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村(九门回族村)位于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回族乡东部偏南。是乡政府所在地。东与南董镇交界。截至2011年10月,全村耕地面积5374亩,总户数1383户,人口6192人,其中回民5600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水泥路直接通村,村东口设有公共汽车站点,交通发达,电力充足,通讯便利。
九门村(当地人直称九门)位于河北
藁城西北15公里处,南邻
滹沱河,东靠石家庄民航机场路,北依
庄货头村不足一公里;九门村为
九门回族乡政府所在地。该村居住着回汉两族人民。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途经该村考察,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九门村源于一座古城,建于
战国年代,据《
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境。”“
赵惠文王二十八年置城北九门大城,即此也。”又据《访古记》载“
赵惠文王二十八年
蔺相如城之,汉为县,后为九门镇,属
赵国城邑。”因城池设有九个城门,故得名九门,这座古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期间,九门曾历经演变。汉初置为九门县,属
常山郡(今
正定县);后汉至
晋沿称,公元352年(
东晋永和八年)于九门县置安乐垒,
北魏迁常山郡治于此地
北齐时省入
真定(今正定县),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复置九门县,属
恒州。
隋炀帝大业初并
新市、
柏肆二县入九门县,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置九门郡,辖九门、新市、信义三县。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改九门郡为观州,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州废,省新市、信义二县入九门,以九门隶属恒州。五代、
宋初仍为县,属
真定府辖。公元973年(宋
开宝六年)省九门县并入城县,县治所废为镇,
元、
明以后九门从名城
大邑降为
村落。
明朝
燕王扫北后,由山西
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
回民在九门居住,后相继修建了南清真寺(
九门清真南寺“文革”中被毁)和北清真寺。该村主要为回族居住的地方村庄,九门一名沿用至今。
九门村内的九门清真南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原柏树种植年代推算约建于唐末宋初。曾于公元1519(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46(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707(清康熙四十六年)对其均有重修。清真南寺占地95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殿宇式建筑琉璃瓦盖顶一卷一脊,前檐后殿。其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圏门中殿,后为六角窟殿,可容仟人礼拜。1966年文革中被毁。1997年夏经省市乡政府同意,恢复移建南寺。集资110万元,由原寺址东移机场路西侧,其占地4600平方米,大殿600多平方米,宣礼楼高30米,大门六角亭楼,南北讲堂覆墁琉璃瓦,1998年夏竣工。新寺既有阿拉伯风格及内涵又有怀念原古寺建筑之特点。新寺虽无原寺之貌,但也雄伟壮观。
坐落在九门村的
九门古城遗址尚存,残存的夯土城垣,于1966年后相继除掉。该古城遗址于1982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门古城遗址北临为
庄货头古寺遗址。
在九门村南有一条东西长条地,村民俗称狐子沟,紧靠古城址遗址的南侧,村民称此沟过大车时咚咚直响,地下有空洞感觉,沟内有大量战杀遗骨,曾有箭头和兵器出土,与史料记载的唐将
李光弼与叛将史思明大战九门的历史故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