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镇,隶属于江苏省
南通市通州区,为
通东重镇,被誉为“通东明珠”,地处通州区东南,东与
海门区四甲镇接壤,南与海门区
三星镇毗邻,西与
金新街道、
金沙街道相连,北与
东社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通州区人民政府11千米,行政区域面积66.0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二甲镇户籍人口70216人。
历史沿革
南北朝中期,今二甲镇境内的余西等地于
黄海之滨出水。
唐末,今二甲及余西所在地与大陆相接。
五代,今二甲及余西所在地属静海镇。后周,设庆余寨,属扬州府通州
静海县。
宋代,该地陆地面积逐步扩大,盐业发展较快,行政地位得到提升,设立余庆场,属通州管辖。天圣二年(1024年),
范仲淹、
张纶开工重修海堰,北起掘港,南迄通州之余西场,为“
范公堤”。至和年间(1054年—1055年),海门知县沈起筑堤70里,连接范堤,并延伸至吕四场,称“沈公堤”。
元代,随着盐业生产规模扩大,余庆场一分为三,设余西场、
余中场、余东场等三场,余西场为原余庆场主体,盐商毕集,城东二华里为六甲盐包场。
明代中叶,余西
盐业达到鼎盛时期,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余西课盐司设立。
清初,今二甲镇区为黄海边沙涨地,后移民垦殖,渐成聚落,初名南安镇。康熙年间(1662~1722年),余西进一步发展,政、商、文及宗教建筑齐备,自成体系,成为
通州全境五盐场的核心。嘉庆年间(1796~1820年),始置二甲镇,地处古通吕
运盐河南岸。道光年间(1821~1850年)起,逐渐发展为通东商贸重镇。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二甲镇商贸达到顶峰。
中华民国18年(1929年)起属余西区。民国时期(1912~1949年),盐场衰落,余西古镇盐业经济走向萧条。
1949年,为袁港区的海洪、六甲等乡,南通县属镇。
1951年,划归二甲区。
1952年,海洪、六甲两乡并入;7月,二甲镇为二甲镇区。
1954年8月起为县属镇。
1958年10月,二甲镇和桂贞乡合并,成立联盟人民公社。同年拆除余西城门,以其砖建造大会堂。
1959年1月,改称二甲人民公社。
1961年,镇社分治,重置二甲镇。
1962年5月,从二甲公社中划出,仍为县属镇。
1983年,政社分设,改设二甲乡。
1984年5月,二甲乡并入二甲镇。
2000年,袁灶、余西、余北等3乡并入。包括袁灶、余西和原二甲在内的三座
古镇自西向东依次分布,通过
香光莲寺这一地标建筑,将三座古镇以一寺三镇的格局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古镇群落。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二甲镇辖定兴桥、六甲镇、通运桥、麒麟桥、进东、路中、坨墩、北潭、宝云山9个村民委员会和新市、袁南、三甲、余西、余北5个居民委员会,下设490个村民小组,163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二甲镇辖4个社区、8个行政村:袁南社区、新市社区、三甲社区、余北社区、定兴桥村、六甲镇村、路中村、宝云山村、坨墩村、北潭村、通运桥村、余西村;镇人民政府驻交通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二甲镇地处通州区东南,东与海门区
四甲镇接壤,南与海门区
德胜镇毗邻,西与
金沙镇相连,北与
东社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通州区人民政府11千米,行政区域面积66.02平方千米。
水文
二甲镇主要河流有
通吕运河、新通甲河等8条。河流总长度26.84千米,河网密度0.35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通吕运河,从金沙镇至海门区四甲镇流经境内,长11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二甲镇有耕地面积5.13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二甲镇辖区总人口7.1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55人,城镇化率75%,总人口中,男性3.53万人,占49.3%,女性3.63万人,占50.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壮、苗、侗、土家、彝、布依等17个少数民族,共15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3人。
截至2019年末,二甲镇户籍人口7021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二甲镇收入1190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36万元,增值税5673万元,企业所得税2769万元,个人所得税643万元,实现全镇生产总值20.6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1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1.5:44:44.3,农民人均纯收入1.48万元。
2019年,二甲镇有工业企业265个,其中规模以上3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9个。
农业
2011年,二甲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3.88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生产粮食1.04万吨,人均145千克,其中水稻0.16万吨,小麦6492吨,玉米1332吨,蚕豆94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葡萄、棉花、蔬菜等,棉花种植面积1801亩,产量196吨,可向社会提供150吨商品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8万亩,产量2.3万吨,其中油菜1.2万吨,大豆1万吨,辖区内有农业产业园区2个,市优质农产品基地2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专业合作社32家,农业龙头企业3家。
2011年,二甲镇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01万头,年末存栏4959头;羊饲养量2.11万头,年末存栏8056头;家禽年饲养量1.17万羽,上市0.89万羽;畜牧业总产值65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9%,大型农业机械171台(辆)。
工业
2011年末,二甲镇工业以家用纺织、服装、塑料、玻璃制品、精工机械、建筑材料、物流等产业为主,工业总产值5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职工1.6万人,实现增加值6.2亿元,工业利税总额6.4亿元。
商贸
2011年末,二甲镇有商业网点1021个,职工2541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9.43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5亿元,进出口总额6162万美元,出口产品主要有蓝印花布、床上用品、服装。
金融业
2011年末,二甲镇有5家银行,各类存款余额2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2亿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二甲镇收入80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3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二甲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225人,专任教师119人,小学3所,在校生2647人,专任教师1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25人,专任教师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9所,主要学校有二甲职业中学,教育经费2373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35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二甲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二甲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有病床206张,有卫生专业人员192人(其中执业医师36人,执业助理医师89人,注册护士77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1.68万人次,住院手术1800台次,出院病人3212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1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二甲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0户,人数168人,支出48.2万元,月人均23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50户,人数2285人,支出354万元,月人均129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4人,支出3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人,支出11.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8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12人次,共支出46.9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68人次,支出2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9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9万元,社会福利费6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7.1万人,参保率99%。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二甲镇有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65千米,投递点128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2万份、期刊1.6万册,电信企业4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3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二甲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管道425千米,生产能力0.42万立方米/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排水管道105千米,污水处理厂1座。
2011年末,二甲镇镇区有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6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769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2011年末,二甲镇镇区有绿化面积1.2公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二甲镇有区镇级公路4条,总长58千米,境内通航河道6条,其中,1条区级航道过境,全长9.7千米;5条县级航道,总长26.8千米,镇区道路总长度21千米,桥梁5座,总长度250米,镇区开通公交线路5条,有客运站1座,日发客运汽车136班次,日均客运量2310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通地区的“甲”即
盐场内按
灶丁人户划分的行政组织,相当于现今村下面的组。清朝垦荒者集聚形成集市,时称“南安镇”,后移至镇西二甲坝,以坝名镇,故名二甲。“灶”原是燃火烧盐的设备,后来演变基层组织名,级别低于现今村以下的组。境内袁灶即因当地先民烧“
盐灶”而得此名。境内余西则得名自元代由余庆场分设出的余西场。
地域方言
二甲属于通东地区,二甲人主要属
通东人,使用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通东话。
文化遗产
二甲镇是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余西古镇亦坐落于此。
人文掌故
二甲镇地处古代通吕运盐河南岸,自清代道光年间起逐渐发展为通东商贸重镇,至光绪年间达到顶峰,各行各业都很兴旺,商号林立,车水马龙,人气鼎盛。南北货、旅馆、码头、茶园、饭店、娱乐场所应有尽有。其中土布、粮食、油坊、棉花尤为昌盛,如“丁裕大”花布行;“曹顺兴”米行、“刘新记”米行;刘氏油坊、徽州程氏“裕隆”油坊;“黄永大布庄”等等。那时的二甲镇,可以说是镶嵌在通东地区南黄海边上的一颗明珠。
地处通东重镇二甲东北隅的
香光莲寺,原名“香光莲社”,为“净土宗”道场。旧址在二甲团结街,原庙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建筑,最初为地方信士宋大、张圣德、王汉庭等草创。1935年,由信士姜其明(后出家,法名新道)募化、筹资相继建山门、大殿等33间,占地2亩。寺庙建成后,经又真法师推荐,又修法师为首任住持。1940年,又修法师圆寂,又真继承衣钵。后又真法师因寺庙已由僧人管理,遂易名为“香光莲寺”。香光莲寺渐成通东地区规模较大、有影响的寺院。1958年,香光寺被改建为地方医院。余留的佛像“文革”时又俱遭毁坏。1987年政府批准迁建庙宇,易地重建,1991年恢复旧称“香光莲寺”。寺内有九龙壁、天王殿、钟楼、鼓楼、玉佛楼、三圣殿等,所有建筑按佛教传统的中轴线结构安排布局,其中玉佛楼内的玉佛造型俊逸,重达一吨,属于珍贵佛宝。
余西古镇所在地原为黄海之滨,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与大陆相接。五代时期,余西所在地属静海镇,后周设庆余寨,属扬州府通州静海县。宋代,陆地面积逐步扩大,这里盐业发展较快,行政地位得到提升,余庆场设立,属通州。元代,随着盐业生产规模扩大,余庆场一分为三,设余西、余中、余东三场,余西场为原余庆场主体。明朝中叶,余西的盐业达到鼎盛时期,洪武二十五年(1392)余西课盐司设立。清康熙年间,余西进一步发展,政、商、文及宗教建筑齐备,自成体系,成为通州全境五盐场的核心。民国时期,盐场衰落,余西古镇的盐业经济走向萧条。建国后,余西辖区几经变迁,二十一世纪初,余西并入南通市二甲镇。
古时,余西为地方经济中心,近代工业在余西亦起步较早,民国时期,建立余西缫丝厂,为张謇的大生企业供应原材料。在厚实的财力支持下,当地商业相当发达,杜谊茂布庄、黄家染坊、曹家酱园、季家酒坊等作坊、商铺,遍布余西大街小巷。庙宇林立是古镇的另一大特色,现存都天庙、头甲庙、西来禅院、元帅庙等数座庙宇,常年香火不断;遗址有大悲院、文庙、武庙、大王庙、城隍庙、红庙、十甲庙、三官殿、曹氏宗祠等。其中,始建于清代的西来禅院,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物,寺内佛宇楼阁金光闪耀,绿树成荫,花香氤氲。历史上,北方、江南人大量迁入余西,淮文化和吴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亦是人才辈出之地,最著名的有评书艺术家柳敬亭、抗倭英雄曹顶、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等。
余西古镇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是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余西镇海拔6.5米,地势较高,通扬运盐河穿城(城门于1958年拆除,用其砖建造大会堂)而过。盐商毕集,城东二华里为六甲盐包场。
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仍能体现:现存古运盐河和盐码头,原有盐仓、盐店、盐栈等在清末民初张謇建设南通时期,随功能转化为棉花行、染坊等,但遗址尚在——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余西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
北宋天圣初,
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见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乃向淮南盐运发运使张纶建议,请求重修捍海堰。
张纶即向朝廷奏请,允准后,于天圣二年(1024年),征调民夫4万多人,开工重修,并采纳范仲淹方案,将堰址稍向西移,以避潮势。正当工程进行之时,范仲淹因母丧离官,特留言说明此举关系民生利弊,以坚定张纶将工程进行到底的决心。历三年,新堤告成,北起掘港,南迄通州之余西场,堤底宽三丈,堤面一丈,堤高一丈五尺,全长140余里,外盐内稼,人民赖以安生。北宋至和年间(1054年—1055年),海门知县沈起调集民夫灶丁,筑堤70里,连接范堤,并延伸至吕四场,称“沈公堤”。范公堤与沈公堤连结点在余西镇东北方向,龙游沟之北端,此地即范公堤之最南端。龙游沟由此湾曲向南延伸,直至古长江边,即今之海界河,龙游沟乃古海漕遗迹也,余西镇因龙游沟而得名龙城。
建筑景观
位于袁灶西街的熊家大院,建于清同治年间,四关厢七进五堂大院,是当地富商熊兆元的宅第,具有江南建筑的风格。熊家大院坐北朝南,宅基地面积2000多平方,有房屋50多间。据说大院建造,缘于熊家与常熟翁家(
翁同龢)的一门姻亲,故而大兴土木,建熊氏公馆。房屋按翁府式样建筑,历时两年之久方才落成。熊家大院的精华,是位于居中第三进的一进一卷厢的堂屋,进深十米左右,屋外进门台阶用两米多长的花岗岩条石铺设,地面铺的是两尺见方的青砖,屋内雕梁画栋,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堂屋三面墙壁上用雕花方砖贴面,镶嵌在腰墙上方及穿墙板上的横条形花板刻有京剧《
三国演义》折子戏里面人物雕像,梁上的花板刻有“麻姑献寿”“鹤鹿同春”“八仙过海”等图案,形象栩栩如生。
邵氏老宅位于二甲镇通海街,建于民国,为一进院落,由厢房、门楼和正房组成,屋顶为黑色蝴蝶瓦入口台阶为一阶红色花岗岩。正房穿梁为泥鳅梁,为近代复古思潮的产物。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南通民居在近代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平面布局。
武则天在位时,生活上极尽享乐。骄横奢靡,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广造行宫。据说余西武后行宫即为其中之一。武后行宫后历经沧桑,至清代,余西人在其原址上改建成大悲殿。该殿占地约30亩,由寺庙及季氏宗祠两部分组成。季氏宗祠始祖为季布,堂号为一诺堂,大悲殿建有季氏一诺百岁坊。全殿格局由三进院组成,建筑群内古树林立,四株银杏皆高数丈地,粗有两人围。宋梅、桂花、木樨、玉兰布满庭院。
由于余西文化性格中淮文化与
吴文化相互交融,又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余西特色的建筑风貌。余西古镇建筑多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建筑,厅堂有两进、三进等,院落空间有穿心院和倒座式院落两种形式,穿心院的大门设在整个院落正中,进院门后直接可穿过里边的院子。倒座式院落由倒座、中庭、两侧的厢房和后庭组成,中心院落与其他空间多用天井或者檐廊组织联系交通。余西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建筑多设置檐廊或明间凹进形成廊,以保护外檐、室内装修免受雨水侵袭。屋面大都有轻微的曲折,铺小青瓦,正脊为三线雌毛脊。檐部不但使用了勾头瓦,还加上了花边,独具地方特色。房屋的外墙面多用白灰粉刷,与灰色瓦片相衬,雅致朴实。
相关成语
二甲镇境内余西古镇独特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大量的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反映了余西千年演变,具有浓郁的江海地域特色。其中,最给人留下记忆的是成语下的余西古镇。
成语“
一诺千金”,讲述的是通州余西场季氏——一诺堂的始祖、西楚霸王项羽的名将季布说话算数讲信用的故事。余西季氏宗祠“一诺堂”的堂号,源自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武则天在位时,生活上极尽享乐。骄横奢靡,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广造行宫。据说余西武后行宫即为其中之一。武后行宫后历经沧桑,至清代,余西人在其原址上改建成大悲殿。该殿占地约30亩,由寺庙及季氏宗祠两部分组成。季氏宗祠始祖为季布,堂号为一诺堂,大悲殿建有季氏一诺百岁坊。全殿格局由三进院组成,建筑群内古树林立,四株银杏皆高数丈地,粗有两人围。宋梅、桂花、木樨、玉兰布满庭院。
成语“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蓝色颜料的草。靛青是从蓼蓝等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蓼蓝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通州余西等地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蓼蓝的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生长环境,故成为中国主要的蓼蓝产地。余西等地的特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就是用这种草的汁液“小缸青”染成的。
元末明初,余西场先民为避兵火,携家谱、典籍举族自江南群体迁来,夹厚实财力,同时,也带来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城南染坊园蓝印花布染坊最多。如今,蓝印花布工艺也从余西古镇传至二甲镇,再在南通市名扬海内外。
成语“
萧规曹随”中的“曹”,指的是汉初曾任齐相九年的平阳侯曹参,而曹参乃曹氏武惠堂迁南通州余西场之始祖、北宋大将曹彬的祖先。
“萧规曹随”讲述的是西汉初年,丞相萧何规划、制定了一些政策法令,曹参接着做丞相,全部按照萧何的那一套办事。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划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贵。”
地方特产
果蔬产品
二甲镇名优特产品有葡萄、食用菌、特种蔬菜等,绿色环保产品有“玉山牌特种蔬菜”“金手指葡萄”等。
服装布料
二甲镇有
蓝印花布,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之一。最早见于汉代,二甲蓝印花布明朝中叶进入鼎盛时期,它从制版、印花到染色全部采用手工操作,是采用植物中提炼的靛青作染料,它的工艺方法是“以皮纸积背如板,以其布幅阔狭为度,錾镞花样其上,每印时以板覆布,用豆面等药物如糊刷之,候干入蓝缸浸染成色,出缸再曝,晒干拂去原药而斑烂,布碧花白”。印成的花布蓝白分明。
点心美食
作为余西特色面点之一的“曹家盘饼” ,在通东地区早已闻名遐迩。“曹家盘饼” 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精工制作、味美香酥、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饼体椭圆、饼面盘旋,火色均匀、色泽棕黄,内质盘层清晰、入口松酥香甜,为正宗余西传统特产。
“曹家盘饼” ,又名“曹顶盘饼” 。史载,余西场亭户曹大宾庄客,业制面,生儿发旋三顶,遂名“顶” ,亦为“鼎” 。
曹顶后为抗倭而应征入伍,曾于江上火烧倭船,城下筑栅抗敌,屡立战功。嘉靖三十六年(1557) 4月,曹顶追击仓惶败逃的倭寇时,在平潮单家店北首,因天雨路滑,战马滑倒跌入壕中,逃倭乘机反扑而遇难,噩耗传出,天地同悲。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抗倭英雄,除在平潮、南通两地建造“曹公亭” 和“曹公祠” 外,因曹顶发旋三顶,又特制作“曹家盘饼” ,以纪念这位抗倭英雄。
荣誉称号
2018年,二甲镇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
2019年12月,二甲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