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雷尔·帕特南生于
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今名丹弗斯)。他受的正规教育很少,约在1740年迁居
康涅狄格州的庞弗里特,后成为富有的农场主,他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
七年战争的一个分支)中以一直从军,1758年3月已是少校的他在泰孔德罗加堡进攻战中被印度安人俘虏,被一位法国军官干预才免于一死,后在交换俘虏时获释。1759年夏天晋升陆军中校,带领一团人重占此地。1760年参加进攻蒙特利尔,1762年带队围攻哈瓦那,并将雪茄种子带回家乡,1764年解除了印第安人对底特律长达8个月的围攻,后退归农场,参加“自由之子”运动。1773年领导了对密西西比河上游的探险,这时,由于多次边疆历险,他已赢得勇武过人的名声。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他在大陆军中任少将。在1775年6月围攻波士顿的
邦克山战役中战功卓著。相传他告诉士兵“看见敌人的白眼球后,你们再射击。”但在1776年指挥的
长岛战役中,他的布鲁克林师却被击败。1777年5月,他负责防守哈德孙高地的防线,包括蒙哥马利堡和克林顿堡,但他不久就被
亨利·克林顿爵士击败,弃守这些要塞,而由英军占领,他因此遭受法庭审问,但法庭却宣布他无罪。1779年12月后患中风症以后,退出了现役。
乔治·华盛顿原来对帕特南担任大陆军统帅寄予厚望,因他有曾与印第安人作战和当团长时近乎传奇的功绩,但他作为战术家显然令人失望,在统帅大军时,他不能计划和协调作战,对华盛顿命令的迟缓执行更削弱了他在战场上的战斗力,虽然勇敢、自信、精力充沛,但从没未能表现出与其名声相符的将才,1777年以后,华盛顿被迫不再把重要的指挥权交给他。其堂弟鲁弗斯·帕特南(1738~1824)也是革命军将领。1788年主管建设了俄亥俄州第一个白人定居点玛丽埃塔。
在法国印第安战争期间,一位英国
少将向普特南提出决斗。普特南知道对方的实力和经验,如真干起来,自己取胜的机会很小。于是他邀请这位英国少将到他的帐篷里采用另一种决斗方式。两个人都坐在一个很小的炸药桶上,每个炸药桶里都有根烧得很慢的导火线,谁先移动身体就算输。在导火线燃烧时,英国少将显得极度不安,而普特南则悠然地抽着烟斗。看到旁观者都纷纷走出帐篷,少将再也坚持不住,从小桶上跳了起来,承认自己输了。这时,普特南才对他说:“这桶里装满了洋葱,不是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