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形胜
唐代白居易诗作
《余杭形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夏日余杭的壮丽景色为描绘对象,展现了其开阔高爽的自然风貌与文化底蕴。诗的前两联先以“四方无”反衬余杭山水之胜,再细描灵隐天竺的奇峰与西湖的荷花青松,形成鲜明对比与呼应;颈联转入古迹名胜,以历史人物的联想,增添了文化深度与历史厚重感;尾联则回归诗人自身,抒发面对美景的感慨与矜持之情。全诗结构严谨,从全景到细节,层层递进,语言疏淡流畅,通俗易懂,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文美与情感美于一体的佳作。
作品原文
余杭形胜⑴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⑵。
绕郭荷花三十里⑶,拂城松树一千株⑷。
梦儿亭古传名谢⑸,教妓楼新道姓苏⑹。
独有使君年太老⑺,风光不称白髭须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余杭:即杭州。唐称杭州,天宝元年(742)又改称余杭郡。形胜:地理形势优越壮美。
⑵县:唐代曾设钱塘县,属杭州郡。州、县,均指今浙江省杭州市。湖:西湖。
⑶绕郭荷花:护城河中荷花。郭,古代在城的外围修筑的城墙,也时常用来泛指城镇。
⑷拂城:贴城、靠城。松树一千株:《西湖游览志》载,唐开元中,袁仁敬为杭州刺史,自行春桥至灵隐下栽植松树,左右各三行,苍翠夹道。时称“九里松径”。
⑸“梦儿”句:白居易自注:“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因名客儿也。”梦儿亭又名梦谢亭,在杭州城西灵隐山畔。据说南朝宋谢灵运降生后,其父打算把他寄养在佛寺。灵隐寺僧杜明禅师夜梦东南有贤人相访,次日谢灵运至。后杜明禅师建梦儿亭以为纪念,灵运小名客儿,因又名客儿亭。见钟嵘诗品》及《云笈七签》。
⑹教妓楼:教习歌姬舞女技艺的楼馆。道姓苏:说是姓苏。白居易自注:“苏小小,本钱唐妓人也。”因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故唐朝时杭州的教妓楼仍托名姓苏。
⑺使君:白居易自称。汉代称太守为使君,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官阶相当汉代的太守。
⑻风光:指自然美景。不称:不适应,不相配的意思。髭(zī)须:胡须。
白话译文
余杭的地理形势为四方所无,州傍着青山,县枕着西湖。
环绕城廓的荷花盛开三十里,拂贴内城的松树有一千多株。
灵隐山的梦谢亭已名传千古,整饰一新的教妓楼原本姓苏。
独有太守我的年纪太老了,白胡须难以相称这美丽西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余杭山水,造化钟毓,特为灵秀。隋唐以还,都市经济高度繁荣,人文荟萃,风流雅集,吸引了无数骚人墨客,题咏吟啸于这一片温柔山水中,珠玑篇什,蔚为大观。长庆二年(822)七月至长庆四年(824)五月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筑堤浚湖,为民兴利,政暇之余,留连山水,以特有的敏感较早发现了余杭景观的自然美并形之于歌咏,写下大量写景诗,这首诗即是其中代表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写夏日余杭之景,饶有开阔高爽之感。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咏叹,起承转合,脉络分明。入手擒题,突出余杭天然形胜,以“四方无”来反衬,“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白居易《冷泉亭记》)之美。继而,从大处着眼,写余杭四周的山迥湖绕:灵隐天竺,似飞来奇峰,千年兀坐;一勺西湖水,朝晖夕阴,多景多情。
首联从全景角度作一鸟瞰,犹如电影中摇移镜头,移步换形中,奇山秀水,尽收眼底。颔联,荷花承湖而来,青松承山而来。夏日西湖是荷的世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天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前人多所描绘又各具风姿,或以小品出之,或以水墨出之,或以丹彩出之。白居易此诗,则以粗线条构勒出之。“绕郭”二字写出湖之宛曲多情,“三十里”写荷花之盛,“拂城”写松之高耸,“千株”状松树蔚然成林。写松之茂也就是写山之灵粹秀蕴。这“九里松径”和“三十里荷花”世界,恰好前后辉映。颔联用的是中景,写花媚松劲,以大写意出之,郁郁葱葱。颈联由自然风景转入古迹名胜。这两句由名胜而联想到古人,神思宕开,实中有虚,章法上属于“转”笔。诗人写到余杭史实,却又只略作点染即止,让读者自己展开联想,发思古之幽情。诗作所写为一楼一亭,所忆为一才子,一妓女。似乎随手拈来,即景入诗,其实扣合余杭风流繁富,人文荟萃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余杭地区文化精神的特质。从景观上看,巴由中景拉到近景。由颈联所忆苏、谢风流。过渡到尾联自身所体味的风物之情:面对如此秀丽的山水,真有不胜其情之叹!但这感叹又不失“使君”的矜持。山青,水秀,气清,俗淳,物华,自然还有政通,诗人居高临下,自得其乐,描写由远而近,娓娓道来,不施彩绘,平淡之中,简朴端庄,饶有情味。
从空闻结构看,这首诗层次清楚,景观由大至小,视点由远而近,先总写形势,再收缩为三十里荷花、千株松树,转而集中到一亭一楼,最后落笔到一位老诗人。由外向内,回归于内心﹔由景而人,了结于自身。恰如电影镜头之由远景而中景,而近景,而特写,又如画中之定点透视。从时间结构看,这首诗是定点式,虽然咏及古人姓名,但写的还是眼前名胜,犹如语法中的现在时。从形象上看,这首诗基本上是大处构勒。不重个体形象之描绘,稍失之于泛。从语言上看,这首诗疏淡流动,通俗易懂,写历史上客儿文采,小小风流,结尾流露出淡淡惆怅。
名家点评
清代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绕郭”二句,写尽馀杭。上解三四承州县句,已写尽馀杭,此五六止为翻出“风光不称”也,真不走律诗原样也。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足以敌微之之“四面屏障”“一家楼台”矣。文人之幸耶?抑山川之幸耶?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如此诗固自条直疏畅,无不能解,然其中脉理不可不一一疏出。首句提纲在“形胜”二字,次句注之。其所以“四方无”之故,端不出此。三顶湖,四顶山,杭州佳丽只二语足以尽之。下别换笔,借梦儿亭,教妓楼边之无数风光,以衬起白须使君耳,不必再是写杭州形胜也。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引明代冯舒:如面语。引清代冯班:起句似质,太直。引清代陆贻典:白诗总之如面语。引清代纪昀:此所谓长庆体也,学之易入浅滑。第四句“一千株”凑泊。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4 08:5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