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十八匠
通常用来形容明清时期泽州府古代发达的冶炼业
九头十八匠,通常用来形容明清时期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市)古代发达的冶炼业。它是晋城境内一些带“头”和“匠”的地名的统称。
历史记载
清朝泽州府在古代手工业很发达,有“九头、十八匠”之说。相传以姓氏作地名的“匠”、“头”都是曾为后周军队打造军器技术高超的工匠。现仍以“头”字作地名的如岗头、椿树头、二圣头、尧头、花园头等共24头,以“匠”的姓氏作地名的如夏匠、东吕匠、西马匠、牛匠、西谢匠、东武匠、申匠等,共26匠。
晋城有发达的冶炼业。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明清时“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大德”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大批铁货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去甘肃,就连不起眼的钢针都能远出国门,卖到东南亚一带。
“九头十八匠”的传统民间传说在晋城地域内流传广泛,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九头十八匠”的传说内容丰富,传说版本有两种,一种是说古泽州是周世宗柴荣“兵工厂”所在之地,为便于管理而设立“九头十八匠”;另一种较为严谨的历史考证是《泽州府志》和《凤台县志》关于匠价银11字的记录,透露出晋城元明两代为390个匠户的信息,为确定“十八匠”的得名提供了正史的依据。
“九头”是元朝“头下”制度的产物,是解决战俘工匠的一种特殊政策的产物;“十八匠”是元朝匠户制度的产物,是中国民间签发工匠去京都服役而形成的,这些政策和制度实行达500年之久。晋城自古以来就是煤炭和铁矿石的重要产地,为冶炼、锻造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晋城有发达的冶炼业,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流传近千年的“九头十八匠”传说不仅为晋城地区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还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晋城经济提供了生动的文化依据。
“九头十八匠”是外族统治者对传统百工匠人残酷剥削压迫的产物,但对泽州铁器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今,晋城市以“头”、“匠”命名的地名众多,印证了当年晋城冶炼行业的繁荣昌盛。从上古流传下来的一副对联可基本确定“十八匠”是哪些地名。这副对联的上联是:冯吕苗郜夏马牛;下联是:孔申司孟谢武侯;横批是:金江郝段。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这种口口相传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正在受到严重冲击。“九头十八匠”的传说逐渐趋于衰落,亟须抢救和保护。
主要地名
晋城市所有的头:岗头、 道头、 佛头、 椿树头、 二圣头、 洞头、 谷堆头、 尧圣头、 花园头、 尧头、 大坡头、 渠头、 庄头、 水磨头、 坛岭头、 庵头、 寺头、 石伏头、 坪头、 西岭头、 马坪头、 下窑头、 焦窑头、 马窑头、 石淙头、 宋壁头、 窑头、 望头、 坡头、 横道头、 石合头、 将军头、 西凰头、 东凰头、 望兴头、 大池头、 韦头、 泉头、 冶头、 黄头、 大岭头、 山头、 铺头、 西街头、大峰头、 小峰头、店头、大井头
晋城市所有的匠:夏匠、 冯匠、 郜匠、 苗匠、 西吕匠、 西马匠、 孔匠、 牛匠、 南马匠、 段匠、 司匠、 西谢匠、 东谢匠、 郝匠、 东吕匠、 苇匠、 西武匠、 东武匠、 金匠、 申匠、 江匠、 王匠、 岳匠、 孟匠、 侯匠、 祁匠 。
形成原因
古代泽州(晋城)在金元时期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线对峙的地方。当时冶炼技术发达兴盛,工匠云集。金朝实行头户州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许多带头的地名。元朝实行匠户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许多带匠的地名。这便是“九头十八匠”的来历。
明清时期晋城工业发达,手工业工匠众多,地名以工匠姓氏为名的有冯匠、吕匠、马匠、苗匠、复匠、郝匠、候匠、谢匠、武匠、岳匠、孟匠、孔匠、韦匠、金匠、左匠、牛匠、申匠、段匠,合称十八匠。这 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晋城人有发达的冶炼业。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明清时“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大德”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大批铁货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去甘肃,就连不起眼的钢针都能远出国门,卖到东南亚一带。
明清两代,山西与陕西、甘肃两省又是协饷区,泽州商人携赀携物入陕甘协饷贸易,不绝于史。二是头下军州及匠户制度的建立。金国是从部落制迅速发展成封建制国家的,在其封建制国家制度中,有浓厚的奴隶制痕迹。金代时,泽州是金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金国与宋朝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为了保证战争对铁制兵器的需要,金国的奴隶主将领将各地的匠人抓来泽州,在这里设立了头下军州。大元帝国与南宋对峙时,泽州又成了元与宋交战的前沿阵地,元代的奴隶主军事首领继承了金代的头下军州制度,建立了匠户制度,由此形成了晋城的九头十八匠。九头十八匠是异族统治者对百工匠人残酷剥削压迫的产物,但对泽州铁器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两代,匠户不直接为封建政府服役,而是交纳匠价银。
是不是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造就了铁器的成熟,塑造了千千万万的匠人,由此产生了匠名。这些或许是春秋时的兵工厂,没有严格的考证,仅是我的假想。战国时期兴起的铁范叠铸、铸铁柔化等技术到西汉已成熟,成为冶铁作坊的常规工艺,随着脱炭工艺的出现,导致人们有意识的在高温下炒、炼、煅。战争结束了,这些兵工厂要转入民用打造生产。据考古冶炼业专家讲,在长平战场范围内的泽、潞两州分水岭出土战国时的铁器达十三件,是很先进的铁农具。南北朝阳城牗今晋城阳城县牍的冶炼最盛时犁镜炉近百座,产品有五百多种规格,年产600余万件,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尼泊尔不丹。《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代山西冶铁中心仅泽州府凤台一地,熟铁炉业炉数约计百余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16:10
目录
概述
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