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读书:顾名思义,指的是有一套读书的方法方式,意指从书中读出来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另有歌曲《会读书》,是
林俊杰第一张音乐专辑《
乐行者》中的第二首歌曲,由俊杰作曲、
张思尔作词,2003年4月4日华宇唱片公司发行。
善读人物
培根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潢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叶圣陶
著名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颇有一些教师在那里说:“如果不用书,这些科目怎么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说: “ 进学校就为读这几本书!”他们完全忘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竟承认读书是最后的目的了。
叶灵凤
文人
叶灵风先生认为:学问家的读书,抱着“
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了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暴发户和
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
文学家和
书画家。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是说学习必须“略其迹”,而“取其意”。强调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倡导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为我所用。
朱 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 “
朱子读书法” :
第一,
循序渐进。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
熟读精思。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
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
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己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
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
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老舍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
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
民族矛盾 老舍书集
《文博士》《张自忠》《
大地龙蛇》《
剑北篇》《归去来兮》《
国家至上》《
谁先到了重庆》
《
偷生》《四世同堂补篇》《东海巴山集》《
微神集》《
月牙集》《
方珍珠》《
龙须沟》
《
老舍选集》《
春华秋实》《老舍短篇小说》《
福星集》《
茶馆》《
上任》《
正红旗下》
《
老舍小说集外集》《老舍文艺评论集》《老舍戏剧全集》《老舍新诗》《
老舍散文》《
母鸡》
《
我的母亲》《
养花》《我们家的猫》《
济南的冬天》《
林海》《
草原》
《四世同堂——开学的日子》《
断魂枪》一共六十多本著名小说。
诸葛亮
三国时期著名谋略家诸葛亮读书善于把握主旨,不求甚解。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他的朋友如石韬等人都“务于精熟”,唯独他自己“观其大略”而已。这其实是会读书。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不做学问,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对的。所谓“不求甚解”,其实就是不钻牛角尖;而所谓“观其大略”,其实就是善于抓住要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大气的人。一个大气的读书人,总是会一下子就掌握了书中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所在,不会去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大气的将领和统帅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样。
读书方法
“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总分合三步法
这是
爱因斯坦所提出的方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饿狼”法
美国作家
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乐趣”法
英国作家
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渗透”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畏友”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模式阅读”法
苏轼的人格魅力何在?就在于他决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力量和惊世骇俗的创新能力。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著。即便在读书方法上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
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古到今,影响深远。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为“模式阅读”。因为它是一个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
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读书分类
一种读书是灌输性的,也叫
上学,它规定了时间,规定了地点,而且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书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在规定的时间里,你必须到规定的地方,在老师的讲授或者监督下读完规定的书本。而在另一个时间里,你又必须离开那个地方,同时也离开老师,离开书本。这种读书当然不是由着你来的,你感兴趣也好,不感兴趣也好,都得读,至少读九年,这是法律规定的。但这种读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管你学到了多少知识,按照读书的年份,它可以在形式上给你一个证明,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身份:
高中、
大专或者
大学。
另一种读书是吸收性的,当然也可以是消遣性的,它没什么规矩,不分时间和地点,也没有别人指导或者干扰,书是你唯一的对象,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你可以在午后风景优美的湖畔读,你也可以在汽车火车飞机上读,你甚至可以半夜起来在卫生间里读。你可以是一个三岁小孩趴在地上三分钟读三本书,你也可以是一个百岁老人戴着眼镜手里还拿着
放大镜一分钟读一个字。你可以读一本很严肃很有意义的书,你也可以读一本十分无聊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