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Original Buddhism)。
修持之道
Aniccā vata 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
已生起的被止灭:这平息乃是安乐。
在原始佛教中,“诸行(saṅkhārā)”,是泛指一切被构造而成的事物。
具体而言,则是指“众生自身的五蕴”,以及“众生存在的整个三界(欲、色、无色)”。
由于“诸行”是因条件构造而成的,所以,它们是“生起法(uppādadhamma)”——具有生起的特性。
“生起法(uppādadhamma)”,意味着:
1、不是“本来自存”(永恒的本源)的;
2、是缘起(靠一定的条件,得以生起)的。
这样,就意味着,任何“生起法(uppādadhamma)”,其本身,也必定是“消散法(vayadhamma)”——具有坏灭的特性。
“消散法(vayadhamma)”,意味着:
1、凡有生之物,必定坏灭;
2、坏灭是:衰坏、消散、殆尽。
从生命的角度而言:
五蕴出生,是“生起法(uppādadhamma)”;
五蕴老死,是“消散法(vayadhamma)”。
这里,无论是生起,还是消散,都是无常的(Anicca);
那么,凡在生起与消散的范围内,就是“苦”(Dukkha,坏与空的);
其中,始终无任何不变的实质可言,称之为“无我”(Anatta)
从轮回与解脱的角度而言:
轮回是“生起法(uppādadhamma)”:
十二缘起的集起,使五蕴具有不断的“生起法(uppādadhamma)”,也就是说,不断的轮回存在;这是苦集,导致五蕴的延续。
解脱是“消散法(vayadhamma):
十二缘起的还灭,使五蕴具有彻底的“消散法(vayadhamma)”,也就是说,轮回存在的彻底止灭;这是苦灭,五蕴的彻底平息。
这里,十二缘起的集起,而使五蕴(苦)延续,但这诸行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
反之,十二缘起的还灭,而使苦(五蕴)彻底灭尽,那无常的、苦的、无我的五蕴不再延续后,并不剩下任何存在,因而说:这“涅槃”也是无我的。
但凡,看清楚这五蕴是“生起法(uppādadhamma)”与“消散法(vayadhamma)”——例如“只是出生与老死”,那么,就能进一步亲身体会它们只是“苦”,这样,就可以通晓“
苦圣谛”的真实含义:所谓苦,就是这个“存在(我们所取着的这五种蕴)”。
但凡,看清楚这苦的彻底“消散(vaya)”:五蕴彻底灭尽后,并不剩下任何存在,那么,就能进一步亲身体会“凡一切集起之法,只是灭法”。
“凡一切集起之法,只是灭法”,字面的意思,意味着:
这“存在(诸行)”的“生起(uppāda)”与“消散(vaya)”——其实只有:“苦的升起(五蕴的轮回)”与“苦的灭尽(五蕴彻底熄灭)”而已,而再无其他了。
如是,就不会认为“轮回与解脱之中,有任何恒常的,自我的实质存在”。这样,就可以破除对存在的——“常见”、“乐见”、“
我见”;也可以破除“究竟解脱(无余般涅槃)”之后还会有任何事物存在的——“我见”。
凡是对这“存在诸有”,不再有颠倒见(常见、乐见、我见),他们就对此“存有”、“五蕴”不再欢欣、爱恋、取着、迷执,他们见到诸行的“生起”、“流转”、“行相”、“造作”、“结生”——只是苦与畏怖。
这样,对“诸行”出离,成为漠不关心(舍)后,欣然、乐见、胜解(决心)、转向、投入:诸行的“无生起”、“无流转”、“
无相”、“无造作”、“无结生”——涅槃,视之为安全、安乐!
(上述二段,参见《无碍解道·智论》)
因此佛陀才说:“已生起的被止灭:这平息乃是安乐”(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sukho)
已生起的(Uppajjitvā)——是指我们的五蕴、存在的三界,也就是诸行,因为
十二缘起的集起,尤其因为过去世的“无明、
渴爱、取、业、有”,而导致有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的五蕴存在,所以我们一旦出生,就已经“全体陷入了苦——被老打败、被死打败...”。
我们只是想要活得更好,亦即,在存在中找安乐,可是,这是行不通的,不可能的,因为存在之诸行,只是“生起与消散法”(uppādavayadhammino),因此,只是苦。
在苦(五蕴的集起)中找不苦,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不苦(五蕴的灭尽、涅槃)中找不苦,才是可能的。因此,要止息这个苦,对这样的苦,要足以看清,足以
厌离,足以熄灭
渴爱。
所以,要彻底“止灭(nirujjhanti)”这“已生起的(Uppajjitvā)”,这才是佛陀最真实无误的教导——灭苦。
愚者执着那本不存在的自我,对存有的爱恋已经成为习惯,目光短浅而看不到身处毁灭,故而谴责世尊的教法,认为世尊断灭了他们的幸福。
然而,他们的幸福,只是“苦”——“生起与消散法”。
对于智者而言,“已生起的被止灭(Uppajjitvā nirujjhanti)”——所有属于“升起与消散法”的诸行,被彻底的“止灭(nirujjhanti)”,那么——“这平息乃是安乐”(tesaṃ vūpasamo sukho)”
什么平息(vūpasama)?
诸行平息、生起与消散法平息、苦平息、五蕴平息、生与老死平息、一切不安平息、一切欲平息、一切
渴爱平息、一切存有平息。
因为不再有生灭之法,一切苦止息,一切基于诸行的不安止息。
那位已经证得平息的人,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渴爱被扬弃后,天界的幸福也比不上他之安乐的十六分之一”。(《自说经》)
所以,他的心寂静,经验最无上的幸福、安乐、无恼——“我等真是活在快乐里,以
禅悦为食物”。(《
法句经》)
在此,你已出生,你已经属于苦,已经属于诸行,凡是你的无明没有摘除,渴爱没有磨灭,这苦的路途就无尽无休。
凡是,这苦已经被遍知,
渴爱已经被舍断,灭已经被作证,道已经被修习,就有那苦之边际的终结。
愿以此文,纠正那些对佛陀灭苦之教的不正确理解者,愿以此真实之语、如法之语,使那些具有能力理解佛陀教法者,清醒、趋于正道!
Aniccā vata 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
诸行确实乃无常,是生起与消散法,
已生起的被止灭:这平息乃是安乐。
在原始佛教中,何为“究竟的解脱”?
【一】聚焦于当下
缘起的“三联结”中:
过去的“行”,与今生的“识”是一对;
今生的“受”,与今生的“爱”是一对;
今生的“有”,与来世的“生”是一对。
简单的说,过去的业,造成再生(
行缘识,
识缘名色);
从而——产生了今生的果报(
异熟),也就是具有了“识、名色、六处、触、受”。
如果仅仅是维持与耗尽今生的果报,而不制造新业,就不可能导致来生。
但是,今生,又在受的基础上,产生了渴爱,从而导致新业,就引发未来的再生(
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
审视以上的三个环节,可知: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来到,所以我们须聚焦于关键环节:
也就是说——基于感受,而升起渴爱的环节(受缘爱)。
【二】无明触
环节之一,“受”,它发端于触。
感官(内六处)与对象(外六处)相遇,产生相应识。
由此,内外六处与识,此三者结合,成为触。
对于已经出生者而言,触的发生是避免不了的。
可是,在触的阶段,凡夫是完全无知的,称之为无明触。
什么是无明?
无明不是一种认知。
既然不是认知,那么,它连错误的认识(邪见)也谈不上。
可是,它也不具备正确的合理认知,因此它是
邪见与一切不善心的基础。
无明是一种痴。
也就是:无明乃是指不具备任何认知。
或者更进一步说,没有任何的“合理”认知。
这里的合理,是特指“无常、苦、无我”。
当凡夫的感官接触事物,升起印象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个经验是“无常、苦、无我”(三相)的。
这个“不懂得”,就是无明。
“不懂得”一再发生在凡夫触的阶段,但这不意味着不可以改变。
经过训练的圣者,或是任何对佛法正确的闻法者,在接触事物升起经验时,能够观察“无常、苦、无我”,那么,他们就与一般凡夫不同,他们没有或暂时没有“无明触”了。
触,所引发的受,具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性质。
由于无明触,也就是在产生经验的瞬间,并不能如理的了知它们的“三相”,进而顺着习性,就会:
2、对苦受,厌嫌(嗔);
3、至于不苦不乐受,依然掺杂着无明在其中;例如:不知道“平静的感受”,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不理解它也是苦,它的成因,它的灭去,灭去之道。
同样,贪与嗔之中,也伴随有无明。例如:对于乐受,只是爱着其中的乐味,却看不到其中无常的过患,由此也不能产生出离之意。
由此,凡夫的心,受无明蒙蔽,对于
三受,具足贪、嗔、痴的三不善,这是渴爱的动力来源。
而渴爱,也就不断追求于抓取自己所贪恋的。
渴爱有三种:
一种是对感官欲望的追求(欲爱);
一种是对生命不断存在下去的欲望(有爱);
一种是因持有断灭见的欲求(无有爱)。
其中第三种,“因持有断灭见的欲求”(无有爱),不应与“追求寂灭的涅槃”混淆。
持有“无有爱”的人,有两类:
1、普通的世俗人,认为
人死如灯灭,所以死后万事皆休,不如趁早行乐。
2、一类修行人,极度的厌恶存在,但执着有“自我”的存在,认为通过修行,可以断灭这个“自我”。
对于前者,佛法以缘起因果批判。
对于后者,他们与佛法不同之处在于,佛法并不承认自我的存在。
佛法也追求五蕴彻底的熄灭,但佛法并不认为五蕴是自我,所以,佛法的涅槃,并不是在断除一个原本存在的“自我”,而是将这个“无我”的五蕴,彻底熄灭。
“无有爱”的两类,他们都怀有“我见”(有身见:认为五蕴有我),故而他们无法断除
我慢,所以无法舍尽烦恼,势必因此而轮回。
而佛法的教导,是彻底断尽
渴爱,故而,使得整个轮回止息,整个苦(亦即五蕴)彻底不再延续。
【四】过患
被无明遮蔽,汲汲从事于渴爱的人,所得到的,却只有“过患”。
因为,他们匆匆抓取的任何、一切,都总只是无常之法、有为之法、消散之法、坏灭之法。
在这个存在的区域里,任何环境、任何生命,都要注定承受毁灭,或老病死的洗劫。
因此,任何他们所喜爱的,都会被剥夺,这是畏怖的来源。
此外,他们自身所造的
恶业,给他们带来恶报的打击;他们的
善业,则依然把他们捆绑在存有里。
可,这个存有只是不断坏灭的燃烧之域。
那么,因为
渴爱而
造业,因为执取而导致存在的延续,这样的屡屡再生,就只是苦。
佛陀,把苦,等同于这个存在;把这个存在,等同于苦。
这就是“过患”——真正的危险、不可靠、不安稳。
如果人,想要真正的离开苦,那么,借由佛法,他必须亲见这个存在之整体的生、灭事实。
实际上,对生、灭的观察和体证,有两类:
1、观察当下现象的生、灭;
2、更为深入的考察生命的整体真相,十二缘起的集与灭。
其中,第一类,是由于人不具备更大的“眼”,只能依靠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当下经验的如实勘察。
后者,第二类,是佛陀那样伟大的发现者,具有“圣眼”者,看穿轮回中任何生命状况,世世辈辈都是苦痛的、不安的、不值得留恋的。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自身可以直接习练第一类生灭的观察;
可是我们也需要接受第二类——更广大、深入的“生、灭”的教导。
借此教导——我们了解自身的存在,其实是绝对的不安,亦即过患。
因此,佛陀教导的“灭苦”,就只是“彻底”止息“苦”,亦即止息这个自身存在。
【五】恐惧与智慧
当听说佛陀教导的灭苦,是彻底止息这个自己身心的存在,凡夫会来到恐怖与不安。
实则,这是未具备智慧的缘故。
智者一再看到:
凡夫所爱的,只是造成再生之业——不断生存与存有;而这存有的一切,只是苦。
由此,他们不再被“存在”、“对存在的喜爱”所蒙蔽,由于揭开了这层无知(无明),他们就不再喜爱或错爱这存在。
对于存在,只是不断见识到——无常、苦、无我,之后,智者就会领略“不再存在”是安全的、寂静的、殊妙的、快乐的。
当这个认知,被智者完全领悟后,才能树立
四圣谛(
苦集灭道)的正见与信心,也彻底舍弃对自我的珍爱,这意味着修行阶段中“
初果”的达成。由此,他一无反顾、坚定的走向涅槃与
寂灭。
反之,因为在存在的
渴爱里浸泡太久,凡夫将这个五蕴的组合,视之为自我,倍加爱惜。
我们说,他们不知道他们爱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也不能更深刻的调查自己受苦的根本原因。
看到存在只是祸患,发现自我并不
实存,之后,智者勇于停止这苦的延续。
【六】圣道
回到“现在”的关键点——受缘爱。
基于无明触所升起的受,而有渴爱。
这渴爱急于捕捉“升起于感官领域的任何所喜之物”。
当心识这样运作时,这也成为业的力量而存积下来,在死亡的时候,推动生命投生。
这样,这个“受缘爱”的关键点,也是今生解脱的关键点。
圣道的修持者,会立即看穿:哪怕是不苦不乐受,也是苦的;因此更不用提乐受了。
简而言之,任何的三种受,修行者都不应疏忽大意,就在它们出现的时候,能够一视同仁的看穿它们是苦的实质,这意味着无明被击碎,同时,
渴爱也不能再升起。
如果要达到这样,起码需要具备以下的三个基础:
1、通过
闻思修,掌握“苦、集、灭、道的正见”与“苦、无常、无我的正观”。
3、结合上述两者,随时随地的观察任何经验、感受,并且因智慧(正见、正观)的介入,而不再执取它们。
如此一来,对于乐受,斩断贪的习性;对于苦受,斩断嗔的习性;对于不苦不乐受,斩断痴的习性。
可是,请勿误解,以为“不贪、不嗔、不痴”的状态,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存在状态。
的确,它很美好,可是,它是一种“导向存在之灭尽”的状态,而不是“对存在的延续”。
对此更为清楚的举例:
如果圣者感受到没有贪、嗔、痴的那种“美好”,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营造这样一种状态,而是借此,彻底停息这个存在。
当彻底断尽贪、嗔、痴之后,“存在”也不能被继续延续下去。因为,
渴爱与执取灭尽,就不能制造再生的
业力,这样子,整个存在就不会延续下去——不会有来生了。
这个五蕴彻底停止、寂灭,就是苦的彻底终结。
而只要在“存在”之中,就是在“苦的范围”内,是不可能有苦的止息的。
因此,灭除苦,是灭除无明,因此对于三类受,不再有渴爱,亦即断尽贪、嗔、痴,不仅如此,也断尽这个受的延续,断尽未来所有的识、名色、
六入、触、受。
如果你遇到一位圣者,你询问他解脱的心境,猜想他可能会这样告知你:
首先,对于体验到任何经验,他都彻底知为苦(以及无常、无我);
同时,任何的
渴爱、
贪嗔痴,都被他视为应征服的危险之物与敌人——因为它们引发未来的存在;
进而,基于对三相的观察,他舍弃了无明,平息了渴爱,断尽了
贪嗔痴;
最后,他对导向彻底的寂灭、熄灭,完全喜悦、赞同、无畏惧,以这止息为对象,安享其为
禅思的对境。
那么,这位圣者,无论遇到任何缘起之物,都只是意识到苦,而由此也平息了渴爱;他把一切存有的状态整体打包,彻底的丢弃;而彻底的不存在,是他欣然乐见的解脱之地。由此,任何感受不能动摇他的心,任何对感受的
贪嗔痴反应也告罄,这是最终的
不动心解脱(不受撼动的自由之心)。
他不再视任何为自我、我的,当舍弃生命后,不再聚集新的存在,不再有任何再生。
这就是佛陀指出的:“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修习
如果你要立志于究竟的解脱,你要勇于去智慧的发现,你所经验到的任何存在,都是苦。
这样,当你征服了自己的贪嗔痴后,
渴爱平息之后,这是属于你脱离存在的真正保证。
由此,你可以登上彼岸——在死后,彻底不再延续这个存在(苦)。
换而言之,当任何欲望,升起于你的感官经验之瞬间时,你的解脱还依然是无望的。
这正如佛陀所说:“修习的终点,是
贪嗔痴的灭
尽之处”。
我想,我已经用最洗练的语言,忠实的描述了佛陀所指出的解脱之道究竟为何。
这里并未照顾那些初学者,所以,有些术语,请自行搜索查询它们的意义(如
十二缘起等等)。
探究
日本《
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对于“原始佛教”定义如下“相对于后世发达之大乘佛教,指释尊在世时代至二十部派开始分裂前之佛教。此时代之经典,包含佛教教说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词,系依明治以后佛教研究者而使用。”日本学者对于这个词的定义尚有争议。此时教法一味合和
无诤。佛
入灭后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称为“
根本佛教”,此时已经受到佛陀
本生故事的影响,造成神话佛陀的观念产生,蕴含佛教分裂的远因,各地的教团已然有后来各部派的概念雏形。 在现代的原始佛教一词的使用上有两种意义: 一、在
宗教学的意义上表明最初始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核心教义,有别于后续发展出来的其他佛教教义。 二、另一个部份是在信仰者的
认知意义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
巴利语为Theravada。佛教中最古老的流派,是和原始佛教一脉相承的。因其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向南传播到
斯里兰卡、
缅甸等地,故又称“南传佛教”。现今,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
柬埔寨、
老挝等
南亚、
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的
西双版纳、
德宏等地区。
上座部佛教坚持传承和保守佛陀的原本教法,不主张对佛陀的教法作过多的发挥和改变,因此也有人将之称为“
根本佛教”或者“原始佛法”,以区别后期发展出去的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流传于中国、韩国、日本等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大乘佛教”或“
北传佛教”有所不同。
界定
在这一次结集将要结束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阿难尊者说:「尊者们,世尊在临
般涅盘前曾对我说:『
阿难,假如
僧团愿意的话,在我去世之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
学处(khuddanukhuddakani sikkhapadani,小小戒)。』」于是长老们问阿难尊者说:「贤友,当时你有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们,我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于是与会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长老说:「除了四
巴拉基咖(parajika,
波罗夷)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还有十三僧始终(
僧残)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
学处。」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十三僧始终、二不定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人说也应包括舍堕,有人说也应包括
巴吉帝亚(pacittiya,
波逸提)。大家的意见不一。
这个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说:「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跟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个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个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
果德玛(Gotama,乔答摩)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当他们的导师在世时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团中作
甘马(kamma,僧团表决会议,古音译作
羯磨),强调说: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
这是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与教法的
基本原则。其实这项基本原则是佛陀在世时曾经反复强调过的,只不过在
第一次结集时再由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来,并且得到所有与会的大阿拉汉们的
一致通过。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比库都是大长老,都是
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项决定就称为Theravada。thera意思是长老、上座。vada是观点、思想、学说;Theravada就称为上座部、上座们的观点、主张。上座长老们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窜改、删改。
3、只应当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还有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与大悲智者,才有资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资格,能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因此我们就只有遵守的份。正因如此,坚持这三项原则的
僧团就称为「上座部」。
当你们看到上座部佛教的比库,看到我们仍然穿着这一套衣服,会不会觉得怪怪的?在台湾,有一位尊者外出托钵,人家的小孩看到就说:「妈妈,妈妈你看,圣诞公公来了!」我们所穿的这套衣服称为
三衣,穿衣的方法都跟佛陀在世时一样。我们所穿的衣服要根据《
律藏》的规定来进行裁剪、缝制和染色,对它的尺寸、穿着方法都有规定。当比库要进入俗人住区、村镇的时候,就要像我一样,包得严严密密的,只露出头、两只手和两只脚。但是在寺院、野外和山林里,就可以
偏袒右肩。同时,在礼佛、礼敬长老的时候,也要偏袒右肩,我想大家在读经典的时候应该看过。当时的比库们想要请法时,先偏袒右肩,再合掌向佛,这是依照佛制的。还有受持离非时食,即过了正午不再吃东西,不能够接受金钱等等,都是按照佛陀在世时所制定的戒律来行持。作为一名忠实的佛弟子,我们只有遵守的份,而没有改变的份。
考证
大小乘佛教的产生
佛祖释伽牟尼涅盘后,佛教分成了
大乘教和小乘教。
小乘佛教(主要为南传佛教或上座部佛教,现代学者用此概念仅用于分类,无褒贬之意)主要传播地区在南亚的泰国、缅甸、
锡兰一带,中国南部云南等地也属该系佛教。该派经典为
巴利文经典,强调佛陀为唯一伟大导师。小乘教主张恪守戒律,托钵乞食,注重禅修,精密观照,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强调修炼自我的
声闻乘。小乘佛教通过“
八正道”等自我修持,达到最高第四
果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
生死轮回)和辟支
佛果(观悟
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认为除释尊外其他众生能成就佛果。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为
北传佛教,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后,主要继承者为中国的
汉传佛教,现代很多学者一般专指汉传佛教,但中国的汉传佛教实际也包含小乘教法。该派经典
古印度时以梵文经典为主,该派强调以佛陀的一生行持为榜样,以成佛为修行的最终目标,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
大乘佛教按照佛陀的
众生平等,人人本来均有
如来智慧德相的理念,强调通过佛法无量劫的修持,众生都能成佛。通过
菩萨行的“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的修习,历经52道菩萨道阶位的修持(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最终成就
佛果。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虽然都是虔诚的
佛教徒,但却因宗派不同,一直争论不休。 公元12世纪左右,佛教在古印度衰落,但佛教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它在有着深厚
文化底蕴的中国早已深深扎下了根,当佛教的世界中心转移到中国后,它发展成为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原始佛教的教义
佛教主要教义是比较确定的,主要集中于佛说的“四谛”。四谛即四种真理,分别称
苦谛、
集谛、
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生在世,有生老病死等八种痛苦。集谛解释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这就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便造了业(指活动的结果),只能不断
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灭谛是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不生不死”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盘。
道谛是指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参禅念佛等。佛教修道讲究“
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确的信仰)、正思(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确的言论)、正精(正确的努力)、
正业(正确的行动)、正命(正确的生活)、
正念(正确的思想)、正定(正确的自我专心)。此外修行以“
五戒”为主,包括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另外,佛教不承认
婆罗门教的经典和宗教特权。佛教认为,不论人出生于哪一个
瓦尔那,只要自己按照
佛德教训修行,就能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佛教这种不承认瓦尔那区别的态度,吸引了很多下层民众。
分化差异
素食: 这也是其中最大差别之一,前者大力提倡素食而后者没有进行(这不是必要的)。北传说人吃肉有促成杀生的罪,在他们的因果经甚至提到一个人吐血是因为他吃肉。 佛陀允许肉食,如果符合以下的三净肉条件:(1)那只禽兽不是亲自或叫他人杀(给於
比丘:那只禽兽不是特地被杀来供养他的)。(2)没有见到那禽兽被杀时的情况。(3)没有听到那只禽兽被杀时所发出的叫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