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汉语
二级字,读作僮( tóng或zhuàng),读作tóng时其本意为未成年的人;读作zhuàng时其本意为中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的原字。
“僮”或“撞”。这—名称最早见于南
宋史书。 《 宋史》中还有称蛮而不称僮。该书《蛮夷传》抚水州条中说“广西所部二十五郡,三方临溪洞:与蛮、僮、黎、蛋杂处”....再如称“
铸铜为大鼓”的蛮,与
侬智高同族的蛮,都是专指壮族。朱辅《
溪蛮丛笑》说: “五溪蛮种类有五:曰苗、曰俚、曰瑶、曰僮、曰
仡佬”。《宋史·李曾伯列传》载:“淳检间,
宜州丁壮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效丁、
撞丁,共九千余人,而撞丁可用”。.................
清人
李绂修的《
广西通志》说:“撞者撞也,粤之顽民,性喜攻击撞突,故曰撞”。说这些人行为撞突,所以称为僮人。在宋史籍文献中,也还保存着“僚”这个
族名,僮与僚常碰见。到了明、清时代、俚僚、蛮、土人、俍等等名称完全统一在“僮”这个族名中。《明史·广西土司传》说:“广西僮居多,盘万岭之中,当三江之险,六十三山倚以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布于桂林、
柳州、庆远、
平乐诸郡县者,所在蔓衍,而田州、
泗城之民,种类滋繁,莫可枚举”。这是把广西境内的
少数民族归纳为“僮”“瑶”两类,至于他们的族属渊源,
顾炎武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明确指出:“徭乃
荆蛮,僮则旧越人也”。显见壮是瓯骆的后裔之一。
1949年后,经过
民族识别,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区所有自称“布妥”、“
布侬”、“
布越”、“布雒”、“布托”、“布僮”等等的称谓,统一称为
僮族。由于读音不一致,“僮”字含义也不够清楚,一九六五年遵照周总理的倡议,把僮族的“僮”改为“壮”,“僮族”一律改为“壮族”。”(参见
黄现璠著
《壮族通史》)
又《前汉·衞靑传注》僮者,婢妾之总称。《史记·货殖传》
卓王孙家僮八百人。《前汉·张安世传》僮七百人,皆有手技。《
玉篇》僮幼迷荒者。《诗·郑风》狂僮之狂也且。《传》狂行僮昏所化也。《
广雅》僮,痴也。今为童。
又姓。汉
交趾刺史
僮尹。《郑樵·族略》卽童姓。或从人,以别其族。 《韵会》《说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作童,童仆字作僮,相承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