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村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书院村
书院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道的一个村子。
书院村地理位置
书院村位于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5公里处,北邻北头村,与白沙河相望;东临晖流村,晖流河(白沙河上游支流)傍村而过;南面地势逐渐升高,不远处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青山;新修的滨海大道从村西贴村而过。该村虽然地处山的阴面,但有山、有水、有路,不失为人见人爱的好地方。
书院村历史
据蓝恭溱著《蓝氏东轩堂家谱》记载,蓝氏四世祖蓝铜于明朝嘉靖年间在此建村,距今已近480多年的历史。明朝南京刑部右侍郎、诰授通议大夫、兼左佥都御史蓝章(蓝铜之长子)葬于此。后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朝廷敕赐兆茔于即墨之北,茔建成后将蓝章之墓迁走,当时的看墓人仍居于此,外称南茔。明朝崇祯年间,蓝氏家族又出一名人,即蓝章的后裔蓝涺。蓝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书院村,其名就有文化底蕴。早在民国初年,蓝氏家族就在三树堂书院设立私塾。三树堂正殿东间祭祀,西间为课堂。第一任教师是蓝庶堂,学生三四十人,采用复式教学,附近不少村庄的子弟前来求学。三树堂书院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建成供销社,但文化之风并未泯灭,20世纪60年代又在其后面建成书院小学。三树堂书院树人的遗风影响了后人,先后出了几十位教师。
建国前,书院村为蓝姓一族。20世纪50年代土改时,从杨家村迁来杨姓5户,从东庵迁来王姓7户,从西庵迁来付、孙、蓝姓15户,从西河崖迁来徐、张姓10户。书院村现有村民264户,679人;耕地314亩,山峦2000余亩。
自从南王路(现拓宽后为滨海大道)通车后,水果在路边就可以卖了。特别是每年樱桃节期间,路旁遍是鲜果,游人如潮,一派热闹景象。水果生产是书院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约占村民家庭收入的70%。书院村的加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和水暖器材生产。到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加工业的基础上,开始生产PVC管材,年创收20余万元。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152万元,人均收入4358元。
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20:10
目录
概述
书院村地理位置
书院村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