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教育部发布《
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建立
弹性学制,允许在校生
休学创业。消息一出就在大大小小的创业群里炸开了锅。
背景简述
2014年12月10日
教育部允许大学生
休学创业的消息在大大小小的创业群里炸开了锅。有人喜:“挡在创业者前面的门槛又低了!”也有人忧:“大家都离开学校创业了,那学校还教什么?”还有人对政策很疑惑:“原来还可以休学创业,教育部这个规定有什么意义?”
“这项政策的出台并不会马上促使创业大学生改变目前的创业状态,更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得到更多创业的勇气。”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蔡志楠说。
据了解,自2010年以后天津、江苏等地已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但因为措施不够有力,大学生“休学创业”的不多。更有人担心,大学生“
休学创业”成功率不高,且会影响到学业,一些家长也不支持孩子休学创业。这些显然都是“障碍”,也需要高校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关规定
2016年3月9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关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休学创业,教育部2016年将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休学创业等作出明确规定。
其实,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已明确提出:“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目前,一些地方和高校细化了规定,如有的省规定学生可保留学籍八年休学创业。2016年,教育部将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作出明确规定。
概念解读
“太好了!这下子就不用为休学找其他理由了。”
大连工业大学学生、次方城联合创始人李荣特别高兴,因为公司发展比较迅猛,他准备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李荣之前向学校咨询过休学的事情,得到的答复是:休学的
章程里没有关于创业的条例,“创业休学,不符合规定”。他担心时机一旦错过就难找了,所以决定哪怕找其他理由也要休学创业。
另外一位选择休学的大学生则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在创业的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生
夏力维,被安排住在郊区的校区,市里的办公地点和学校间有140公里,坐公交车一趟要5个小时,更别提在校时会被各种琐事耽搁。他说,不少高校都把本科生迁往郊区了,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都很不方便。
“没有先例。”2013年夏力维申请
休学两年,学校只批准他休学一年。2014年,他接到学校电话问是否办理退学手续,他答应了。学校要求签字时本人一定要到场。因公司正值初创期,人人忙得焦头烂额,每一天都很重要,夏力维请求快递签字,学校又以“没有先例”回绝了他。
如今这个规定一出,夏力维希望“学校不要再为难学生”,“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时间对于成熟的创业项目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允许学生
休学创业对于有需要的学生来说,是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在他看来,政策认可休学创业,使有需要的学生能获得创业实践的黄金时期,等创业进入稳定期,或者放弃创业,都可以选择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这样就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在市场中磨练,也会让他们对创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更清醒的认识,不管最终创业与否,学生都能获得提升。
休学后不是和学校没关系了
虽然有不少人为教育部允许休学创业点赞,但政策从出台到落地,需要多长时间?创业大学生多久才能受益?
据蔡志楠介绍,大部分高校对办理
休学都有明确规定,教育部此次政策的落实同样需要高校教务部门的适度配合:例如部分高校需要调整办理休学申请的时间,部分高校需要细化材料审批流程,更多的高校还要协助学生明确和调整好个人的培养计划等。
事实上,在教育部政策出台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但也不禁止。休学创业通过必要的申请流程即可实现。蔡志楠不久前收到一个学生的信息,告知即将暂停学业专注于创业,并且已办好休学手续。这是学期的第10周,对于前8周结束的课程,这名学生还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书记
程波介绍,北航在2014年年初就已经研究制定支持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最长两年的
休学创业政策。“不是说离开学校就和学校没有关系了,不会把他们推出去不管。”程波表示,对于进行创业实践的学生,北航将从融资、场地、导师等各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扶持。
“足够好”的标准并不是硬性的,因为“投资人也不能十分确定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程波说,老师基于对在学校创业园内创业者的熟悉,鼓励那些项目成熟的,引导那些并不完善的创业。
蔡志楠天天和学生打交道,一直很谨慎地扮演着引导的角色,既不希望一不小心浇灭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不希望误导学生做出错误判断。
在他看来,
休学或者在学,还要由学生综合评估自身情况来做决定,并无优劣之分。选择休学创业的同学很多是因为有限的精力促使,也有一些是出于对投资人或团队的承诺。
程波还表示,政策说的是“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没有说“鼓励”学生休学创业,“这是有重要区别的”。
给创业学生一个出路和一个退路
北京大学毕业生孟思辰是一位过来人。2011年前,她提交休学申请时,虽然在“理由”处理直气壮地写了“创业”,但支持她的只有导师,其他老师都说她“没有高追求”,强烈建议她继续读博,拿着含金量很高的北大文凭找个稳定的工作,走一条传统但安稳的道路。
2014年,中国的
创业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各种创业帮扶机构层出不穷,资本活跃,学生中诞生了不少创业明星。连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在天津举办的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都说,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孟思辰感触颇深,她说现在选择创业的学生可能会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
“在我国传统观念里,稳定是衡量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读于比较好的学校,却突然要出去创业,这和父母亲友解释沟通起来往往会面临很大困难。”蔡志楠说,“教育部在2014年年末出台这样的政策,某种程度上是对
大学生创业的一种认可,这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佳木斯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邢传波也觉得,这项政策不太可能大量刺激
休学创业。他做了20年创业就业工作,感觉普通高校中,创业的学生少,休学创业的学生更少,“对于本校来说,学生通常并不拥有技术,缺少追赶市场机会的紧迫性,早两年迟两年创业并没有太大区别”。
邢传波认为,政策落地带来的改变,更多在导向上,“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创业冲动的时候,能有一个试错的机会,在制度上获得了退路。失败了,失去了两年,获得了经验,还能回学校继续创业”。
“这项政策就是给想创业的学生一个出路和一个退路。”邢传波认为这才是关键。
调查分析
调查数据
受访者的学历分布为,大学专科占23.7%,大学本科占70.8%,硕士研究生占5.2%,博士研究生占0.4%。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40.1%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休学创业,30.5%的受访者不会,29.4%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对于一些人不会休学创业的原因,58.6%的受访者表示是实践经验不足,52.0%的受访者表示是缺乏创业资金,47.8%的受访者直言是缺乏社会经验,容易碰壁走弯路。
受访者对休学创业的顾虑还有:“在校成绩、学分等容易脱节”(31.0%),“不容易获得家人支持”(26.2%),“社保会中断”(20.7%)等。
原因分析
原因一 学校机制陈旧 学分问题
为什么
休学创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14年之前多数高校实行的“
学年学分制”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年限作出了隐性限定。“学年学分制”要求在校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学分方可毕业。并且,各高校还规定了每个学期学生必须选择多少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所以,学生一旦休学,就可能导致学分修不满,从而影响正常毕业。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很多高校设立了创业班级、创业必修课等,但课堂理论和工作所需并不完全匹配。此外,很多在校生对自己的
职业定位比较模糊,也不太重视培养
职业素养。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
刘平青教授谈起讲课的尴尬,“我们管理学院每年向200-300名本科生开设
职业规划课。给大一新生开课,很多学生觉得工作离自己比较遥远,而给大三、大四的人开课,很多学生忙着考研出国,无暇顾及上课。”
原因二 担心创业失败 家庭阻力大
除个人对学业和创业“鱼和熊掌”之间的两难选择外,特殊的创业项目,也使部分学生对休学创业的兴趣不大。刚获得北京市
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创业之星”称号的谢云浩,是
北京农学院大三学生,他坦言即使当了养殖公司的老板,也不想休学。谢云浩说家人和自己都希望学成后能有稳定职业,“经营林下养鹅的项目,是按季节来的。这一年的试验,实现了10万盈利,我和同学都是抽出闲暇来打点公司的。”
北师大传播系大四的李远哲认为,“要不要休学,还得看个人。创业是讲求机会和资源导向的,因创业而盲目休学,很不理智。如果最后失败,可能既丧失了读书的宝贵时光,也无法给家人和自己一个交代。”
自称“很看重学习”的李远哲被保送到人大读研。从校园兼职发现商机,到开办个人校园公关工作室,小李的团队2014年还在市级和国家级创业大赛中斩获了大奖。而另几位受访的年轻创业者表示,创业之初泼冷水最多的往往是身边最亲近的家人、朋友。“父母认为自家孩子好好学习才是正道,所以,创业是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赵正海说。
原因三 创业不但风险高 还有很多陷阱
赵正海和李远哲也都承认校园“
襁褓”里的很多产品(项目),未必最后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学生创业看似光鲜,实际上多受团队、技术、资金、场地等因素的掣肘,大多数在校创业的产品和项目,还达不到跟市场竞争的水准。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就不得不投入巨大精力和时间,甚至不惜放弃专业学习。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极可能创业失败的风险和压力。李远哲还向记者“吐槽”自己参加创业比赛时的“不愉快”经历,
风险投资人一听创业团队并无全职者,便“怂恿”学生们退学,否则就不投钱,“作为创业者,被资本市场看重当然是好事。但天使投资人拿退学来‘要挟’我们,感觉像是一场投钱的游戏,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资本玩儿。”在走上休学创业这条道时,学生们慎之又慎。“好的项目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一旦各种机会成熟了,我才会离开校园”。李远哲说道。
教育时评
高校当助力“学生创业融资”
教育部首次明确允许“
休学创业”,用意很明显:通过政策激励、环境优化,提高我国
大学生创业的比例,纾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很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3%。作为高校,在为学生创业提供的硬软件支持上显然不够。
休学创业政策要实行,前提是建立弹性学制。而弹性学制的本质是
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求学时间。美国大学生选择在校和毕业之后创业的比例颇高(达20%),就跟这有关。我国高校多年前就提出要实行完全学分制,但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大学无法自主设置专业、课程,大行其道的仍是
学年制。有些高校还设立创业专业、学院,可灌输式教育下,其收效不尽如人意。别说大学生,就是教授的科研成果,通过验收束之高阁的也达90%以上。基于此,鼓励休学创业理应建立配套的弹性学制,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在必修、选修课比例设置上,也进行对应的优化设计。
在2014年之前有调查,我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高达80%,可最后选择创业的少之又少。这跟高校里成熟创业激励模式匮乏不无关系。许多学生有创业念头,却无指导平台、技术支持、融资手段,就连稀少的创业知识有的也是来自成功学书籍。
所以说,高校得展开创业相关的系统教学,不能只是“课程外”的零星创业指导。此外,应建立全方位的创业支持体系:整合师资、经费和课程供给(包括咨询服务),并构建与外界的常态交流平台,收集、分析校园内项目。正如有些人说的: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高校是最前端——新生企业的种子(创意、人才等)诞生地,股权投资则为“后援”。这两者衔接很重要。据说英国私人
股权融资的水平非常高,它每年提供大约38%的创业投资资金为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在这方面,国内高校该取人之长。
眼下我国很多高校都设有
创业资金,而它也理应完善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基础上的资本吸纳模式,并反哺创业;要推动大学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增加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面向学生的开放度……做好了这些,也能刺激学生创业兴致的高涨。
身在学校或走出校门便成为“老板”,不是件容易事。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源于政府和社会在
创业培训、税收、社保等各个环节对创业者的大力扶持。
比如说,多种多样的在校创业培训项目。在美国,就有引人注目的“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即让大学生参赛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在学界和企业界名流的指导之下,吸引风险投资。在美国,类似的项目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名校参与者众多,运作方式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此类项目往往是优中取胜、效率优先,有利于塑造和发掘商业和技术奇才,在增加受惠者数量方面的贡献有限,尤其是无法把“创业率”作为衡量指标。对于更多的就业创业者来说,还得通过更传统的学校
创业培训“工作坊”模式提升素质、累积经验、寻求机会。
还有,就是对大学生创业者实质性的政策扶持。自2012年
奥巴马政府颁布新规以来,美国企业员工就业创业比例明显下降,原因之一就是“沃尔玛现象”的出现。大公司以
规模经济优势兼并了很多小公司,进而催生了新自主创业者的生存困境。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主要塑造者的政府,在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方面会对其大力扶持,更着力于改善社会经济运行环境,保障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这也让针对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能更长久地发挥效力。
更为重要的,是创业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机制。这是最值得向国外借鉴的一点。大学生就业创业,最担心的还是风险问题。血本无归的一次创业,可能浇灭创业者一生的热情。在美国,政府制定的“
工作分享”计划后,在全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该计划通过增加失业保险机制的灵活性,让员工可以以很低的工作时数保持就业状态,有志者可以更有精力、无顾虑地寻找创业目标。同时,针对创业失败者再就业的一系列法律保障措施也比较到位,如禁止雇主歧视
失业者法、低收入青年群体投资促进法、再就业支持政策等等。
当然,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中较为时鲜的一种。更多的学生,依然是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毕业后成为“员工”,这有赖于社会就业岗位的稳定供给。自奥巴马上台以来,
奥巴马政府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并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取得明显效果。政府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初衷可嘉,但忌讳的是一窝蜂搞建设,缺乏孵化时间及个性化培育,更要避免创业失败者沦为社会弃儿。
现状解读
大学生在校创业已不是新闻,但休学创业却鲜有耳闻。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其中指出,将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其中包括“高校要建立
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政策一出,引发不少在校大学生关注,记者走访长春五所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大学生表示父母不会支持,担心创业失败又损失文凭,未来难就业。
压力不减2015年将有749万毕业大学生
大学生休学或辍学创业,不乏成功案例。众所周知者如比尔·盖茨,他从
哈佛大学退学创办了微软,还有苹果“教主”乔布斯,他大学只读了不到一年就退学了,他们的
创业故事吸引了无数渴望成功的人。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14年12月10日印发的《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高校要建立
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鼓励大学生开网店等形式的创业,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也会有一些政策优惠。
据了解,到2015年6月,将有749万毕业大学生,这是毕业规模的历史新高度。教育部就业指导老师表示,明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宏观
就业压力不减。
记者调查部分学生担心失败又丢文凭
以前,
大学生创业也就是毕业以后干的事情,如今在读期间也可以
休学创业了。那么,教育部允许毕业生休学创业的这种做法是否得到学生们的赞同?
记者走访长春五所高校对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二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如果有好的项目,自己会考虑休学创业,但八成多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先完成学业再考虑创业。“休学创业听起来很人性化,但如果没有文凭还是太有风险了,最大的担忧就是,如果创业失败,又没有文凭,以后就业应聘一定很受影响。而如果创业失败再回到校园继续上学,恐怕也没有那份心境沉下来学习了。”
长春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映斐说。
创业提醒知识储备不完善创业易“流产”
长春某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表示,很多大学生空有创业梦想,但没有实践的技能和管理的本领。2014年的情况来看,我国
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数过少,创业人数不到毕业生人数的1%;创业成功率过低,大学生创办的企业能长期坚持下去的很少。
“我觉得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这事情,本质应该是鼓励创新,培育创新精神。创业成功与否,更多是个人主动选择与市场选择的问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有的大学生对创业可能只有模糊认识,主客观条件并不具备,在政策鼓励扶持下,或者就脑子一发热往前冲了。这种“任性”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会有很沉痛的代价。而对于更多大学生而言,在各方面知识储备不完善,个人还没准备好面对这个社会时,就投入创业的洪流,这种盲目的创业也很容易“流产”。
针对在校大学生是否有休学创业的需求,
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
王岩松强调,教育部鼓励高校建立
弹性学制,支持休学创业是好事,但对于提出休学的申请务必应该严格审核。只有家长同意延长学业、甚至休学创业,学校才有可能批准支持。
“很多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这首先在认识上就出现了偏差。想创业的同学可以先参加系统的
创业培训,了解市场、
团队管理、
资金核算、盈利计划等一系列理论知识,不仅能弥补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积累,还能减少将来创业的风险。只有衡量了相关风险、做足市场调查功课,且手头项目有较大概率盈利前景,这样的创业才是比较靠谱的。”王岩松说。
各方观点
专家观点
教育部2014年12月发布通知,高校要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为此,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专门课程,聘请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还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促进年轻人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勇于创业实践,确实有其必要性。中国年轻人冒险创业的精气神整体上呈衰减之势,价值观趋于平庸,体制内“铁饭碗”成为大学生群体最热、最普遍的追求,这不仅为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经济的活力。不得不说,这不正常。或正因如此,
李克强总理屡次勉励大学生要做创业的实践者,要敢为人先并宽容失败。
不过,“
大学生创业”的确需要鼓励,但在我看来,要说到“在校生休学创业”还是需要悠着点。正所谓“欲速不达”、“过犹不及”,人的学习成长是分阶段的,除了极少数兼具天才和运气者,一般人很难逾越某个阶段。大学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储备知识、学习技能、练习交往、巩固特长等方面,这个阶段虽然往往精力充沛、热情百倍,但论及创业所需的诸多要素,往往多不具备。而如果为创业而废了学业,最后创业再不怎么成功,诚可谓鸡飞蛋打,揠苗助长却害死了秧苗。
不错,以创建微软的比尔·盖茨,创建
甲骨文公司的
拉里·埃里森等人为代表,确实是有在校生或退学生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这并不足以论证“在校生休学创业”的可行性。毕竟,在他们的背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失败者已是湮没无闻。其实就连比尔·盖茨亦曾多次提醒大学生们要完成好学业,不要学他中途辍学的做法;而拉里·埃里森也表示自己读了三个大学却没有得到学位是很遗憾的事情。
总之,所谓“休学创业”,虽然看起来很酷,想起来很炫,但鉴于其风险和成本的过高,还是不予鼓励为妥,“允许”即可。
媒体评论
北青报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
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不出意外,教育部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受到一些网友质疑,认为这是将责任推得干净,“骗了几年学费,然后就不管了”,还有人提醒,“别以为印个名片就真成老板了,创业成功是少数,创业失败很正常。”据统计,2014年以来,每天中国有一万家新公司登记注册,近2.5万家个体商户注册,但也有一万多家企业和个体商户停业注销。
创业,绝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浪漫,弄个项目就能融到资,没几年就上市,风风光光当个亿万富翁。更何况,休学创业具有双重压力,弄不好创业失败了,又耽搁按期毕业了,岂不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问题是,是不是怕噎着就不吃饭了,怕摔倒就不走路了?如果有意愿又有能力,有准备又能抗压,最关键是有眼光,为何就不能创业呢?既然是创业,肯定有失败,但年轻人失败得起,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精力,敢闯敢试,总胜过一辈子畏葸不前,哀怨哭泣。试过可能失败,不试永远不会成功。
创业,既丰富了自己,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会给社会乃至全世界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如果没有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人类的生活将会黯淡不少。而且,作为励志榜样,他们带给人们的思考绝不只是财富形象,2013年9月23日,扎克伯格宣布捐赠1亿美元,赞助
新泽西州纽瓦克市修缮学校,这次捐赠创下美国青年人慈善捐款纪录。
也许有人会说,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的成功难以复制,且是外国人,我们中国也不缺少年轻时创业的大腕,像
马化腾创立腾讯时才20多岁,
张朝阳、
马云创业时也不过30多岁。还有
黄恺,2004年考上
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开始设计桌游。2006年,他在网上售卖“三国杀”游戏,令其风靡全国。2012年,黄恺进入《福布斯》中文版“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当然,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人的成功都不能复制,但是,真正有抱负的人决不会当草莓族、啃老族,真正敢于拼搏的人,会很自然选择创业——胸怀梦想,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哪怕失败了也能使生命更立体、更丰润,总胜过干瘪而无趣的人生吧?
在2013年诺贝尔奖
北京论坛上,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埃德蒙·菲尔普斯感叹,“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也许他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不知道公务员的魅力,但是当公务员成了最耀眼的职业,年轻人都去考公务员而不敢创业,绝不是好现象,只会导致社会活力沉滞,创造力萎缩。
我支持大学生
休学创业,当然前提是,学校尊重大学生,不能搞强求,不能因为教育部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就故意诱惑大学生休学创业。少年们,奔跑吧,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中青报
教育部这一文件对休学创业的尺度,其突破性,某种意义上不亚於当初“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有关休学创业的好处,该文件已多有提及,一般民众也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但当大家都在讲休学创业的好处时,我们也有责任探究一下可能的弊端并做出理性的提醒。
创业固然也是一种学习,也会有能力的提升,但这种学习和我们讲的上大学,在语境和内涵上有著很大不同。错过了这几年的大学时光,即便后来再捧起书本,延误的时光和学业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一旦创业失败重回校园,看到昔日同学已学业有成,而自己还与一帮学弟学妹坐在图书馆,心理关肯定没那麼好过。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都把休学当成求学的逗号,最后基本成了句号。
创业从来不轻松,需要一定的积累。商场如战场,“古来征战几人回”,创业的艰辛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一个在校生,经历“十年寒窗苦”,刚从中学跨入大学,对於社会生活基本处於陌生状态。就创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讲而言,他们往往并不具备﹔就创业所需要的心智条件,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心理而言,其实也不见得完全具备。创业路哪里好走,乔布斯是休学创业的成功个案,可在沉默的海洋里,却有无数个气泡鼓起破灭。
人生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任务。某一阶段出色,并不代表下一阶段出色,但这不是放弃阶段目标和任务的理由。既然身在某一特定阶段,就应该力求出色出彩。对於大学生来说,求学的机会其实很难得,一朝错过很可能一生错过。上世纪初,像
蔡元培先生、
梅贻琦先生等教育大家,其实都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坐在校园里,多读一些书,多做一些学问。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阶段的积累,会奠定此后一生的基础。
休学创业,应该允许,但别鼓励。如果一个大学生,有著强烈的创业意愿,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解决了项目和资金的问题,应该允许其休学创业。但在普遍意义上,不能胡吹乱讲,搅乱了求学的心。对於大学生来说,处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充电和提升。有必要对休学创业提一个醒,就现阶段而言,休学创业成为乔布斯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在校生的心智,很可能“一朝受挫十朝怕井绳”,反而影响未来的创业信心和决心。
而且,抛出休学创业的方案来,有单纯缓解就业难的嫌疑。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社会出力发力,不能把这个责任简单抛给大学生。忽视大学生所处的人生特定阶段,忽视
大学生创业的种种局限,一味鼓吹休学创业,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这麼做,只会让人担心。
网民关注
网民对此看法各异。不少网民担心,
大学生创业“九死一生”,不仅难以成功,反而会耽误学业,甚至还可能滋生不务正业的浮躁之风。也有人认为,不该由于成功率低便因噎废食。网民指出,大学生休学创业必须以尊重“自主”为前提,教育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更应着眼于如何鼓励创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创业谈何容易
网民“蘅芷-青柠”表示:“休学创业,什么经验都没有,还得交学费,真的以为创业这么简单吗?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出了学校基本用不到,进了社会一切从头来,有成功的,可是失败的千千万万,要想促进就业就该转变大学教育模式,不要一味地学理论。”
有网民担心,盲目的“休学创业”会滋生不务正业的浮躁之风。网民“秦俑2915607303”称,最该做的是解决好用什么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用什么样的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能力和学历看重哪个,厘清这些问题,在校创业甚至放弃学业创业就是顺其自然的了。
不应因噎废食
“天生我才必有用!创业好,既为国家分忧,又可以看看自己有‘几两’?”网民“大爱逗你玩”说。
网民“路军”认为,教育部此次明确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有其积极现实意义。虽然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但不意味着我们就止步不前,因噎废食,而应着力加强创业教育,给充满创业热忱又极具学习能力的
90后大学生提供具有实效的
创业培训和指导。
他指出,在校生可以利用弹性学制,发挥自己懂技术、适应力强、善于商业市场运作的优势,依托国家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把导师们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创业项目,抢抓机遇,争当创业赢家。
更须鼓励创新
不少网民提出,休学创业应慎行,是否为之,如何为之,选择权应该在于大学生自己。
网民“魏英杰”说,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本质应该是鼓励创新,培育创新精神。但不是说,只要对此加以鼓励和扶持,就能培育出中国自己的
比尔·盖茨和
乔布斯。创业成功与否,更多是个人主动选择与市场选择的问题,与休学这档子事情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
他认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地方政府也罢,其实用不着这么积极为之谋划。所谓自主创业,首先要尊重“自主”这两个字。一个大学生如果连“自主”能力都没有,再怎么从政策上鼓励、从资金上支持,或许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网民“管蓥杰”则认为,在不能保证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关系稀少的
大学生创业尤为艰难。鼓励休学创业,首先要营造公平的
竞争环境,降低某些类型企业注册的准入门槛。
相关案例
创业成功
“其实创业不那么容易,现在想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不在少数,创过业的多以失败结束,想创业的却多流于意气或想象。”
吉林师范大学毕业的张海明在读研期间在学校附近开了一间烧烤店,经营一年时间,净赚5万元。说起自己创业的经验,他认为首先要从小事做起,成本少,风险小,不至于欠一身债。其次就是准备要充足,在开店之前,他就曾去烧烤店打工,在处理各种业务过程中,可以逐步积累经验,建立人脉,水到渠成后再另起炉灶。
创业失败
总结:应选择短、平、快项目
2013年,在
长春大学读大学的小春,筹措两万多元设立了一个化妆品网站。他瞄准学生购物,先网罗了一批化妆品经销商挂牌加盟,由他负责取送货。但很快,他就发现网站推广、维护是大问题。为推广网站,小春在各学校设两名代理,负责后台营销。一开始最多一天能盈利两三百元,但多数时间无人问津。代理学生的工资、网站费用加起来,一个月得1000元。更麻烦的是,多数挂牌客户对小春这个“毛头小子”没信心,拿不到高比例折扣支持。到2013年下半年,他的
资金链终于断裂,损失了2万多元。
对于这次失败的教训,小春认为,
大学生创业没有资金支持,应选择短、平、快项目,而他们却恰恰选择了需很多资金推广的网站项目。“年轻人创业还需量力而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如今多数学生能力欠缺,不要急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