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大帝
中国民间信奉神仙
九皇大帝,是中国民间信奉的神仙。道教传说的星神,是北斗七星星君(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加上左辅右弼两星君的合称。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信俗简介
九皇大帝,又称九皇爷、九王爷、九皇,为道教传说的星神,是北斗七星星君(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加上左辅、右弼两星君的合称。
其实,这都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崇拜。
民间信仰
北斗星的信仰分为两支,一曰北斗星君、二曰九皇大帝。
今日中国大陆与台湾较盛行北斗星君的信仰。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则自当年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区传入了祭祀九皇大帝之习风。
在民间信仰中斗母元君乃北斗众星之母,化育九星,凡能在特定时日祭祀九星,可得消灾清吉。道藏《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中,斗母化现出北斗诸星,并向汉明帝说法,告知要在旧历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礼拜九皇大帝,可保四邻无难、一家平安。
附会传说
在南洋东南亚盛行九皇大帝的传说,有说法称,九皇大帝是清乾隆年间天地会创始人万云龙与他的儿子、结义兄弟、部众将领共九人的合称。乡民畏忌公家,只好以“九皇大帝”的名义奉祀,风俗日渐传至东南亚。
另说,清时,九位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志士,率领群众在闽南起事抗清,却兵败被斩首于海畔,死后冤魂作祟,要求奉祀香火。也有讲法是这九位志士死后托梦,说他们是九皇大帝转世,并劝人移民南洋:“男儿死则死耳,不可作虏鬼,今日衣冠亡灭,可另访一天地,暖于时气,丰有物产者,尔众人必所厚获。”从此移民均携带香火,后南洋多有九皇庙宇。
另一说法为抗清人士称殉国的明思宗(崇祯皇帝)死后化作九皇大帝,借宗教势力反清复明,抗清人士流转东南亚后,这一习俗也在当地传承下去,马来西亚宗教「九皇会」每年的农历九月朔日至初九,东南亚的泰、马、新三国华人社会,都庆祝盛大的九皇大帝圣诞,场面热闹,仪式隆重,善男信女们一身唐装素服,茹素斋戒,虔诚礼拜。
南洋有些九皇庙宇,迎神仪式竟是由取海水回庙祭拜,诵经迎神时吟唱悲声哀调,或者在庙会期间臂缠白布或身披麻衣,有如带孝,即与天地会有关。
仪式
九皇大帝在全中国各地都有信徒,古时华北京剧演员在九月开始,盛行演“九皇戏”的活动,谓能保梨园之安定。
吴越、荆楚、巴蜀等地区则流行斋戒法会,连吃九日斋,不屠不杀,俗称“九皇斋”,希望能得到九皇大帝的庇佑。
在南洋华人聚居地也流行九皇斋节,但节日来由也掺入诸多中国民间传说版本。南洋地区还流行“送九皇船”的仪式,建造宝船,祈求九皇大帝押离瘟神、厉鬼,就像台湾民间信仰的王船祭典一样,南洋送九皇船出海或在海边火化,送其登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13 14:50
目录
概述
信俗简介
民间信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