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团
佛教术语
佛教术语,意指由佛教出家僧侣所组成的团体,也可用于泛指所有的佛教僧侣(出家人)。
种类
僧团依性别,可分成比丘与比丘尼二众,当中的成员必须遵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法。加入佛教僧伽共同修行的修行者,必须发誓遵守各项佛教戒律,特别是别解脱戒
源流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五比丘跟随释迦牟尼出家,这是出家众的开端,但此时出家众只有比丘。耶舍与其五十四名友人加入僧团,随后舍利弗目犍连在听到马胜比丘说法后,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团;随后迦叶三兄弟率领一千名弟子加入,这一千二百五十五名弟子,成为佛陀僧团的骨干,又称常随众。
后来释迦牟尼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向佛陀请求出家,成为比丘尼众的开端。
为了使僧团和合共住,释迦牟尼制定了学处,作为僧团共住的规矩。其堂弟提婆达多,提出天授五法,希望用此来规范僧团,遭到释迦牟尼的拒绝。他于是决定另立僧团,形成提婆达多派,这是僧团分裂的开端。
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大迦叶召开第一次集结,在会中将波罗提木叉集结成戒经,形成出家僧侣共同遵守的最高成文规章。但是僧团中对于戒律仍然有不同的看法,在释迦牟尼涅槃后百年,僧团中因为十事非法的争议,召开了第二次集结。僧团在第二次集结中,虽然暂时得到共识,但是仍然渐行渐远,最终形成上座部大众部。上座部与大众部,虽然都遵守波罗提木叉,但在其他的戒律上见解不一,各自遵守不同的犍度,形成两个不同的僧团传统,在佛教史上,称此为僧团的根本分裂。随着佛教广泛被传播到印度各地,上座部与大众部又各自分裂出许多不同的僧团,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在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兴起,但是大乘佛教僧团并没有订定自己的戒律,他们仍然遵守着部派佛教的戒律。大乘佛教僧团,其他部派佛教的僧团,主要是基于经典教义不同而分隔的。
制度
佛教出家众,依性别,可分为比丘、比丘尼,称为出家二众,为僧伽的主体。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之后,称为出家五众。传统上,比丘与比丘尼不能居住在一处,但是在每月诵戒时,则可会集一起。
佛教僧团中,不问年龄、种姓、与地位,以先出家受具足戒者为上座(Sthavira),后出家者应对他们表示尊敬。《摩诃僧祗律》中说:“先出家(受具)者,应受礼、起迎、合掌、低头、恭敬。先出家者,应作上座:应先受请、先坐、先取水、先受食”。但是传统佛教认为即使是先出家的比丘尼,也应该向资浅的比丘,表示尊敬,而比丘不用视比丘尼为上座。这些规定被归结在比丘尼戒的八敬法中,现代昭慧法师认为这是对女性的歧视,领导废除八敬法运动,认为现代僧团不应该继续遵守这些规定。
原始佛教中,僧侣平日可以独居,修行头陀行,此称为阿兰若比丘。僧侣也可以加入在城市中的僧团共同生活,称为聚落比丘。但是在印度雨季的三个月中,僧侣需要聚居一处,禁止外出,称为结夏安居
当僧团中有事需要议决,如对于戒律的看法不同时,则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由僧伽的成员公决,这称为羯摩。主持羯摩仪式的长老,称羯摩师,或羯摩和尚,通常是由羯摩师诵出要表决的事项,交由僧伽成员口头表决,同意的成员就沉默,假若不同意的成员,则可以口头表示反对意见。当大众都沉默不语时,由羯摩和尚宣布结论:“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在举行具足戒仪式时,也会由羯摩和尚向大众宣告,僧某某某将加入僧团(一白),之后连问三次大众有无反对意见(三羯摩),此称一白三羯摩。在通过仪式之后,这名僧侣,就可正式加入僧团之中,成为比丘,或比丘尼
此外还有布萨羯摩、自恣羯摩、学家羯磨等等不同的羯摩法。
成为出家众,加入僧团之后,必须遵守僧伽的戒律(又称为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中包括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法等八种。僧团每半个月会集僧众,由上座长老负责诵出波罗提木叉戒本,以提醒僧侣随时儆醒,不要违反了戒律,称为布萨。在布萨之中,僧侣可以对自己违反戒律的地方,提出忏悔,而发现共修僧侣有违反戒律的地方,也可以在布萨中提出,此称布萨羯摩。一旦违反了波罗夷,经过僧团决定,则必须逐出僧团。
在布萨之后,僧侣可以依个人修习,在僧团中发表心得,并请求其他成员指导他,为他指正错误之处,称为自恣,自恣的仪式称自恣羯摩。
当僧团发现某位在家信众因为经济困难,无法供养僧侣时,僧伽集会时需公开向所有成员宣告,禁止僧侣接受此在家信众的布施及请食,也不得登门向此位信徒乞食,此称为学家羯摩。
成员
出家二众:比丘和比丘尼
出家五众主条目: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
法师:指精通佛法而为人之师,能教导弟子佛法者。
和尚:(术语)又曰和上。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
沙门: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
功能
佛教僧团的功能,在于教化世人,使获得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因此,僧众首先必须净化自己的身心,以达到究竟的解脱。在制度完善的僧团中,人人互相尊重,以六和敬达到内心的净化,不但“于现法得漏尽”,而且“未生诸漏亦令不生”。有此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佛教正法即能在世间弘传久远,普利世世代代的众生。
故事
两个僧团——调和僧团 佛法久住
一时,佛陀在果新巴。一施主迎请果新巴的僧众去安居。果新巴的比丘们和广严城的比丘都行持三藏,然性格暴躁。两个僧团准备一起安居,规定凡用卫生间后若见水特别少则必须把水装满或者禀告管家,否则即为违规。
一日施主迎请所有僧众应供,广严城的一位比丘去用卫生间后见水很少,既未添水亦未禀告管家,认为大家都不在无人知道,不料被果新巴的一比丘注意到并告诉了果新巴的其他几位比丘。诸比丘怂恿道:“您说得对,他已明显违背了我们安居的纪律,等一会,您把这件事说一遍,我们大家帮您狠狠批评他。”
广严城的那位比丘回去后心里一直不安,知道自己已经违背了纪律,即对广严城的几位比丘说:“今天我可能做得不对,用卫生间后既没添水又没禀告管家。”几位比丘说:“这点小事不要紧,如果他们找麻烦,您稍微说一下我们可以站在您的立场,为您辩护。”果新巴的众比丘应供毕返回经堂,楗槌集众通告:广严城的一位比丘,违犯纪律,用卫生间后既不添水又不禀告管家。广严城的比丘中几位性格暴躁者与对方争吵起来,互相指责,争执不下。世尊知道后,亲自询问:“是否广严城的比丘和果新巴的比丘彼此不合,互说过失?如此会使恶业增长、善法灭尽,极不应理。”诸比丘如实回禀世尊,世尊三番五次劝解,但两僧团和合仍很困难。不久一施主迎请所有的僧众应供,时世尊准备以此缘起制戒。比丘们在施主家仍然争吵不休甚至动武。世尊即制戒:以后一个僧团中不能有两派不合、不得分开诵戒,如果有不和合之比丘,其余僧众不得与他们一起讲话、饮食、行道,否则非法增长善法减灭。此后世尊教法的僧团中不再有寺院与寺院之间及僧团内部不和的现象。僧众和合,互相恭敬,释迦教法方得久住。
参考资料
僧团的组成.凤凰网.2007\u5e7408\u670815\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3 20:47
目录
概述
种类
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