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植元(1927-2003)男,汉族,山东省
文登(现
威海市文登区)人。著名学者、
教育家、
书法家。1979年任
大连大学副教授,1980年晋升教授。曾任
大连大学副校长、大连师范学院院长,
辽宁省文史馆馆员。首批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书法造诣颇深,尤以行草见长,进入了现代中国著名
书法家20余人之列。多次出国讲学,先后被
英国剑桥世界人物传记
中民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
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
终身成就奖,被聘为海外分部顾问。
生平经历
于植元1927年5月生于
文登大水泊村。他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承著名学者原上海劳动大学教授、
书法家梁国铨,国学大师
章太炎的弟子汤景麟等施教,在
少年时代便学完中学及大学的文史课程,并开始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同时练习
武功。
1946年,他告别故乡,北渡
大连,在
大连市立初级师范、旅大师范任教;1953年,调旅大
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
文化大革命大连,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79年,先后任旅大师专
副教授、校长等职;1980年始,任
大连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大连大学副校长等职;
1983年创办大连市青年书法协会。1987年,任大连师范学院终身名誉院长。2003年1月26日,于植元先生病逝于
大连,享年77岁。
出访日本
1982年,于植元首次以
中国书法家的身份随
大连市文艺代表团访问
日本,日方邀请代表团参观馆藏的中日
古代书画中国宋代皇帝
赵佶日本专家连连点头称是。接着,开始书法表演,
日本书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于植元到
日本进行书艺交流时,曾应对过一个挑衅性场面。一天,于植元应邀去
北九州某市参加笔会。在许多
日本朋友的热情要求下,他全神贯注地泼墨作字,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突然,有个
日本右翼组织“英灵奉赞会”的头目高喊:“请于先生写英灵乃升天之龙。”第一声,于植元未予理睬;第二声,于植元瞪了他一眼,仍未回应;接着,那人又喊了第三声。这时,于植元迅速铺好一张宣纸,愤然疾书八个大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场肃然以对。翌日,
日本媒体爆出评论,称赞于植元:不仅是非凡的学者、
教育家、
书法家,而且具有
外交家的风范。
1985年春,于植元率
大连市文化代表团又一次出访
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受到隆重的礼遇。在参观
奈良唐招提寺中国古代文化日本留学的唐代僧人弘法为例,在高度评价其名著《文镜秘府论》的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反馈、逆输现象作了深入阐述,用大量例证说明日本从中国学来汉字,又以汉字翻译许多欧美词汇,再逆向输入中国,成为
现代汉语中的重要部分。这种客观精辟的论述不仅使
日本学者耳目一新,更体现了
中国学者的文化视野和气度。
中日文化
关于中日文化关系史,于植元写出《
弘法大师与
中国书法》、《小仓城与黄檗文化》等论文,在中日关系史年会上宣读,得到与会
日本专家的肯定,并被日本学者收入关于弘法大师研究的论文集中。同年秋,
日本安田海上火灾保险公司董事长后藤康男慕名到
大连拜访于植元,并带来一封政界要人的信函,请为时任日本大藏相的
竹下登写一条幅。于植元对
竹下登的为人、政治态度略有所知,遂书写
郑板桥潇湘竹下登正准备竞选首相,得到条幅后非常高兴,特意挂在府中醒目的地方。其后,又派自己的学生中川赶赴
大连龙门竹下登果然荣任首相,
日本各新闻媒体遂对此插曲作了迅捷披露和详尽渲染。
中国学者
于植元以一个
中国学者的身份,20多年间先后访日50余次,与
竹下登、
中曾根康弘等12位
日本首相日本日本一家公司在
大连市开办合资企业,日方签定合同的条件中有一条为:日方向大连市赠送一套贵重物品,大连回赠一幅于植元的书法作品。1988年1月,
日本现代中国日本政府特赠送重五吨的日文原版图书,从日本空运到
大连以示答谢。后来,于植元怀着对故乡特殊感情,将这些图书全部捐赠给家乡。
出版图书
荣誉成就
于植元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上,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辽宁省暨
大连市优秀专家、
曾宪梓全国师范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
于植元刻苦勤勉、治学严谨,精通
中国古代史、
古代汉语、
中国文学史;对明清小说、
满族文学、文物鉴定、中医中药等也广泛涉猎;对中日关系史研究精深独到;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尤以行书见长。早期曾发表过小说、诗歌和散文;解放后在
大连任教期间,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如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中年以后致力古代文学研究及现代文学评论。先后发表过《论后西游记》、《
林兰香论》、《满族的政治家和诗人》、《论宋代几位女词人》、《岳飞的诗问》等,校订出版了明清小说《后西游记》、《林兰香》,收入《明清小说选刊》丛书。其专著《英和与奎照》,因列入
满族文学研究丛书的首部而受到重视。
晚年成就
于植元晚年,曾身兼全国高校古汉语研究会会长、
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顾问、
大连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
日本中日友好文化经济技术协会全国总会顾问等国内外学术及社会团体职务90余个。先后被
英国剑桥世界人物传记中心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
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其
终身成就奖,并聘其为海外分部顾问。
回忆录
转瞬之间,于植元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数年了。于先生的离去,我深感悲痛,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博而亦精的大家风范和高风亮节,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浮现。
六十年代初期,我参加工作不久,就听说于植元先生的大名了。那时只是听说而已。1977年我调到市革委会文教办工作以后,对于先生的了解逐渐多了。但由于工作分工和职责范围等关系,我与于先生直接联系的机会还是有限的,可有几件事我无法忘却。
听于先生的一次讲座
1977年冬(也许是1978年春)的一天,我在市革委会(现市政府)礼堂,听了一堂于先生关于机关文字工作规范化问题的讲座。记得他首先谈了机关文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严肃性,进而谈了机关文字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时正值“
四人帮”倒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工作全面展开之时。但由于“十年动乱”灾难性的影响,“破旧立新”极左思潮、无序行为不时地显现于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反映在机关文字工作上就是仍有一些“假大空”不实事求是、“穿靴子戴帽子”的“左八股”现象,对此于先生举了不少例子。他强调各级机关行文必须求真务实,一是一、二是二,不可含糊;用词造句必须切入事物的本质和客观的真实存在,不可凭空想象、艺术加工;行文格式乃至标点符号都要按规定实施规范化。他还不时地板书一些易被错用的字词,并引经据典,诠释辨正。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不难发现他宽广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博闻强记的自身天赋。我听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先生送我一幅字
1985年冬,我在市委文教部任秘书。有一天,干部处的部分同志去看望于植元先生,回来时转交了一幅先生送我的墨宝。我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展开一看:
看完后,既为于先生炉火纯青、风神自如的书法艺术所陶醉,又为其选录的“名句”有些不解,以至于脸热心蹦,暗想“这是否在折杀羞辱我呢……”我反复吟读、琢磨了好几天,并请教了几位老同志才翻然醒悟,原来,这是鲁迅对荷花
高洁品质的赞美(可谁也不晓得这诗的出处)。这使我更为于先生对我的良苦用心和真情厚意所感动,并为自己的虚荣和傲慢心理而愧疚。从此,我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念念不忘这句名言。我将这幅字视为珍宝,精心装裱,挂在墙壁上,一抬头便能瞧见,连挂了七、八年,颜色变旧了,怕受损,才取下来收藏在
箱子里。我真后悔当初未能当面求教于先生关于此名句的出处。前不久我请教了几位谙练古代文学和诗词的老同志以考其出处,得到的却都是“说不清楚”。最后请《咬咬〈咬文嚼字〉》、《鸡蛋里挑骨头——给三大报寻个错》的作者蔡维蕃同志帮忙,他从网上才查出,这一名句是鲁迅1900年写的《莲蓬人》七律中的两句。原诗为“芰裳荇带处仙乡,
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
濂溪称净值,莫随残叶堕寒塘。”于先生送我的这幅字意在要求和告诫当时尚属年轻的我,要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才能做一个始终保持其象荷莲般纯真的品格和风骨、“莫随残叶堕寒塘”的人。想起来,先生对我的真情忠告和精诚教诲,令我在人生的行程中有了警钟和指南,为此我今生念念不忘。
于先生对图书馆建设极为关注
1988年7月下旬,我调到市政协文教法制委员会(后为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工作。于植元先生是市政协第七、八届常委,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是出了大力的。于先生还兼任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的领导工作,文史委组织的分量较重、影响较大的活动,他必定参加。而且,于先生除了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外,社会活动也颇为繁博。因此,我委组织的活动,他是力不从心,难能脱身参与。但涉及关于国计民生等重大课题,他也会设法尽力参与。例如,1994年3月,市图书馆因经费严重拮据,困难重重,请市政协帮助解决燃眉之急。考虑到图书馆是我市精神文明和文化教育的窗口的重要地位,而且解决其困难的难度可能很大,因此在组织视察人选上,我们确也下了一番功夫,除了请政协领导外,主要请部分文教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就有于植元常委?还有已退休的原市教委领导、市政协委员刘长恒先生等。原以为,于先生很难参与,实则不然,他听说是解决图书馆的困难,就欣然答应参加这一活动。于是1994年3月底,我们及时地组织了对市图书馆的视察活动。视察后,根据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以市政协名义建议市委、市政府要重视和加强
大连图书馆建设,市政府领导同志应亲自过问图书馆事业,尽快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于植元常委和刘长恒先生还亲自写了书面材料,强调“一个城市图书馆藏书量多少及规模、建设情况,是这个城市
文明与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以及
大连图书馆在国内外的重要影响,指出保护和发展图书馆“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大连和
中国有益的大事,也是对世界文化具有贡献的千秋事业”,列举了大连图书馆由于经费问题,馆藏中许多珍贵古籍保护面临极端困境,即使微摄保护也无条件,有些书刊无法再续订,新书无钱购进,设备落后或短缺等等困难,建议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我们将这两份文字材料都打印上报了市委、市政府。我们还组织了包括于植元常委在内的九名委员提出《
大连图书馆购书经费严重不足急需补充》的提案,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两位主管副市长亲赴图书馆了解情况。最后,市政府决定一次增加购书经费60万元,比1993年增长78%,另拨古籍保护费10万元,对出台的各项政策增加的经费也给予保证。在帮助解决市图书馆困难的问题上,于先生所起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于先生同何南史谈史论艺
1994年9月6日上午,市政协组织了一次有我市文化名人于植元及
王多闻、
王黎等先生参加的同何南史先生会面与学术交流活动。何南史本名叫何 ,是
于右任先生生前惟一私人秘书、
世界诗人大会会长。据说此人六、七岁时就会作诗填词,人称“神童”,是
中国台湾著名的文化名人和诗词大家。
活动开始时,主要由于植元先生与何南史先生交谈。两位名人在实属学术交流中谈史说诗、知人论世,所涉猎的大都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人物身世、学术造诣、事业功绩,以及一些历史典故等。交谈中,于先生是老成练达、侃侃而谈、无所不知、颇有见地,令何南史先生无出其右、肃然起敬,大有忽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意。后二人又挥毫泼墨,现场赋诗作联。当于先生不假思索、提笔书就一幅字联后,何南史先生大为惊讶,赞不绝口,称于先生书艺高超,是“大家”、“妙笔”。他大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之心,一再地为本人、妻子、儿女及亲朋求字,于先生连书了七、八幅字相送,何先生连连称谢。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真是
大开眼界,为两位名人,尤其是于植元先生的非凡表现深感骄傲和自豪。
如果将于先生的为学、为人和一生中所积累的功业比作一片大海的话,那么,我忆起的几件事只是这片大海中的一滴水,但透过这一滴水,难道不可以折射出大海的深沉、博大、宽广和澎湃吗?
于先生走了。我很想念他。我本不擅写诗,但还是费了好大的劲儿写了一首连自己都很不满意更不满足的所谓律诗,权作对于先生的纪念。我相信,于先生若泉下有知,是不会笑话的:
英姿傲骨似苍松,壮志将成离去匆。
满腹经纶真谏士,五车学富好教翁。
椽毫挥斥乾坤美,卓论浇滋桃李红。
大海滔滔哭巨擘,滨城千载念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