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于(拼音:y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字义关系不明。“于”作介词,古代通“”。现代的“于”多用来介绍动作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表示在、从、到、对、给、向等义。“于”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用在形容词后,引出比较的对象。另外“于”还可作动词后缀
文字源流
“于”甲骨文有“图1”“图2”等写法,小篆写作图12。文字学家对这些古文字字形有多种解释,学术界尚无定论。许慎《说文解字·亏部》:“于,於也。象气之舒于。从丂(图B),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许慎认为“丂”是气欲舒出的样子,所以许慎如此解释。后来,本义渐晦,遂于其旁增〔图A〕形。至于“吁”,乃后起之形声字。王筠也认为“于”是“吁”的古文,常与“嗟”连用,形成叹词“于嗟”。林义光认为于是“纡”“迂”的初文,他在《文源》中说:“于为词,此依声假借,其本义当为纡曲,古作〔图2〕,〔图C〕象径直,〔图D〕象纡曲,以〔图C〕之直见〔图D〕之曲也。或作〔图1〕,〔图A〕亦象纡回,今字多以纡、以迂为之。”徐中舒对“图1”是这样解释的:“〔图1〕,从干,从〔图A〕。干象大圆规,上一横画象定点,下一横画可以移动,从表示移动之意。”
在商代,“于”形的中竖大部分是直笔,少部分在下部向左偏斜微弯,这少部分写法成为入周以后演变的主流,至东汉隶书变成竖直钩。另外,春秋年间,有一种写法,把竖笔先向右折,然后向左缓弯,战国秦汉时代也多见此写法,而小篆由此微讹,竖笔上端不穿透下部横笔,隶定作“亏”,与现代“亏(kuī)”的简化字同形。
尽管“于”的本义有多种说法,但是在卜辞和经传中,“于”都是作为介词来使用的。胡光炜《甲骨文例》:“卜辞用于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时,三以示人”,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卜辞用于与经传于字用义皆以示所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曾经把“於”处理为“于”的异体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则把“於”作为规范字收入。现代作介词的“於”都用“于”代替(读wū的“於”和读yū的姓氏字“於”仍写作“於”)。“於”《说文》没有单立字头,只在“”字头下出现,是“乌”的古文的简化写法,字形隶定为“於”。“于”和“於”作介词时用的都是假借义,它们的用法十分相似。但是它们在古代并不同音:“于”属于匣母鱼部,“於”属于影母鱼部,读音相近而不相同。按照语音演变规律,用作介词的“於”读音应该演变为yū,但是由于语音演变过程中有特例,所以普通话“於”读yú,跟“于”完全同音。由于用法相近,读音相同,人们就把它们当做通用字来看待了,现代白话文干脆把二者合并起来。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近义辨析
于、於
“于”和“於”都作介词。因为“于”属于匣母鱼部,“於”属于影母鱼部,二者的音相近,所以虚化为介词后,其用法大致相同。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不同历史年代和不同作者的用字不同。文宥先生曾指出:“‘于’是历史悠久而且是全国通行的文字,而‘於’则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出现于东海岸一带的地方文字。这个地方文字原来并不作介词用,后来为了在东岸口语里读音和‘于’相近,所以也借作介词用。再接下去,由于儒家的经典都是由齐鲁一带的儒生传写开来的,所以这个东方的‘於’字愈用而愈广。”公认的说法是:在一些古书中,“于”和“於”是可以并用的,如《左传》《论语》《孟子》。在这些书里,“于”、“於”是有大致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不用“于”,很少例外。例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於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晋国和秦国合谋围攻郑国,是因为郑国国君曾对晋文公无礼。
②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庄子·秋水》)
——我们没办法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的广阔,因为它被自己的居住地局限了。
例①是一个描写句,说明秦晋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所以用“於”比较好;例②是一个被动句,“於”字引进被局限的地方“虚”。在通常情况下,两者可以互用。因此,在本文中,“于”和“於”无太大区别,只是根据古人习惯而定。
“于”(“於”)字的用法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但这只是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对比上来说的;至于古代汉语本身,并不需要这样分别。例如《论语·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这两句话的句式相同,但意义却完全不同。第一个“於”字翻译为“从”,第二个“於”字翻译为“在”,它们的意义和前面的动词有很大的影响,而“于”(“於”)字本身的词义和词性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古代汉语中,“于”(“於”)字的用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亏部】羽俱切(yú)
(亏/于)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属皆从亏。
说文解字注
“(亏/于)於也”注:於者,古文乌也。乌下云:“孔子曰:乌,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然则以於释亏,亦取其助气。《释诂》、毛传皆曰:“亏,於也。”凡《诗》《书》用亏字,凡《论语》用於字。盖于、於二字,在周时为古今字,故《释诂》、毛传以今字释古字也。凡言於,皆自此之彼之䛐,其气舒于。《檀弓》:“易则易,于则于。”《论语》:“有是哉,子之于也。”于皆广大之义。《左传》“于民生之不易”,杜云:“于,曰也。”此谓假于为曰,与《释诂》于曰也合。
“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也”注:气出而平,则舒于矣。羽俱切,五部。按,今音于羽俱切,於央居切,乌哀都切,古无是分别也。自周时已分别於为属辞之用,见於群经、《尔雅》。故许仍之。
广韵
羽俱切,平虞匣 ‖ 于声鱼部(yú)
于,曰也。於也。《说文》本作亏,凡从于者作亏,同。又姓,周武王子邘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单为于,汉有丞相东海于定国,又望出河南者,即《后魏书》万忸于氏,后改为于氏。凡诸姓望在后而称河南者,皆虏姓。后魏孝文诏南迁者,死不得还北,即葬洛阳,故虏姓皆称河南焉。又汉复姓,五氏。后汉特进渔阳鲜于辅,袁绍大将军淳于琼,刘元海太史令宣于修之。何氏《姓苑》有多于氏、鬬于氏。羽俱切。二十。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部】 于;部外笔画:1
(yú)《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并音迂。《尔雅·释诂》:于,曰也。
又往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诗·小雅》:王于出征。
又《仪礼·士冠礼》:宜之于假。注:于,犹为也。宜之见为大矣。又《聘礼》:贿在聘于贿。注:于读曰为。言当视宾之礼,而为之财也。
又司马相如《长门赋·叙》:因于解悲愁之辞。
又未定之辞。《公羊传·僖二十八年》:归于者何。归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韩愈《上宰相书》:于于焉而来矣。
又于于,自足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又钟两口之闲曰于。《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欒谓之铣,铣闲谓之于。
又《前汉·元后传》:衣绛缘诸于。注:大掖衣也。
又《唐书·元德秀传》:明皇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声乐集,德秀惟乐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尔雅·释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轩于。司马相如《子虚赋》:菴闾轩于。
又木名。《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觡。
又淳于,县名。今密州安丘县,古淳于国。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以国为氏,后因去邑为于。又淳于,宣于,鲜于,多于,𨷖于,皆复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
又助语辞。《诗·召南》:于沼于沚。朱传:于,於也。《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yū)又《集韵》邕俱切,音纡。广大貌。《礼·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
(xū)又《正韵》休居切,与吁通。叹辞。《诗·周南》:于嗟麟兮。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两横长短不一,都写在横中线上方,稍向右上斜行,下横起笔于横中线,亅(竖钩)的竖段写在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19:29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