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
藜芦科重楼属植物
滇重楼(学名: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Mzt.)是藜芦科重楼属植物,茎高20~30厘米,常带紫红色,基部有膜质叶鞘抱茎。叶片厚纸质,披针形、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花梗从茎顶抽出,顶生一花,萼片披针形或长卵形,花被片线形而略显披针形,花丝比花药短;花期6~7月,果期9~10月。因重楼属植物轮生叶为7片,其轮生叶顶着生黄绿色花一朵,故有别名“七叶一枝花”。
植物学史
因重楼属植物轮生叶为7片,其轮生叶顶着生黄绿色花一朵,故有别名“七叶一枝花”。
形态特征
植株高35~100厘米,无毛;根状茎粗厚,直径达1~2.5厘米,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节和许多须根。通常带紫红色,直径(0.8~)1~1.5厘米,基部有灰白色干膜质的鞘1~3枚。叶(6~)8~10(~12)枚,厚纸质、披针形、卵状矩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叶柄长0.5~2厘米。
外轮花被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4.5厘米,内轮花被片6~8(12)枚,条形,中部以上宽达3~6毫米,长为外轮的1/2或近等长;雄蕊(8~)10~12枚,花药长1~1.5厘米,花丝极短,药隔突出部分长约1~2(~3)毫米;子房球形,花柱粗短,上端具5~6(10)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厘米,3~6瓣裂开。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滇重楼喜凉爽、阴湿环境。大部分生长在荫蔽好,潮湿的林荫地下和杂草从生的山沟里。滇重楼顶芽萌芽最适宜温度在18~20℃之间,需20℃以上才会出苗,地上植株继续生长需16~20℃,地下部根茎生长则为14~18℃。适宜生长在海拔2000~3000米的林下荫蔽处,光照较强会使叶片枯萎,其最适合在海拔为2300~2700米、气候凉爽、雨量适当的地方生长。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红壤土中生长良好,粘重易积水和易板结的土壤不宜生长。
分布范围
滇重楼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海拔为1400米~3100米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或灌木丛等地。
繁殖方法
滇重楼繁殖方法一般多为根茎繁殖或种子繁殖。
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很低,因为其种子有“二次休眠”的生理特性,种子繁育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种子采摘后除去外壳,将所采种子置于纱布中,在流水中搓去果皮,洗净,稍晾干后,将种子装入网袋,覆盖一层砂子(或土)储藏于室内进行催芽处理。同时用种子重量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匀,装入催苗框中,置于室内,催芽温度保持在18~22℃,每天检查1次,保持砂子(或土)湿度在30~40%之间(用手抓一把砂子紧握能成团,松开后即散开为宜)。待重楼种子长出新根时播种于苗床,按2500粒/平方米撒播于温室或者大棚内苗床上,苗床宽1.2米,高20厘米,沟宽30厘米,并进行管理,到第2年的6~7月进行间苗,陆续将生长健壮的大苗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假植于露地苗床上,浇足定根水,成活后,来年(第3年)按15厘米×15厘米株行距进行移栽,一般在10月中旬和11月上旬较为理想,因此时移栽的滇重楼根系生长较快,花叶等器官在芽鞘内发育完全,出苗后生长旺盛。
带顶芽的切块,秋季采收时,挖起地下根茎,选择有芽的根芽3~6厘米作种,按15厘米×20厘米株行距移栽进行定植。移栽后覆盖松毛或腐殖土保湿,保持荫蔽环境。移栽时间宜在春季、地上茎倒伏后、根茎休眠时进行,移栽过程中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不受损伤,栽18000~22000株/亩。
栽培技术
间苗补苗:5月中、下旬对直播地进行间苗,同时查塘补缺。间苗前要先浇水,用木撬取苗,补苗时浇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证全苗和足够的密度。
中耕除草:滇重楼要求土壤疏松。地上部分长势较弱,要特意松土除草。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结,要及时排水、防涝,要勤中耕、浅松土,随时注意清除杂草。
遮荫:滇重楼喜荫蔽、惧强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荫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阳网;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插树枝遮荫的办法。还可试行间、套玉米遮荫,但要注意密度和间、套方式。
追肥培土:滇重楼通常有上面开花、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长最快。必须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亩用牛羊厩粪或土杂肥2000~3000千克,加普钙20~30千克,追于根部后结合清沟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须松散,保持墒面、沟底无积水。
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春季萌动前,即3月以前均可收获。重楼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还是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开片,片厚2~3毫米,晒干即可。阴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干,以免糊化显胶质。以滇重楼种子栽种的五年收获块茎入药,块茎繁殖的三年后采收块茎入药。
病虫防治
危害症状: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
防治措施: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发病初期喷洒596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或50%托布津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任选1种效果均好。
危害症状:此病苗床期多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
防治措施: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移栽前苗床喷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作为“送嫁药”;剔除病苗;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塘,或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危害症状:以成虫(炒豆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根茎,影响重楼生长。
防治措施:晚间火把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整地作墒时,每亩撒施596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
主要价值
滇重楼是云南白药、宫血宁等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材料。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痈、咽肿喉痹、蛇虫咬伤、跌打肿痛、肝热抽搐等症。
保护现状
滇重楼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NT)。
参考资料
宽瓣重楼.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9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