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伦正,男,研究员。长期从事航天计算机研制工作。我国航天计算机科学开拓者之一,曾任航天科技集团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总工程师、主任设计师并长期从事航天计算机研制工作。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我国多种卫星、载人飞船等重大航天飞行器控制以及地面加固测控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曾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载人航天功臣”荣誉称号。曾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3项,;国家专利3项。现任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西安培华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
人物经历
做为航天计算机学科带头人,难得可贵的是所有他主管的设计项目中最难攻克的部分几乎都是他亲自设计,他既能踏实地设计型号产品,又能冥思苦想地钻研新技术,2001~2007年被聘为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组长。他带领的团队在产品的设计质量上是最过硬的团队,其产品曾获我国最高荣誉——国家质量金奖。
1966年底,26岁的于伦正奔赴北京,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是刚走出校门,但此时的他却对人生有着颇多感触。
由于家里贫困,初中毕业本不想再读下去的他,却考中了沈阳最好的学校——辽宁实验中学,这所学校使他学会了如何磨练意志,生活在那么多家庭条件极端优越的同学之间他没有感到自卑,向来腼腆的他学会了敢在众多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面对当时社会和环境,在这所学校里,使他真正体味到要作一个诚直而不说假话的人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压垮他,相反,由于品学兼优他被保送到当时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之后五年半的军事学院生活,军旅的纪律、严密的制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风气使他体味到国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培养自己,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辜负国家为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在那里,他以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完成了“计算机”的专业的学习。
科学院新技术局156工程处是当时我国专门为XX任务而组建的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研究所(771所的前身)。当他一头扎到型号中时,就立即感到了它的份量,自己的努力也使得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从课题组长到研究开发部总工程师,再到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最后到研究所总工程师。
引领航天计算机
于伦正主管并亲自设计了我国绝大多数运载火箭控制计算机及部分星载计算机(如长征系列
计算机(长二丙、长二捆、长三甲、长三乙、921-4(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等箭载计算机)、资源卫星数管计算机(方案样机)、实践四号单粒子动态监测计算机、风云一号大容量固态记录器等。),兼担任大量型号任务星载计算机主任设计师,他在实际工作和大型试验中多次参与运载及卫星系统技术方案讨论和重大故障的归零工作,解决了诸多技术难度大的实际问题,为多次航天任务的成功发射作出了贡献。
LS-84 16位微机系统 ——中国当时微计算机研制的最高水平
在七五、八五期间,我国提出两小两微的计算机界的关键课题,于伦正担任了该项研究的重点课题16位高档
微机系统LS-84的负责人。在外人看来,在我国当时的条件下,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于伦正带领课题组20多人日以继夜地进行技术攻关,三年后,他们硬是将该系统的软硬件研制成功,并进行了小批量的生产,为我国航天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代表了我国当时微计算机研制的最高水平(鉴定专家评语),美国国防部的文件将其列为“中国1977~1988年计算机界”重大里程碑事件之一。
“三化”——开创航天计算机全新设计理念
当我国航天计算机刚迈出起步阶段时,于伦正就首次提出了将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引入航天计算机领域,并在他主持的某航天型号计算机设计中大胆的加以应用。这不仅可以大大加快设计速度,缩短研制周期,还可以节约大量经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三化”的设计思想最终得到了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的支持,并在多种型号开始使用,同样它也使“长二捆箭载计算机”的研制速度大大加快,从任务接收到出所“长二捆箭载计算机”仅仅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里,并在首发实验中得到了圆满成功。如今,“三化”的设计思想已在在箭、星船等多种型号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型号研制中仍发挥着快、好、省的明显作用。
加固计算机——勇为世界先
为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在计算机设计时,对系统结构、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结构等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各种因素都要采取相应保证措施,这种计算机被称为
抗恶劣环境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抗恶劣环境计算机几乎全部采用专门设计的军用型计算机,但随着型号任务的扩展和对设备环境适应性的要求的提高,应用这种计算机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专用型加固计算机不管在硬件或软件上已不再能满足大批量的航天和型号的需求。
美国IBM公司第一个台式计算机产品PC/XT在中国上市时,就引起于伦正的关注,他组织队伍在中国实现了世界第一个与PC/XT兼容的一次型ATR加固计算机,制定了欧洲式板卡标准,后来又实现了与PC/AT兼容的一次型加固计算机。现已发展成为486、586等多种机型产品,初具规模并已形成应用于车、船等多个领域的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中。
冗余设计——为载人航天保驾护航
1992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由于载人飞行的特殊要求,总体设计部一开始就对飞船的运载工具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决定研制大推力的
长征二号F火箭,而研制高可靠箭载计算机的光荣任务,就落在了以于伦正为首的研制队伍身上。
箭载计算机担负着长二F运载火箭的制导、稳定控制、时序控制、级间分离控制及实时遥测等关键任务,计算机的任何故障都可能导致箭毁人亡,箭载计算机的可靠度要比以往研制的空间
专用计算机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为了大幅度提高可靠性,解决单点故障问题,于伦正反复琢磨着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冗余设计方案。在国内,航天运载工具上的控制计算机还没有采用过冗余容错设计,卫星系统中所采用的双机和三级冗余方案又很难满足实时性设计要求;国际上,美国的四机冗余、一机备份方案和欧空局阿里安火箭的双机冗余方案都不太适合我国航天的实际要求。
早在70年代,他就开始进行容错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双通道航天计算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充分考虑,他认为攻关的难点在于:在满足可靠性指标的前提下必须解决在强实时工作环境下自检测的适应性技术;必须制定出合理的故障切换判据,而任何状态下的切换都不能以牺牲某些性能或丢失某些参数数据为代价;还必须解决好同步通信方能真正做到完整的冗余。
在于伦正的带领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分析思考、实验验证,最后的可行方案终于出来了。在中国运载火箭箭载计算机设计中,率先采用了混合冗余设计技术、紧耦合双CPU冗余技术、模拟信号输出驱动冗余技术和数据冗余缓冲等技术,使火箭实现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整机可靠性由原来的单机的0.994提高到0.9998,安全度提高到0.99996以上,将Ⅰ、Ⅱ类故障点减少到只有4个,使箭载计算机的可靠性提高了近两个数量级,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他还在该计算机上提出计算机故障检测、故障判断、故障切换与飞行应用软件形成透明的设计概念。由于引入了这种设计理念,“我们用混合冗余技术、软件接口透明化技术设计的箭载计算机从交给用户直到执行发射,在应用软件开发、调试、和模拟飞行、发射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技术修改,做到了一次成功。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对容错设计来讲更是不容易。这种成功来自在于多年的设计实践,来自与用户之间的密切磨合,来自我们始终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的理念,因为我们的设计作到了使所有的容错设计在用户看来都是一个单机那样简单,所有的故障检测、故障处理和冗余切换对用户来讲都无须考虑,所有的接口硬件设计形式用户都不必操心,系统用户只需专注飞行数学模型的软件开发即可。”
正是这种设计思想,对神舟飞船的每次发射成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未发生软件与硬件或单机与系统故障难以分离的现象。
此后,他还承担了九五“星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十五“分布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突破了多CPU冗余、软件容错、总线冗余等综合设计技术,为后续的星船载计算机新型结构奠定了基础。
大容量固态存储器——再创世界第一
当
FLASH存储器问世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没有人提出要将其用在空间。于伦正突破禁区,带领几个技术人员率先开始了对
FLASH芯片能否适应空间应用的地面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可以将其用于航天领域后,正当他们及时开发了满足空间应用要求的固态
大容量存储器准备在某个型号上进行新的尝试时。此时恰逢正好我国风云一号卫星02星的旋转磁头记录器研究遇到技术难点,对卫星的按时发射产生严重影响。风云卫星总师与总指挥来到西安向课题组求援时,于伦正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很快就为风云卫星提供了世界第一个空间应用的FLASH固态大容量存储器。随着发射成功,一幅幅世界云图记录下来送到地面,从此我国大容量固态记录器正式代替磁记录器进入空间领域。在此之前世界上航天应用的大容量固态记录器只限于
动态存储器芯片,这是第一次把该类型大容量固态记录器送上太空。今天,该技术已在我国卫星数据存储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现今,星载大容量固态记录器已突破模块化耦合结构、高速信息传递及容错设计技术,实现最大容量为上千Gb可自由组构高速固态记录器,可以覆盖我国空间有效载荷的不同需求,具有重大实用价值。
超小型国产化计算机——为未来发展奠基
航天应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对航天电子产品的高性能和微小型要求也越来越高,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恰恰能够适应这种特殊要求。于伦正提出以未来型号要求为需求牵引目标,开展空间计算机的系统集成和超小型化技术研究,并组织起技术力量雄厚年轻技术骨干开展SOC和SIP的核心技术研究。
型号计算机小型化设计技术以Top-Down的EDA设计技术为基础,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了体积、重量大幅度渐次减少的目标,它以某箭载计算机为目标,使体积从268×185×195mm3(0.00975m3)减小到106×78×91 mm3(0.000752m3)。随后又带领设计队伍进一步将该机小型化到90×56×45mm3(0.000225m3),并完成了全功能演示。2005年起,他又设计了一种高度集成化方案,将一个完整计算机装在一个集成电路壳体中(SIP),使体积进一步减小到64×64×8mm3(0.000032m3)。在他的指导下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一个体积较大的箭载计算机减小到粉笔盒大小,又减小到名片盒大小,最终到装在一个管壳中,体积减小了近千倍。该技术使中国航天计算机提早跨入小型化行列,可望在未来微小型
深空探测器及纳米卫星领域发挥出关键作用。
于伦正在航天计算机领域所提出的多项技术设想都已逐步实现,并在多种型号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且效益明显,他所设计的计算机参加
飞行试验近百次,无一故障。他主持的项目曾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部委级科学技术二等奖,8项部级三等奖,某型号计算机获国家质量金奖。他乐于助人,善于培养群体,组织技术攻关,关怀和培养青年技术骨干,经他培养的正、副主任设计师、硕士研究生以及科技骨干都已在诸多型号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由于他对航天事业的贡献,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授予航天部劳动模范,1990年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及通令嘉奖,1991年享有国家政府特贴,并被陕西省授予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1992 年授予航天奖,1994年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奖,200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航天科技集团授予“载人航天功臣”。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于伦正虽然从总工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仍旧在为我国航天计算机的发展忙碌着。“人活着应该使生活丰富多彩些,但多年的航天情,使我把工作当作我生活的第一需要,我甚至感到一旦退下来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好像有好多想法还没能实现,有好多新技术还有待去学习,不能再做下去了,甚至还感到有愧于大家对自己的信任。”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过人才引进,依靠学校的整体优势与积累,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首都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逐步形成了苛刻环境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互操作系统、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教育仪器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队伍。特别是在引进原七七一所副总工程师张伟功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尚媛园副研究员等人才以后,形成了一支具有航天特色的抗恶劣环境嵌入式系统研究团队。学院先后主持国防科技攻关项目、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项目二十余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恶劣环境高速总线系统、兼容Linux与Windows两种异构操作系统的互操作系统等一系列成果,SCI、E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从2008年6月开始,于伦正研究员开始受聘于北京市教委,担任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座教授,为航天与民用高可靠嵌入式系统研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不遗余力地燃烧自己。在这里,他将在抗恶劣环境嵌入式
系统体系结构、容错技术、分布式处理等方向带领学院科研团队开展抗恶劣环境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的研究工作;指导学院开展大学、研究所、公司三位一体的联合研究工作,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科技转化;从科研方法、团队组织、系统结构等方面指导学科带头人开展创新型研究工作。
“中国航天的进步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同世界航天大国的技术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必须发奋,再用上十年或更长些时间赶上去,在航天领域做具有我国特点的、能够为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更好更多服务的事情,相信中国新一代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这一代做的更好。”
经典语录
从工作中收获快乐
我没有什么伟大的目标,能为我国航天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最大的快乐。记得我的第一个科研任务是给一个双极
逻辑门电路确定参数,这是一项非常不起眼的任务,当我做完后才感到这里还有那么多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到。第二次是为连接插头设计振动瞬断检测仪,当自己设计的仪器成功地完成了振动测试时,我第一次感到它给我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正是工作中的快乐,让我在完成型号任务的同时还进行了多项民品的开发。尽管有些产品仅是昙花一现,但它们都曾使我辛苦过和使我紧张过,但给予我更多的还是过程中的快乐。同样当我设计的产品每次用于航天发射并取得成功时,它所给予我的快乐都是难于言表的。正因为这样,我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放弃了去南方发展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每当和青年人谈心时,我都会深有感触的告诉他们:不要轻视任何微小的工作,每做完一件工作都会有收获,每干一件工作都会给你带来快乐。
做好本职工作
我认为必须作好以下几件事情:
1.要尽最大的能力建设好一个具有坚实技术基础的团队,这个团队必然是个金字塔型,在团队中要尊重每个人的劳动,信任他们,还要尽可能把每个人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在技术问题出现难点时,你必须当成自己的问题同他一起解决,或组织团队集体帮助解决。要作到使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能感觉到自己作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2.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还必须会学习,虚心求教,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和新器件和新产品的应用情况,参观相关技术展览会,了解值得学习和值得引进的新制造工艺和新型制造和测试设备。
3.设计的产品必须做到自己放心,不放过任何产品质量问题,不管是生产质量问题还是设计质量问题,哪怕是偶尔仅出现一次也必须找到真正原因在哪里,遇到问题应是睡不着觉,白天想晚上想,反复实a验多方思考。
4.学习系统相关技术,主动帮助大系统解决系统和边界问题。
自主创新
1.我认为航天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自主创新必须结合我国现有国情进行,就拿微小型化技术来讲,我国的生产制造平台和工艺技术水平还是远远落后国外的先进国家时,你就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能力和现有工艺水平来进行系统集成,搞出能覆盖一定阶段的新产品来满足未来型号的需求。
2.一定要努力开发出满足系统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产品,明确产品主攻方向,无论如何它们必须具备的特点是在恶劣环境下具有高可靠性。
3.建立具有坚忍不拔精神的年轻技术公关队伍,在这支队伍中不但必须有领军人才还要有跨学科的能人
4.熟悉并了解系统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为更大范围内的系统集成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5.队伍每个人都要善于学习努力提高并定期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