年),是罗马王政时期第二任国王。跟初代国王罗慕路斯以发动战争扩大罗马不同,在其43年的统治中没有进行一次侵略性战争。
古罗马王政时代第三代国王。拉丁系罗马人。约公元前672年上台,约公元前640年逝世。
托里斯·奥斯蒂吕斯是一个崇尚对外进攻的男人。在经过努马的改革和整顿后,内部得到充实的罗马,在托里斯·奥斯蒂吕斯的领导下,进入了对外扩张的时代。他带领罗马士兵一次又一次的出征,取得了比第一代国王罗穆路斯更辉煌的战绩。
托里斯·奥斯蒂吕斯统治罗马32年,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说法,他死于雷击。
托里斯死后,经过大会选举,安库斯·马尔西乌斯成为罗马第四代国王。他是萨宾人,出生于罗马,其母是努马·庞皮留斯的女儿。
他一生有两大成就:他在台伯河上架起了第一座桥梁,且征服了位于台伯河河口的奥斯提亚,为此罗马终于得以和地中海直接连通。
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也称老塔克文或者塔克文一世。是罗马王政时代第五位国王,公元前616-579年在位,他的妻子是塔那奎尔。他继承了安库斯·马尔西乌斯的王位。
公元前579年,塔克文·普里斯库斯被前国王安库斯·马西乌斯的儿子们暗杀。
公元前578年到公元前534年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统治时期,此间,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推行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将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财产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供数目不等的军事百人队,共计193个百人队。创立百人队大会,取代了库里亚大会的宣战、选举、审判权力。193个百人队,每队有一票表决权。把氏族部落按地区划分为4个。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改革完成了古罗马由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
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前496年)也称小塔克文、高傲者塔克文,罗马王政时代第七任君主,前535年登基,前509年被革命推翻。据传他杀死了他的岳父前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以登上王位。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是罗马第五代国王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老塔克文)之子(又说小塔克文是老塔克文之孙),祖父是希腊人,后来移民伊特鲁里亚。关于小塔克文的现存史料不多,他被描述为暴君和独裁者。他把很多精力用于战争,吞并了不少邻近的拉丁城镇。前509年,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小塔克文的统治。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贵族构成。所以罗马共和国没有绝对的统治者。
目前只有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一人为终身独裁官。
凯撒
公元前64年至前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克拉苏死于征服帕提亚帝国的战役中,后来凯撒消灭了庞培。(注:“凯撒大帝”是后人的尊称。凯撒在生前并没称过帝.只是个权倾一时的终身独裁官。“终身独裁官”是个职位,由元老院任命),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图和卡西乌斯阴谋刺杀。
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前期君王采用元首制,自公元287年起采用君主制
以下君主统治年代均为罗马帝国时期(段首括号内是在位时间,并非生卒年):
皇帝列表
历史背景
王政时代
根据传说,当特洛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的时候(约为公元前1300-1190年),维纳斯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随者逃出来,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古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有拉丁姆,国王拉丁奴斯进行统治。埃涅阿斯击败图尔奴斯,建立王国(阿尔巴)。后来其子孙罗穆路斯建立罗马,立下罗马之根基Mundus Trench成为第一任国王。后来确立了议会制,称为共和时代。
共和时代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初,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告一段落,意大利半岛基本统一。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并且在前133年—前123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
前90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
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政治。前48年,尤利乌斯·恺撒在克拉苏东征,先后打败另外两人,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贵族派阴谋分子刺杀。
恺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史称后三头政治。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从此进入罗马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
奥古斯都创建的政治制度,史称元首制,其实就是共和名义的帝制。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且对外扩张,使帝国北疆达到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
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从前27年开始到192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期帝国时期,包括3个王朝: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经济空前繁荣。
192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杀,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史学家将193年塞维鲁王朝建立,到235年这段时期称为后期帝国时期。始于安东尼王朝后期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危机,在公元3世纪达到空前规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划出一个三世纪危机时期(193年~284年)。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皇帝更迭频繁,奴隶和隶农的起义遍及各地,3世纪60年代在高卢开始的巴高达运动,对统治阶层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威胁。
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并实行了许多改革,史称戴克里先改革。其后继者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324年成为君主,皇权得到加强。330年迁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后,战乱又起。狄奥多西一世曾一度实现帝国的统一。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410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再陷罗马城。先后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汪达尔-阿兰王国勃艮第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等蛮族国家。476年9月,西罗马的日耳曼人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位君主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卢斯,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它历经了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以及内部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于4世纪左右进入封建社会
在这延续千年的历史长卷中,罗马,从最初意大利中部的小小城邦,继而征服整个意大利,并最终建立了雄跨欧、亚、非的伟大帝国,创造了古罗马帝国的不朽传奇。它所依靠的不仅仅是骁勇善战的罗马将士,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也功不可没。
在漫长的历史中,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帝国扩张的现实需要政体改革,而不断革新的政体也巩固和促进了帝国的发展。一般来说,古罗马的历史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这三个阶段的政治制度亦各有千秋。
以上资料来源
经济
古罗马经济工商业发达,奴隶制经济繁荣。早期罗马的经济似于希腊的。可在帝国时期,由于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他们流入罗马,大批地投入劳动,出现了奴隶经济,它对自由民经济构成了竞争;随着奴隶劳动的扩大,奴隶成为了社会的基础,罗马的大地产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在工业中奴隶劳动也占重要地位,奴隶之所以被如此广泛地使用,一来是由于奴隶的来源源源不断,二来是由于使用奴隶劳动比使用自由民劳动更为有利可图,因为奴隶可以被不停地驱使去劳动,价格又便宜,而且他们不用服军役。这样,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就出现了。它具有极大的竞争性,严重地排斥着小农经济。可以看出罗马经济的繁荣,实为奴隶经济的繁荣,在这段时期内,它表现得非常具有“经济性”;与此同时,小农劳动由于无法与之竞争,独立的小农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们抵押了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迁往别处,或者流落在城市中做城市流氓无产者。农民破产,农业开始衰败,整个帝国的经济基础被破坏了。罗马的征战结束了,奴隶来源不再广泛,价格上升,而且奴隶表现得更为不具有积极性;同时整个帝国的产品市场不再存在,这时,奴隶制经济不再有利可图了,而农业基础又破坏了,帝国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了。帝国统治者此时想挽救它的农业了,于是将大土地分成了小块的土地让农民去耕作,不许他们流动,希望能稳定税收和剥削。这些耕作者成为了农奴或隶农,于是“自由的人只剩下无产者、乞丐和强盗”。但是这并未能改变现实,罗马终于还是为人所灭。
外交
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范围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166年,罗马帝国派遣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送上犀角等礼物,东西方才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西汉用丝织品、茶叶、瓷器来换取安息、希腊、罗马和马其顿的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除了经常进行访问外,双方还彼此输送自己的物产和技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受益匪浅。汉代时云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国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当由缅甸海岸登陆而达永昌。英国历史学家哈威在《缅甸史》中说,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以缅甸为商业通道,“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弥诺江经曼尼普尔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
文化
语言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
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东部的省份。甚至在罗马城,希腊语也成为了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宗教(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语言。
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了上风。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的出版反映了这一情况。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了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上的分裂。希腊语则从610年以后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其他如亚拉姆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等也在帝国境内通行。
自然科学
老普林尼(23年—79年),著有《自然史》37卷,内容包括当时科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矿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读书和见闻的笔记为基础写成,全书并无分类,较为杂乱,《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于记叙了各种事物2万多项,摘录各种文献2千多种,使得当时许多珍贵的科学纪录流传下来。是古代极其少见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农业
西班牙人科路美拉,著有《农业论》12卷,讲述农牧技术和管理以及社会经济,这本著作对中世纪的庄园有很大影响。
医学
提比略时期的名医塞尔苏斯(前30年—45年),著有《医学大全》8卷,其中7—8卷记载了许多手术,且叙述详细。马可·奥勒留时期的名医盖伦(129年—199年),任御医多年,著述颇多。盖伦使用猴类解剖以推测人类的身体结构,开创解剖学的先河。盖伦还提出“三灵气”说,即“活力灵气”、“自然灵气”、“灵魂灵气”,以解释人体的生理机制。盖伦的药物学著述介绍了各种药材,大约有820余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盖伦的学说被中世纪的西方奉为经典,并成为了阿维森纳的主要参考资料,直到17世纪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天文学
天文学家托勒密(85年—168年),著有《天文集》13卷。该书集古代希腊罗马天文学之大成。书中使用几何系统来描述天体运动,并有包括1022颗恒星的星图,在古代是极其完备的。另外书中还论及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仪器的制作与使用等等。但由于托勒密信奉“地心说”,为了使这种理论成立,他设计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天体几何系统,以解决一些地心说的推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使推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大致相近。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托勒密的学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地理学
斯特拉波(前64年—23年),著有《地理学》17卷。其中对当时罗马人的“已知世界”描写详尽,内容包括欧洲各地以及西亚和北非,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书中还探讨了环境对各地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发现以前,该书是西方最为详尽的地理著作。
史学
屋大维时期的史学家李维(前59年—17年),著有《罗马建城以来史》(又称《罗马史》)142卷,现存36卷,叙述传说中的罗慕路斯始建罗马城至9年的历史。这部史书是西方史学的第一部通史。
塔西陀(55年—120年),著有《历史》12卷,主要叙述弗拉维王朝统治时期的历史。塔西陀在政治上倾向于共和派,极度反对皇帝与专制统治。此外,还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演说家对话录》和《编年史》等著作传世,均兼具极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
苏维托尼乌斯(约69年-122年后),其生平资料主要来源于小普林尼的《书信集》,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以传记形式叙写罗马帝国初期十二位君主,注重刻画奇闻异事,但史学严肃性不足。
阿庇安(约95年—约165年),著有《罗马史》,共24卷,现有11卷完整。上始于罗马王政时代,下止于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时期,涵盖近900年的历史。
尼科米底亚的阿里安,著有《亚历山大远征记》,是现存最为详尽的亚历山大大帝传记作品。另外,有不少军事与哲学著作保留下来,大多篇幅较短。
阿米亚努斯·玛尔塞利努斯(330年—395年),安条克人,著有《晚期罗马帝国史》,叙述96年安敦尼王朝之始至378年皇帝瓦伦斯败亡的历史。该书现存后18卷,即第14—31卷,记载的是354年至378年的历史。
法学
二世纪的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
三世纪,法学家编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尔莫格尼安法典》,保存了大量皇帝的敕令和法令。罗马法对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有深远影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如债法、物权法等,皆带有罗马法的影子。
建筑
圆形竞技场(又称罗马大竞技场罗马斗兽场),建于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时期,有3层拱门,可容纳数万人,是举行角斗表演的地方,修有复杂的地下设施供角斗表演使用,甚至可以灌水来进行海战表演。
凯旋门也发源于罗马,是为皇帝凯旋而建。罗马古城中现存有三座凯旋门,一座为提图斯于71年所建,一座为塞维鲁于203年所建,一座为君士坦丁大帝于315年所建,上有精美浮雕。
文学
屋大维时期的诗人维吉尔(前70年-前19年),早期著有作品《牧歌》10篇,主要是歌咏田园生活。前29年,维吉尔发表《田园诗》4卷(又译《农事诗》),主要谈论农事生产,也歌咏田园风光。第一卷论种庄稼,第二卷论种果树,第三卷论养牲畜,第四卷论养蜜蜂。晚年,著有史诗《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阿特》)12卷,叙写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埃涅阿斯逃出特洛伊,来到意大利并称王的故事。
诗人贺拉斯,著有《赞歌》,为屋大维歌功颂德。
奥维德(前43年-14年),以情诗闻名,成名之作为《恋歌》3卷49首,是一部情诗集。又著有《淑女书简》21篇,系奥维德取材神话故事,以爱情故事中女主角的口吻所写的情书。奥维德所著的《爱经》,由于违反了屋大维“澄清风俗”的政策,被判处流放黑海地区。奥维德的代表作为长诗《变形记》,大约作于流放时期,改写了许多神话传说,情节多变,想象奇特,长于心理描写
哲学
新斯多葛派哲学在帝国时期盛行,主要哲学家有塞涅卡和皇帝马可·奥勒留,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塞涅卡(前4年—65年),皇帝尼禄的老师,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将人引向德性,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然而塞涅卡本人却言行不一,大肆敛财。皇帝马可·奥勒留著有《沉思录》,主张忍耐克制。
三世纪危机后,新柏拉图主义集中了当时的神秘主义,代表人物有普罗提诺和普罗克洛。称神为世界本源,是绝对无限的存在,且不可认识;而人的肉体是罪恶的本源,人必须要摆脱肉体,方能与神交往,获得真理。这便是“人神合一”的学说。
宗教
面出现了被称为“教父神学”的神学,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著有《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等,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基督教教义中。教父哲学以哲学论证很多现今的基本教义,主要的有神论三位一体论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国论等等。
以上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意大利(参考自【简况】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0-5
多神教.百度百科.
罗马王政时代.百度百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6 03:33
目录
概述
罗马王政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