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语
汉语词语
偶语,
汉语
词语,拼音为ǒu yǔ,意思是相聚议论或
窃窃私语
。
释义
相聚议论或
窃窃私语
。
出处
《
史记·高祖本纪
》:“父老苦 秦
苛法
久矣,
诽谤
者族,偶语者
弃市
。”
例句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故德薄者,恶闻
美行
;政乱者,恶闻治言。此亡 秦 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
唐·
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官曹
崇重
难频入,
第宅
清闲且独行。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
新唐书
·藩镇传·李正己》:“
政令
严酷,在所不敢偶语,
威震
邻境。”
宋·
司马光
《言王广渊札子》:“臣伏见新除王广渊直
集贤院
,
外廷
之人无不怪惑,偶语族谈,莫知其故。”
明·
袁可立
《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
浮屠
,如人偶语,春树万家,参差
远迩
,桥梁
洲渚
,
断续
联络,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真有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龙锺,偶语月下。
清·
纳兰性德
《
渌水亭杂识
》卷二:“
汉高祖
素恨
雍齿
,
比沙
中偶语,
张良
劝帝封之以厌众心,偶语果息。”
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再走下去,行人渐少,看不出什么紧张的空气,只有几个人靠在店柜上惊奇的偶语。”
参考资料
偶语 (偶語)的意思
.千篇国学.
偶语
.百度汉语.
术士
.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3:20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