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二倍体细胞
狂犬病疫苗(HDCV)为美国Wistar研究所首创,将
固定毒株(PV,PM和HEP等)在人二倍体
细胞株 WI-38(第一个人
二倍体细胞株)适应传代培养,随后法国Merieux研究所改用胎儿肺细胞株MRC-5培养
病毒,以此为
基础生产的狂犬病HDCV于1974年12月在法国被批准应用;紧接着,该疫苗也在1980年6月在美国上市。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用细胞作为病毒培养基质制备的狂犬病疫苗逐渐取代了神经组织和禽胚疫苗,其中细胞培养基质主要有
动物细胞(包括原代
地鼠肾细胞、
鸡胚细胞及
传代Vero细胞)和人
二倍体细胞。
HDCV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
狂犬病预防和免疫的看法,HDCV的治疗效果在
伊朗的一次实际应用中也得到充分肯定。1976年Bahmanyar对45名被证实为狂犬病的狼和狗的严重咬伤者,注射
抗血清(40IU/kg)的同时再注射一剂HDCV,并在以后的3、7、14、30天分别各注射一针HDCV,并在第90天注射一剂加强针。这些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一般在咬伤后3天,有的迟至14天,2年后随访这些人全部得到保护。这说明HDCV对于暴露后治疗有着显著的免疫保护效果。32年后对这45名幸存者中的26人进行随访发现,这26人体内
中和抗体水平在0.3 IU/ml ~ 2.69IU/ml之间,其中有9人自从治愈后再无
加强注射,在2007年对其进行
加强免疫注射后检测出其体内中和抗体水平在2.6 IU/ml ~ 20 IU/ml 之间,说明了HDCV的免疫
持久性,在32年之后仍有
免疫记忆反应。在临床应用方面,很多研究表明HDCV有着很好的安全性,不论在
体液免疫还是细胞介导的
免疫应答中都能产生迅速和有效的免疫保护。
HDCV也有着相对明显较好的效果。HDCV在接种后中和抗体产生速度快。1997年,Vodopija等分别用HDCV、PCECV、PDEV和PVRV四种疫苗对44名志愿者进行随机接种,在完成全程免疫后2周(接种第35天),显示HDCV比其他三种疫苗有显著较佳的疫苗抗体反应,其他三种疫苗之间差异不明显;而在第1100天进行加强免疫时亦发现HDCV在抗体应答动力学对比中比其他三种疫苗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
作为第一个纯化浓缩无
佐剂的狂犬病
冻干疫苗,HDCV自1974年上市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
注射剂量超过600万,调查显示很少发生
严重不良反应,且无死亡病例。有一定的
局部反应,比较轻,占10%-15%,而
全身反应症状为头痛发热疲倦,比例约占3%-5%。同时HDCV接种引起的
神经系统反应非常少,由之引起的神经系统
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500000。HDCV安全性好,具有很好的
免疫原性,同其他狂犬病疫苗相比,接种后副作用极少发生,因此被
WHO推荐为评价任何一种
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标准疫苗。在应用方面,由于HDCV细胞培养技术难度较大,HDCV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
发达国家,比如在美国,HDCV是
FDA批准于预防人狂犬病的两种疫苗之一(另一种是鸡胚
细胞基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