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建筑
建筑形式
伊斯兰建筑(阿拉伯语:عمارة إسلامية‎),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涵盖了从伊斯兰教兴起至21世纪在穆斯林地区和伊斯兰文化圈内形成的各种建筑风格与样式。伊斯兰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清真寺、陵墓、宫殿、要塞、学校和各类文化设施,其风格影响并带动了伊斯兰文化圈内各种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建造。
基本概况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兴起于阿拉伯半岛,随之由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工匠传入中国内地,其建筑艺术主要影响了维吾尔建筑和回族建筑两种。
公元十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后,在维吾尔人和哈萨克人中得以广泛传播。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维吾尔伊斯兰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圣徒陵墓和经堂,其造型方式与中原汉族建筑迥然相异。维吾尔清真寺几乎每村都有,其布局自由,特色鲜明,礼拜殿必须座西朝东,以利信徒在面向礼拜殿后墙圣龛祈祷时,朝向阿拉伯麦加克尔白。维吾尔人的圣徒陵墓称为“麻札”(意为坟冢),一般埋葬对伊斯兰作出贡献的人。
公元十四世纪元、明之交,一些唐、宋以来来自中亚和阿拉伯的商人与兵士在与中国其他民族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回回民族在保持伊斯兰信仰德同时,其礼拜寺(又称清真寺)则采取了汉式佛寺建筑式样,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寺内建筑组成包括礼拜殿、浴室、经学教室、教长室和宣礼塔等,这与佛寺道观完全不同;汉式佛寺大殿一般是坐北向南,而清真寺礼拜殿则座西向东;礼拜殿面积要求较大,普遍采取将两三座汉式屋顶平行串连在一起的方式解决;装饰图案大多由阿拉伯经文、植物纹和几何纹构成。
组成结构
伊万(Iwan)
伊万(波斯语ايوان,源自巴列维语的Bān。意为房子)是指圆顶的大厅或场所,三面墙,另外一面完全开放。
伊万是波斯萨珊王朝建筑的一个标志,后来才被引入到伊斯兰建筑中。在塞尔柱帝国时期,这种引入达到顶峰同时伊万也成了伊斯兰建筑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典型的伊万对着中间的庭院,并被广泛用于公共建筑和住宅。
伊万清真寺以圆顶的房间和伊万而闻名,在伊万清真寺,有一个或多个伊万对着作为礼拜厅的庭院。这种风格是从伊斯兰教前的蒙昧时期波斯建筑中所借用来的,并在伊朗几乎只用于清真寺。一些伊万建筑被用到琐罗亚斯德教的火神庙中,而庭院往往用来存放圣火。伊朗清真寺已经不再修建伊万。
庭院(Sahn)
在阿拉伯世界,几乎每个清真寺和每栋传统住宅都会有一个叫做en:sahn(阿拉伯语صحن)的庭院。庭院的四周环绕着房间或是拱廊。庭院的中央经常都会有个天井,称为en:howz。
清真寺里的sahn是用来进行洗礼的地方,而传统住宅和私人庭院的sahn则是为了美观及夏季降温。
花园
古兰经用花园来比作天堂。同时伊斯兰文化对花园设计也起了很重要的影响。
为一个常常可以在清真寺及穆斯林房屋墙壁的装饰上看到的伊斯兰艺术的元素,阿拉伯式花纹通过对几何图案的重复形成了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往往是植物和各种图形,有时候也有动物(特别是鸟类)。他们根据伊斯兰的世界观来决定用什么图案以及怎么用。对穆斯林而言,这些图案放在一起组成了无限的风格并超越了肉眼见到的物质世界。他们将无限进行了符号化,并将唯一的神安拉所创造的大自然去中心化。另外,伊斯兰的阿拉伯式花纹艺术家也传递准确的精神性,而不是基督教艺术的象征化。阿拉伯式花纹在穆斯林世界广泛用于清真寺和建筑,同时也是用漂亮、美观、反复的伊斯兰艺术来进行装饰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取代了人类和动物图片的使用(伊斯兰教禁止)。
书法
阿拉伯书法同几何化的伊斯兰艺术(阿拉伯式花纹)相结合并绘于清真寺的墙壁及天花板以及纸上。伊斯兰世界的现代艺术家也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了书法的历史遗产来进行题字或抽象化。
穆斯林书法是精神概念的可视化表达。书法为伊斯兰信仰的不同语言之间提供了链接,可以说是伊斯兰艺术最高尚的形式。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在阿拉伯语言以及阿拉伯书法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伊斯兰书法仍用于书写古兰经的格言或整段文字。
典型特征
伊斯兰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既不是它们没有遮蔽的地点,也不是它们的建筑风格,而是其倾向于隐藏在高墙后面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室内的安排上。但是伊斯兰建筑在早期发展阶段表现出一种传统性。伊斯兰建筑不可避免地发展出地区性的差异,它们融和叙利亚、波斯和撒马尔罕的韵味,也融和了麦加和麦地那的风格。但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建筑可单独说明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如同其宗教仪式一样,是直接从信徒的日常生活而来;它是一种绿洲建筑。
对于伊斯兰建筑的常见象征包括:通过反复使用万能的主题来表现安拉万能的概念。由于安拉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人和动物很少在装饰艺术中出现。叶子是常见的纹饰,但由于同样的原因样式都较典型或简单。
建筑内部的古兰经经文常使用阿拉伯书法书写。由于美丽的景观往往都在从外面(街道)看不到的内部(庭院和房屋),伊斯兰建筑也被称为“面纱建筑”。另外,像大圆顶、高耸的叫拜楼及大的庭院之类的夸张手法也被用于表达无穷的威力。
建筑共性
建筑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建筑艺术伊斯兰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因而,伊斯兰建筑风格这一视角有助于加深了解伊斯兰文明。伊斯兰建筑由于地区和年代的不同而形式各异,觅其共性是比较困难的,可是下述各项是较为明显的。
变化丰富的外观:欧洲古典式建筑虽端庄方正但缺少变化的妙趣;哥特式建筑虽峻峭雄健,但韵味不足。而伊斯兰建筑则奇想纵横,庄重而富变化,雄健而不失雅致。
宣塔:是清真寺常有的建筑,用以召唤信众礼拜,最早期的伊斯兰清真寺中并无此建筑,约在先知穆罕默得去世80年前后才得以出现。
穹隆: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但几乎都以穹隆而闻名,和欧洲的穹隆相比,其风貌、情趣完全不同。欧洲建筑的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样,虽精致但乏缺韵味。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却韵味十足。
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的形式,一般是尖拱、马蹄拱或是多叶拱。亦有正半圆拱、圆弧拱,仅在不重要的部分使用。
纹样: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之冠。建筑及其它工艺中供欣赏用的纹样,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脱胎换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
说到几何纹样,那是断然独创的东西,由于无始无终的折线组合,转瞬间即现出了无限变化,与几何纹和花纹结合更构成了特殊的形态。并且以一个纹样为单位,反复连续使用即构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样。
另外还有文字纹样,即由阿拉伯文字图案化而构成的装饰性纹样,用在建筑的某一部分上,多是古兰经的句节。
知识信仰
伊斯兰建筑很多都表现出穆斯林对知识和信仰的热忱。在伊斯兰早期,椰枣树的树顶既是呼唤穆斯林兄弟礼拜的登高点,也是观察异教徒发起进攻的瞭望塔。后来即形成了椰枣树状的电信塔。在沙特阿拉伯,书的形状被选做大学大门的基本图案,图案由两本书构成,代表着知识和信仰。它们被安排得如此之紧密,显示了信仰和知识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阿拉伯人常常将美丽的阿拉伯语书法《古兰经》写在书的封面上。
凯塔布清真寺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根据一种五边形的刺激神经的仪器设计的。后来的方案则是从《古兰经》经书的形式得到启发而设计的。清真寺的五面,每一面都是一本打开的有装订线的书,写有不同书法的“索勒尔”(《古兰》的一章);宣礼塔被设置在书的装订线交汇之处。撒马尔罕城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广场的书架型喷泉与《古兰经》的书架极其相似。
穆斯林通过每日五次礼拜来来净化心灵,坚定对安拉的信仰,恢复对真理追求的信念。洁净和卫生是最基本的,也是保持健康身体的最重要的手段。穆斯林礼拜之前必须沐浴净身,因此穆斯林家庭和清真寺必须设有沐浴室。土耳其式浴室是伊斯兰沐浴室的典范。
在穆斯林地区,无数壮观的清真寺宣礼塔与其说它们是用以召唤人们礼拜的,不如说是信仰力量的最好表达。清真寺宣礼塔往往很高,有一两个突出的阳台,那是宣礼员所站立的地方,以召唤穆斯林去做礼拜。宣礼塔最初是矮墙,方形的石塔。后来,一种通用的塔被设计出来,其底层是方形的,第二层变成多边形,后又成为圆柱体的塔身,在形式上冠以浮圆顶或锥形顶。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宣礼塔的高度就已超过70米。伊斯兰建筑家拥有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即使是最宏大的清真寺工程,也总是在短得惊人的时间内完成。穆斯林建筑师常为他们的建筑速度而骄傲。
建筑样式
伊斯兰建筑样式在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后不久,就在罗马、埃及、拜占庭及波斯/萨珊等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成形。
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可能始于公元691年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的完成。它有很丰富的圆顶并使用了风格化的重复装饰花纹,即阿拉伯式花纹)。
伊拉克的萨迈拉大清真寺完成于公元847年,这个建筑在叫拜楼的基础上结合了多柱式建筑(hypostyle)。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也对伊斯兰教建筑产生过影响。当奥斯曼从拜占庭手中夺得这座城市后,他们将巴西利卡元素添加到了清真寺(现在的博物馆),并将拜占庭式建筑的元素融合到他们自己的建筑中(如,圆顶)。圣索非亚大教堂现在也是很多奥斯曼清真寺的典范,如Shehzade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以及鲁斯坦帕夏清真寺等。
令人注意的是,伊斯兰教建筑的母题(motif)总是围绕着重复、辐射、节律和有韵律的花纹。从这个角度看,分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在清真寺和宫殿。母题包含的其它重要细节包括高柱、墩柱和拱门,并轮流交织在壁龛和柱廊。圆顶在伊斯兰教建筑中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使用横跨了几个世纪。圆顶首次出现在691年圆顶清真寺的建筑上,并在17世纪的泰姬陵再次出现。19世纪,伊斯兰圆顶被融合到西方的建筑中。
波斯建筑
波斯是伊斯兰教诞生后第一次传播的地区之一。公元7世纪,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东岸是波斯的首都。因此这附近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不只是借用,而是直接采用了没落的波斯帝国的建筑传统和方法。
伊斯兰教建筑大量借用了波斯建筑的方法,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波斯建筑的扩展和进一步进化。
一些城市如巴格达,是以波斯的Firouzabad为范例来建设的。事实上,现在认为曼苏尔雇佣来设计这座城市的两个设计师Naubakht(نوبخت)和Mashallah(ماشاء‌الله)分别曾是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教徒和来自伊朗呼罗珊的犹太人。
波斯风格的清真寺主要风格有锥形的砖柱、大的拱廊以及大量砖头堆成的拱门。在南亚,采用了印度建筑的风格,但在后期被波斯风格所取代。
突厥(帖木儿)建筑
帖木儿建筑使伊斯兰艺术在中亚达到顶峰。由帖木儿及其继任者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建起的庄严壮观的建筑帮助了印度的伊儿汗艺术学校影响的传播,也因此带来了著名的莫卧儿建筑学校。帖木儿建筑始于现哈萨克斯坦的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并终于撒马尔罕的古尔·艾米尔陵。这种建筑样式源自波斯建筑。轴对称是所有主要帖木儿建筑的特别,特别是马什哈德的Shah-e Zendah和麦什德的Gowhar Shad。由大量不同的形状组成了双圆顶,并在外面布满明亮的颜色。
法蒂玛建筑
在建筑上,法蒂玛继承了图伦王朝的技术并使用了相似的工具,但他们也发展了一些自己的东西。在开罗,他们的第一个公共清真寺是爱资哈尔清真寺(意为“光明”)。这个清真寺和邻近的高等学府(艾资哈尔大学)一起都是随着这座城市(969–973)建立起来的,并成了伊斯玛仪什叶派的精神中心。
阿尔哈金清真寺The Mosque of al-Hakim (r. 996–1013)是法蒂玛建筑和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典范,在法蒂玛的仪式和游行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强调了法蒂玛哈里发的宗教和政治地位。除了精美的墓碑外,其它存世的法蒂玛建筑还包括阿克马尔清真寺the Mosque of al-Aqmar(1125)以及强权的法蒂玛埃米尔及维齐巴德·加马里Badr al-Jamali(r. 1073–1094)委托建造的开罗城墙征服门与凯旋门。
开罗的阿尔哈金清真寺(990-1012)由Al-Jame-al-Aqmar建于1125年并由Syedna Mohammed Burhanuddin医生(Dawoodi Bohra社区的首领)进行整修。埃及加上了其法蒂玛哲学及符号使建筑重新焕发生命。
马木留克建筑
马木留克(公元1250-1517)统治期间代表了伊斯兰艺术的繁荣,在老开罗就尤为明显。奋锐党对建筑和艺术方面的贡献也十分慷慨。在马木留克下的贸易和农业都十分繁荣,而首都开罗则成为近东地区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及艺术和思维的中心。用伊本·赫勒敦的话来讲,这也让有着华丽圆顶、庭院和叫拜楼不断剧增的开罗成为“宇宙的中心和世界的花园(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garden of the world)”。
马木留克在他们的建筑上应用了明暗对照法和斑驳的光效。
由于存在不同的朝代,马木留克历史分为两个时期:来自俄罗斯南部钦察土耳其的巴哈里·马木留克Bahri Mamluks(1250–1382),以他们在尼罗河的兵营所在地进行命名和来自高加索切尔卡西亚的布尔吉·马木留克Burji Mamluks(1382–1517)。
巴哈里的统治标志着马木留克艺术和建筑的开端。马木留克的装饰艺术——特别是搪瓷和镀金玻璃、镶饰的金属制品、木制品和织物——在整个地中海地区及欧洲都得到盛赞,他们对当地的制造业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马木留克玻璃制品对威尼斯玻璃工业作出了独一无二的影响。
拜伯尔斯Baybars同盟及继任者卡拉恩Qala'un(r. 1280–1290)统治期间,出现了很多捐赠的公共建筑和宗教机构对伊斯兰学校madrasas、陵墓mausolea、叫拜楼minarets及医院进行修建。这些捐赠的建筑不仅保留了资助者的财富,也永久地记上了捐赠者的名字。这些也导致了家庭财产继承和没收相关的法律问题。除了卡拉恩的建筑,巴哈里苏丹的贡献还包括了纳绥尔·穆罕默德al-Nasir Muhammad(1295–1304)和哈桑Hasan(始于1356年)的宏大建筑。
布尔吉·马木留克延续了巴哈里时代建立的艺术传统。马木留克的织物和地毯在国际贸易中都深受表扬。在建筑上,捐赠建筑和一些宗教机构仍然很受欢迎。埃及早期布尔吉的主要贡献包括巴尔库克Barquq(r. 1382–99)、法拉吉Faraj(r. 1399–1412)、穆艾亚德·谢赫Mu’ayyad Shaykh(r. 1412–21)和巴尔斯拜Barsbay(r. 1422–38)的建筑。
在地中海东部的省份,一些人在伊朗和欧洲之间进行织物贸易并获利也使经济得到复苏。另外,麦加和麦地那市途中朝圣者的商业活动也十分明显。同时,一些大的仓库也被建立以满足猛增的贸易数量,如汗·卡迪Khan al-Qadi(1441)。这一地区其它的公共机构还包括Aqbugha al-Utrush(阿勒坡Aleppo, 1399–1410)和Sabun(大马士革Damascus, 1464)以及Madrasa Jaqmaqiyya(大马士革Damascus, 1421)的清真寺。
15世纪后半期,在Qa'itbay(r. 1468–96)鼓励政策之下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后期的马木留克苏丹领导下发展到顶峰。在他的统治下,麦加圣地和麦地那市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在主要城市,很多商业建筑、宗教机构和桥梁得到捐赠。在开罗,北方墓园Northern Cemetery(1472–74)时Qa'itbay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并得到人们的称颂。
到了最后一任马木留克苏丹Qansuh al-Ghawri(r. 1501–17)时,建筑也仍在继续发展。Qansuh al-Ghawri的主要贡献是他自己的建筑(1503–5)。但是其建筑方法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财政。虽然马木留克王国很快被合并到奥斯曼帝国(1517),马木留克的视觉文化仍继续影响着奥斯曼和其它伊斯兰教艺术传统。
摩尔式建筑
公元785年开始建设的科尔多瓦清真寺标志着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参见摩尔人)伊斯兰教建筑的开始。这个清真寺以其引人注目的内部拱门而闻名。摩尔式建筑在格拉纳达巨大的宫殿/城堡阿尔罕布拉宫的建筑时达到了顶峰,阿尔罕布拉宫用红色、蓝色和金色构造出了开放和活泼的内部装饰。墙面装饰了样式丰富的植物图案、阿拉伯文碑铭和阿拉伯式花纹作品,并贴有釉面砖。摩尔式建筑根源于阿拉伯建筑传统的建立,而设计而建立于约公元660年累范特的倭马亚王朝的第一个哈里发时期。当时的首都大马士革很好地保存了一些精美的阿拉伯伊斯兰建筑的设计和图案的例子,包括典型大马士革房屋、房屋中间有一个喷泉的开放空间的卡门。即使在收复失地运动完成后,伊斯兰教建筑仍然长期影响着西班牙建筑。特别是,中世纪西班牙使用的穆德哈尔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伊斯兰设计的影响。摩尔式建筑长期影响西班牙建筑的一个最佳例子是Alcázar of Seville。
印度伊斯兰(莫卧儿)建筑
另一个特别的风格是印度16世纪的莫卧儿帝国的建筑,这些建筑融合了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的建筑元素。1500年代莫卧儿的皇帝阿克巴在阿格拉西面26英里的地方建造了皇城法塔赫布尔·西格里Fatehpur Sikri。
莫卧儿建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648年完成的泰姬陵。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印度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死于第14次分娩的妻子姬蔓·芭奴。陵墓镶嵌了大量的贵重玉石并使用了大量的白色大理石,巨大的需要差点令整个帝国破产。泰姬陵完美地对称,而沙贾汗的石棺则放在主地板下的地下室中央。主结构西面是面向麦加的用红色砂石建成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完全对称也对整个建筑的对称进行了延伸和补充。另一个显示了莫卧儿建筑水平的是位于拉合尔的夏利马庭院Shalimar Gardens。
奥斯曼土耳其建筑
最多最大的清真寺都在土耳其,这些清真寺包含了来自拜占庭、波斯和叙利亚-阿拉伯的设计。土耳其建筑实现了自己的Cupola圆顶样式。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希南风格的大清真寺,如16世纪中叶的苏莱曼清真寺。在将近500年里,拜占庭建筑如圣索非亚大教堂成为了很多奥斯曼清真寺的典范,如Shehzade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和鲁斯坦帕夏清真寺。奥斯曼是此后伊斯兰地区的建筑最高成就。他们精通建筑大量的圆顶的巨大内部空间,并在内外部空间、光暗之间达到很好的和谐。伊斯兰教建筑中简单的建筑加上大量的装饰,被奥斯曼人赋于富有活力的词汇拱顶、圆顶、半圆顶和高柱。清真寺从一个有着阿拉伯花纹墙面的狭窄、黑暗的小房间变成了一个艺术与技术相平衡、高贵典雅的圣地。
非洲伊斯兰建筑
伊斯兰征服北非的过程见证了伊斯兰建筑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包括像开罗萨拉丁城堡Cairo Citadel在内的著名建筑。
马里的杰内清真寺对于伊斯兰建筑的常见象征包括:通过反复使用万能的主题来表现安拉万能的概念。由于安拉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人和动物很少在装饰艺术中出现。叶子是常见的纹饰,但由于同样的原因样式都较典型或简单。
Great Mosque of Djenné是苏丹-萨赫勒Sudano-Sahelian建筑风格一个很好的范例。从加纳帝国时代起,伊斯兰商人就在西部萨赫勒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昆比萨利赫Kumbi Saleh城市的国王区,当地居民住在圆顶的房屋里并围成一个很大的范围。商人住在一个有着12座漂亮清真寺的区域内(按阿布.阿卜杜拉.阿巴克里Abu Abdullahal-Bakri|al-bakri描述,有一座用于主麻拜)据说国王有很多行宫,其中有一个行宫有66英尺长,42英尺宽。这个行宫有七个房间,两层楼高,里面有楼梯,墙壁和卧室布满了雕塑和油画。萨赫勒的建筑是从杰内Djenné和廷巴克图Timbuktu开始发展的。廷巴克图的桑科雷清真寺Sankore是由木料基础进行的土
中国的伊斯兰建筑
中国的第一个清真寺于唐朝(公元7世纪)在西安兴建。现存西安大清真寺是明朝兴建的,这座清真寺并没有太多传统清真寺的风格。相反,它带有更多中国建筑的风格。在中国西部的一些清真寺更可能融合叫拜楼和圆顶的元素,而中国东部的清真寺则更多像塔一样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细节是重视对称美,从宫殿到清真寺都是这样。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例外是,花园的建筑却又需要尽可能不对称。像中国的卷轴画一样,花园的建筑原则是创造无限的流动,并让游园者能不受规则限制的进行观光。
中国的建筑可能会使用红色或灰色的砖,但木制结构最为常见。这种结构能更好地防止地震发生,但防火较差。典型的中国建筑屋顶是弧形的。和欧洲的柱式相比,中国对山墙的类型有严格的分类。
大多数清真寺都有特定的朝向,但中国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却是反映了当地建筑的特点。中国的清真寺以美观闻名,大多数和寺庙很像。但在中国西部,清真寺则更多中东风格,有高细的拜叫楼、弧形的拱门和圆顶形的屋顶。而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放则建造了自己的清真寺,将东西方的风格结合了起来。这些清真寺有着张开的佛教式屋顶,有围墙隔着的庭院,通过拱道进入后则是微型的圆顶和拜叫楼。制建筑,这和杰内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Djenné的风格很像。
建筑案例
克尔白天房
伊斯兰教的最高圣地——麦加的卡巴神龛,又称克尔白天房、卡巴天房,是一座立方体建筑,保存着伊斯兰教创教之前即已崇拜的黑色圣石,所有信徒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必须面对它的方向祈祷。其由麦加附近山区的花岗石为材料,建立在约25厘米高的大理石平台上。整个构造物的边长大约是:长12.62米,宽11.03米,高13.10米。建筑的四个角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致上和指南针显示的方向一样。
东南边的角称为“黑石角”(Rukn-al-Aswad),镶有一块黑色的陨石,一般即称之为“黑石”,是当年穆罕默德清除偶像后唯一得以保留的。
其余三个角分别称为“伊拉克角”(Rukn-al-Iraq)(东北)、“累范特角或称叙利亚角”(Rukn-al-Shami)(西北)和“也门角”(Rukn-al-Yemeni)(西南)。
阿克萨清真寺
耶路撒冷,公元710年 其坐落在一个光溜溜的白色台基上,深绿色树丛围绕四周,台基的一面是古城拥塞的住宅和隧道似的市集,另一面则是橄榄山高起的台地。
圆顶清真寺
耶路撒冷,公元688-692年 这座称为“岩石圆顶”的黄金色小圆顶清真寺,高耸于耶路撒冷的西侧城墙和整个城市淡黄棕色的开阔景观之上。从结构上来看是拜占庭式,其八角形的俯视平面是依据圣陵教会的圣陵神龛而来,双圈的柱列提供了一个外围的步廊,步廊上方是个浅斜顶,同时提供一个连续的表面以利装饰。
大马士革清真寺
公元706-715年大马士革大清真寺是保存最完整、最早期的清真寺,保存了其他一些属于清真寺发展阶段的典型的特征。另一方面,寺院窗格上镂空的石头图案,展现了后来成为伊斯兰建筑标准几何形细部。
西班牙清真寺
伊斯兰建筑最妙的部分在于那极度简明的配置和结构,竟产生各式各样的形体和装饰,其中许多部分都携带着未来的结构发展的种子。举例来说,清真寺的连拱廊一开始不过是为了提供采光及凉棚式屋顶的支撑,这一点使其创造者得以自由发明出多样化的拱圈形式:尖的、阶梯状的、圆形、马蹄形、三叶形、荷叶边形、葱形或者像颠倒的船龙骨形,或双边层级形——例如西班牙哥多华那种具有色彩斑驳的楔形拱石的拱圈。有鉴于圆形拱圈是单中心点,上述这些设计较复杂的拱圈可能有2个甚或3个中心。
阿罕布拉宫
阿罕布拉宫狮子厅,地点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公元1370年-1380年 14世纪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罕布拉宫予人梦幻洞穴的印象,使人惊奇又迷惑,精细的回纹浮雕和钟乳石使我们忘了它的平面规划相当简单,只是以精巧的院落串联起来的一系列亭阁单元。
德尔湖庭园
德尔湖,建造于公元1605-1627年 它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以优美的水渠和水池联系着彼此,并且作为此花园的视觉焦点,水边有黑色大理石凉亭,其周围有许多喷泉。
伊朗国王清真寺
贴壁砖的内部,伊斯法罕,公元1612-1638年,伊朗国王清真寺是一座皇家的清真寺,所有的清真寺都有其某些必要的特征,环绕在中庭三面的若非梁和木柱支撑的平屋顶,就是坐落在连拱廊上的和缓斜屋顶。
星期五清真寺
亚兹德,伊朗星期五清真寺,公元1324-1364年 12世纪的时候,为强调主要的入口通道,而将它做得大一点,并在它的周围以一个垂直的方形板围住,成为镶嵌流行的蓝、绿、金色马赛克砖片的极佳底面,这种做法源自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
苏莱曼清真寺
柯卡·锡南苏莱曼清真寺。公元1551-1558年 任何清真寺的中庭必定有水的供给,通常是一座位于中央的喷水池,供饮用以及净身。中庭入口的墙被巨大的穹窿门厅穿过,可能两侧各有宣礼塔或是只有一个宣礼塔位于中央,依各地区的模式而定。具有遮阳功能的连拱廊,深入地、典型地环绕在内部入口墙和中庭两个邻接的墙周围。
蓝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蓝清真寺,递升排列的圆顶,公元1606-1616年 构造物和流畅的装饰一起出现在屋顶的轮廊中。圆顶安置在重要的地方,像入口上面或是在麦加朝向壁龛之前的一些开间上面。清真寺、伊斯兰学院或宫殿的每一个开间都有自己的圆顶。
中国清真寺
清真寺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由于中国各地的建筑技术及材料的不同,因使用要求而引发建筑规模、附属建筑、工艺特点、地方风格的不同,结果产生了形式各异的清真寺建筑。从形制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回族建筑与维吾尔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
回族清真寺是吸收汉族传统建筑的技艺而发展形成的,也可以说是最具东方情调的伊斯兰教建筑。首先,它采用了汉族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原则,组合成封闭形的院落,并且有明确的轴线对称关系。如四川成都鼓楼街清真寺、天津大夥巷清真寺。其次,大量应用了中国特色小品建筑,如牌楼、影壁、砖门楼、屋宇式门房,甚至作为伊斯兰教的特色建筑邦克楼,亦做成亭阁式样。有些清真寺重复地应用上述小品建筑于总体布局中,更强调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如济宁东大寺在大殿前布置了四道门才达到主体建筑。再有,回族清真寺大殿的屋顶组合亦是一项有成就的艺术创造。由于一般礼拜殿的空间纵深很大,同时又要解决采光与防雨的问题,故回族礼拜殿多为组合式坡屋顶,多者达五座屋顶勾联相接。这种形制实例很多,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宁夏同心韦州大寺、宁夏石嘴山清真大寺、山东济宁西大寺等皆是。另外,清真寺为进一步强调屋顶的华美性,在组合屋顶之上再加上高峻的亭阁。如天津大夥巷清真寺的后殿部分并排设计了五座重檐方亭和六角亭亭阁比例瘦长,冲天挺拔之势异常显著,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中尖塔式邦克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回族清真寺的内檐应用了大量传统的汉族建筑的装修装饰手法,但又与伊斯兰文化相结合,开创出具有清新情调的民族新艺术。如北京牛街清真寺礼拜殿的隔断采用中亚形式的尖拱券及阿拉伯文字图案的券边,但券身上又布满红地沥粉贴金的缠枝西番莲图案,产生一种融合的艺术风貌。此外,中国传统的砖雕、木刻,也在清真寺中大量应用,有些雕刻品几乎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维吾尔清真寺
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以南疆地区最为典型。由于这个地区干旱少雨,冬夏分明,以及历史上与中亚交往甚密等原因,当地建筑多采用木柱密肋式平房或土坯拱及穹窿顶的建筑,与内地建筑有较大的不同。维吾尔族礼拜寺及礼拜殿是非对称式的布
局,没有严格的轴线对位关系。礼拜殿大都是横长形状,圣龛也不一定在中心。寺院内皆有较大的庭院。其入口多建有高大的穹窿顶拱门及邦克楼,建筑华丽醒目,往往成为广场上的主景建筑。礼拜殿分为内殿与外殿,供冬季和夏季做礼拜时分别使用。内殿面积小,较为封闭;而外殿面积较大,使用时间也长,按照地区传统风格,外殿作成密肋平顶横长的敞口厅形式,空间变化少。礼拜殿的柱梁构架完全坦露,柱网排列规整,平面简单。柱身高且细,故厅内柱列虽多,但无压抑密实的感觉。柱身油饰颜色一致,常用绿色或赭色、蓝色,天棚为白色,风格简洁、明快、开敞、较少神秘感。礼拜殿的装饰集中在圣龛、藻井、花窗、柱头几个部位。圣龛周围一般用维吾尔族特有的石膏花饰装饰起来,四方连续的几何纹是主要的纹样,线路间填绘彩色颜料,造成纤巧华丽的效果。天花的重点部位点缀着藻井。
礼拜殿的内外殿之间的门窗常装配有棂花格窗,是较为细密的几何纹样。柱身明显分出柱头、柱身、柱裙三部份,柱头多用放射状的小尖拱龛点缀起来,形同盛开的花朵。维吾尔族礼拜寺建筑装饰中的型砖拼花技术亦有很高的成就,突出的实例为吐鲁番的额敏塔。该塔高达40余米,环绕塔身砌筑出不同纹饰的拼砖图案,同时随著塔直径的收缩率而调整砖的尺寸及砌筑灰缝,以保持图案的完整构图。维族礼拜寺装饰特点是大量运用几何纹样,采取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各种方式形成两方或四方连续的构图,变化无穷。这种刚直中又带有纤巧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的建筑装饰图案中是独具一格的。
西安大清真寺
中国的第一个清真寺于唐朝(公元7世纪)在西安兴建。现存西安大清真寺是清朝兴建的,这座清真寺并没有太多传统清真寺的风格。相反,它带有更多中国建筑的风格。在中国西部的一些清真寺更可能融合叫拜楼和圆顶的元素,而中国东部的清真寺则更多像塔一样的建筑。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细节是重视对称美,从宫殿到清真寺都是这样。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例外是,花园的建筑却又需要尽可能不对称。像中国的卷轴画一样,花园的建筑原则是创造无限的流动,并让游园者能不受规则限制的进行观光。
中国的建筑可能会使用红色或灰色的砖,但木制结构最为常见。这种结构能更好地防止地震发生,但防火较差。典型的中国建筑屋顶是弧形的。和欧洲的柱式相比,中国对山墙的类型有严格的分类。
大多数清真寺都有特定的朝向,但中国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却是反映了当地建筑的特点。中国的清真寺以美观闻名,大多数和佛寺很像。但在中国西部,清真寺则更多中东风格,有高细的拜叫楼、弧形的拱门和圆顶形的屋顶。而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放则建造了自己的清真寺,将东西方的风格结合了起来。这些清真寺有着张开的佛教式屋顶,有围墙隔着的庭院,通过拱道进入后则是微型的圆顶和拜叫楼。(参见Beytullah Mosque)。
陵墓建筑案例
伊图米叙苏丹之墓
呈装饰性的砖细工,库瓦特·厄尔·伊斯兰清真寺,印度,德里,1230年 象征性的雕像塑像被禁止的情形,或许促进了形体的研究,并开发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范围,包括源于十字军的坚固耐用的城垛建造、从书法发展出来的复杂但精美的交织阿拉伯图纹等等。这种神奇部分源自于形体和图案可以在不同用途或媒介之间互换的自由度,没有其他地方是把墨水笔法或草写笔迹转化成砖石图纹的。
古尔艾米尔陵墓
撒马尔罕,古尔艾米尔陵墓,公元1404年 它的蓝绿色圆顶状似无花果,并具有特殊的圆模雕刻装饰的棱线,矗立于群飞的鸽子之间,往上直指淡紫色的傍晚天空。这座专制君主的陵墓带给观看者许多平静感觉,是由于建造者对于底部结构、鼓状带和圆顶的比例关系是依据严谨的美学标准而确定,那是完美的3:2:2的关系。
泰姬玛哈陵
印度,阿格拉泰姬陵,公元1630-1653年 在印度,陵墓复合体的圆顶显示出一种沉静、脱离现实的美,尽管它们在轮廊上更像球根状。最好的例子是泰姬玛哈陵,整个建筑设置在傍河的花园正中,位于四座岗哨似的宣礼塔之间,整体组合有一种寂静、令人屏息的完美,中心的亭阁是由四座八角形的塔支撑着。正立面有一个巨大敞开的穹窿门厅升高两层楼到鼓状带和飘浮其上的圆顶位置。
其它建筑
伊斯兰建筑在不同地区的伊斯兰世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形式。著名的伊斯兰建筑类型包括早期阿拔斯王朝的建筑、T型清真寺和土耳其的中间圆顶清真寺。20世纪的石油财富那大量清真寺采用了最新的现代建筑。
摩洛哥达尔贝达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IIMosque,210m高。一层的房间可以容纳25,000名礼拜者“阿拉伯式”或“多柱式”是最早的清真寺类型,早在伍麦耶王朝Umayyad Dynasty就已经出现。这些清真寺是方形或矩形的,处于一个封闭的庭院内并有一个室内的礼拜厅。历史上,由于暖和的地中海和中东气候,庭院由于用于给星期五参加主麻拜的礼拜者提供住宿用。最早的多柱式清真寺礼拜厅的屋顶是平顶的,也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柱子来支撑。最著名的多柱式清真寺之一就是西班牙科尔多瓦的清真寺,使用了850根柱子。多数情况下,多柱式清真寺都有外部拱廊以便给礼拜者提供遮阴的地方。阿拉伯式的清真寺多数在伍麦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被建造。后来,由于阿拉伯式的简单性限制了将来的发展空间,这些清真寺也逐渐退出主流。
15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引入了“中间圆顶清真寺”,这种清真寺在礼拜厅的屋顶中央有个大的圆顶。除了中央的大圆顶,礼拜厅及清真寺没有人做礼拜的其它地方屋顶中央附近常常还会有一些小圆顶。这种风格受到了使用中央大圆顶的拜占庭宗教建筑很大的影响。
未来趋向
伊斯兰建筑艺术和特征已自成体系。和谐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理念。这一理念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是伊斯兰社会的关键因素。伊斯兰建筑与其周围的人、环境非常和谐,没有严格的规矩去左右伊斯兰建筑。世界各地众多的清真寺,各自使用地方性的几何模式、建筑材料、建筑方法,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伊斯兰的和谐。但是,在二十世纪伊斯兰建筑的和谐被遗忘了。当代伊斯兰建筑趋向概括有三种:
一是完全忽略过去,模拟西方式建筑。这种建筑忽略伊斯兰精神和传统文化。
二是混合式的建筑。拱门和圆顶的传统外观嫁接于现代的高层建筑之上。
三是理解伊斯兰建筑的本质,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来表达这种本质。当今建筑工程有很多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实践的机会,以使伊斯兰建筑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种实践,将会使伊斯兰建筑保持和伊斯兰本质信念相关联的风格与特色。在伊斯兰世界,为数众多的人正在这条路上探索着。我们有理由相信伊斯兰建筑艺术将再度复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2 08:41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