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和国
俄国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一个资产阶级政权
俄罗斯共和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英语:Russian Republic)是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一个短命的资产阶级政权。于1917年二月革命俄罗斯帝国被推翻后孟什维克成立的一个俄国临时政府。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被推翻,由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俄国苏俄)所取代。
历史背景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政府崩溃。原属政府的国家杜马与彼得格勒苏维埃争夺政府领导权。双方最后和解,决定成立一个临时政府,并让它主持俄国立宪会议的选举。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其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拒绝接受王位,罗曼诺夫王朝正式灭亡。俄国临时政府(Времен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接管俄国,成为俄国土地上唯一的合法政权。由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渐渐壮大,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开始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虽然苏维埃当初只是俄国政府下的一个机构,但是后来他们渐渐掌控俄国的军队、工厂和铁路,又获得了工人们的支持,最后发动十月革命,以武装推翻俄国政府,成立了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疆域
俄罗斯共和国继承了原俄罗斯帝国的疆域,地跨欧亚两大洲,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政治
主词条:俄国临时政府
俄国临时政府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组成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地主政府。1917年3月12日,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国家杜马中的资产阶级和地主的代表成立了以罗江科为首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3月14日,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和孟什维克俄国社会革命党人达成关于成立临时政府的协议。3月15日,临时政府成立。立宪民主党格奥尔基·利沃夫任总理兼内务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任外交部长,十月党人亚历山大·古契科夫任陆海军部长,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当时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还有一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这样,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同年4月18日(儒略历),外交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协约国盟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4月20日和21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爆发了大规模反对战争的示威游行活动。示威者要求解除米留科夫的职务。彼得格勒军区司令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希望武力镇压示威游行,但总理利沃夫拒绝使用暴力。临时政府最终接受了外交部长米留可夫和陆军部长古契科夫辞职的条件,并邀请彼得格勒苏维埃成员共同组成联合政府。5月5日双方谈判达成了一致,六位社会主义部长入阁。
7月1日,陆军部长克伦斯基下令向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发动进攻,结果迅速失败,使倾向于临时政府的军队受到沉重打击。并引起国内反战势力,尤其是推翻了沙皇的起义军队强烈不满。7月3日至7月7日(儒略历)彼得格勒发生七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参与士兵和工人反对临时政府的示威游行最终演变成骚乱。临时政府紧急调集忠于自己的军队武力镇压示威,导致400多人伤亡。临时政府同时逮捕了一些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被迫逃离彼得格勒。七月事件的爆发给临时政府带来进一步的政治危机,宪政民主党的部长被迫辞职,8月6日一个由社会主义者为主的新联合政府形成,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担任总理。
8月,右派支持的俄军总司令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发动政变欲推翻临时政府,史称科尔尼洛夫事件。临时政府在布尔什维克的帮助下最终粉碎了政变,但政府的统治能力也被进一步削弱,令左派更加壮大。9月1日(儒略历),临时政府宣布国家为共和政体,史称“俄罗斯共和国”。
10月24日(儒略历)晚,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水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动进攻,并于次日凌晨2点占领冬宫,史称十月革命。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逃离彼得格勒,随后在普斯科夫纠集军队,却很快被布尔什维克击败,克伦斯基逃离俄国。布尔什维克宣布推翻俄国临时政府。在布党人解散立宪会议之前,布党政府仍自称为“工农临时政府”。
军事
临时政府名义上接管俄罗斯帝国军队,但大量武装被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科尔尼洛夫事件更使临时政府元气大伤。其对外奉行战争政策,拒绝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继续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同盟国作战,成为其最终灭亡的原因之一。
经济
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十分失败,矿产、铁路等经济命脉逐渐被苏维埃控制,而其对工人的承诺大多没有实现,罢工事件多次发生,这也是其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外交
临时政府延续沙俄政府与英国法国协约国结盟的政策,与同盟国集团敌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14:26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