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计划是“元培计划实验班”的简称,现已更名为“元培学院”。元培计划是
北京大学在创建
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
模式介绍
元培计划是力求培养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而实施的一项以北大老校长
蔡元培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浙江
绍兴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
国民党中央执委、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景星学社名誉主席,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基本理念
改革开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号召。这为北京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999年,在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正式启动之际,为了更加明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学校成立了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开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尤其是北大长期教育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学校提出了北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一是作为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负有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培养领军人物责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但这个任务从总体上来说,单靠本科教育是完不成的,只能在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大学教育中完成。那么本科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既可以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给研究生教育打基础),也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为实现上述目标,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有必要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教学改革实践
实施元培计划以来,北京大学按照元培计划的基本理念,通过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方式推动全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调整教学计划;推动公共课程自由选课制;着手研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与衔接;研究实行学分制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和生活管理工作。
按学科招生
从2003年开始,全校大部分院系都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考生按院系填报志愿,按院系录取。学生被录取后,进入相应院系,先学习通选课及这个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基础课学习后,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
贯彻通识教育
2002-2003年全面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将必修课学分数压缩到总学分的60%以内,取消限制性选修课,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增加16个通识教育通选课学分的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建设320门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为低年级普遍实行通识教育准备师资和课程。
新的学习制度
全校公共课打破过去按专业班级统一排课的固定模式,在大力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实行新的学习制度:在保证必修课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和课堂;有关院系在教学计划指导下,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开课。公共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体育课、文科计算机课、大学英语课先后开始,逐步推行,目前全校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都实现了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和课堂。同时,对本科生全面实行导师制。
开办实验班
元培计划实验班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模式进行培养,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实验班介绍
新的办学理念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启动的以老校长的名字蔡元培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并开办实验班。该计划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坚持人为本,德为先、业于精的教育理念,实验班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毕业生,为他们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的办学模式
1、学分制:
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学分制。其基础是在元培计划各个专业教学计划框架内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所选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的科目,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1)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学生低年级通识教育内容主要为:
全校公共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
通选课 (数学与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哲学与
心理学、
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
艺术共五个领域);
公共基础课(理科:
高等数学、
物理学、化学和
生物学;文科:高等数学、人文和
社会科学)。
(2)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内容为学生在有关院系进行专业学习,修学各院系专门为元培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和任意选修课。
2、导师制:
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每位导师对各自的指导对象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等指导。导师由相关院系推荐,北京大学校长聘任。
3、弹性学制:
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3-6年的学习计划,少则3年即可毕业。若在4年内仍未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则4年后仍可继续修读,直至修满学分毕业。
4、自由选择专业:
元培计划实验班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后,一般在第四学期前,可根据自己的志趣提出所希望选择的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决定于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及学生本人的综合条件。
招生情况
元培计划实验班从2001年开始招生。实验班已经推出,迅速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学生和家长通过切身感受对元培计划越来越欢迎。2002年以后元培计划实验班直接从高考学生中招生。几年来,届学生的平均录取成绩一年比一年高越来越高。2003级140名新生中,有8位文、理科省级
高考总分第一名, 6位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得主,其中一位获得国际
奥赛金牌。2004年,有10位文、理科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考入元培计划实验班,成为北京大学当今年录取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最多的院系级教学单位;有20名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其中有3名化学国际竞赛金牌得主选择了元培计划实验班。2005年实验班招生156人,其中有17位(文科9位、理科8位)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
相关问答
为了使新生更加了解元培计划,现将同学们关心的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1、问:修读元培计划直接的优点是什么?
答:(1)北京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教学质量是重要标志。元培计划旨在充分利用北大整体优势和教育资源,采用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为国家造就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杰出人才。是新世纪初北大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计划,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今后元培计划会逐步在全校展开。学校要招收第二批学生来实现这个计划。你们能为学校和国家来承担这样一件事情,是你们离开父母、离开中学后为社会担负的第一次责任,选择修读元培计划的这种责任和光荣就是优点。
(2)原则上元培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通过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使学生真正按照个人志趣、特长、今后对职业的追求以及对各专业的认识选择学习专业。以往大多数中学生在没有真正了解专业情况的背景下,在家长老师出于策略考虑或社会所谓热门专业的世俗潮流中选择了专业。而元培计划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在真正了解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志趣独立选择的机会。元培计划一年级不分专业,主要选修通选课、学校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同学们可以在充分了解北京大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的基础上,从二年级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修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基础课,在第四学期前确定专业。
(3)元培计划实行自由选课的学分制:实验班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实行自由选课。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注重学术方法的训练。元培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重心不在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培养和训练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思维能力。
(4)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元培计划是与大学十年制目标相配合的,将本科教育看作硕士和博士的准备,是为今后能适应学科发展越来越专深和交叉性越来越强的硕士和博士生研究奠定宽广基础,培养跨学科、创造性的开拓能力,是基于本科宽厚、研究生精专的整体考虑。元培计划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淡化的并不是专业知识,而是避免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过早受到的专业隔膜的限制。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态是一个现代学者的基本修养,也能消除由专业单调所诱发的傲慢和偏执,养成对人类整体和其他文化、其它精神世界的宽容和理解。
(5)实行导师制:
(6)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3-6年的学习计划,少则3年即可 毕业。若在4年内仍未完成 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则4年后仍可继续修读,直至修满学分毕业。
2、问:修读元培计划与直接在院系学习有何不同?
答:首先,教学计划不同,前者执行的是学校为元培计划单独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而后者执行的是该院系的教学计划。元培计划与各院系的教学计划是有机衔接的,加强了基础课和增加了选修课。元培计划一年级不进入专业学习,只进行通选课和公共基础课等的学习;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修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逐步选择专业;元培计划的导师还注重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钻研,全面发展,培养自我构筑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其次,元培计划的学生通过一年半对文理科各专业的了解,在导师的指导及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依据自己的志趣选择专业方向。
第三,基础不同。元培计划增加了基础课的比重,特别是加大了通选课的比重,拓宽了基础,知识面较宽。而在院系学习,要解决基础问题或选修其他相关专业系科的知识,只能靠个人进行并受到许多限制(包括收取选课费用),而元培计划是靠制度保证和鼓励你在某一专业、系科的限制之外选课学习。
3、问:修读元培计划,对我今后发展有何帮助?
答:首先,修读元培计划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符合现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即使不继续读研究生,在求职中也更具竞争力。
其次,元培计划注重科研方法的训练,培养探索精神,对个人学术素养大有裨益。
第三,元培计划强调基础与专业的合理衔接和科学训练,主要目标是为十年制(硕士+博士)打基础,为今后成为高素质学术人才、社会应用人才做好准备。
4、问:减少学分后,会不会影响学生学习?
答:不会。元培计划是以强化课程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为前提的,各院系为元培计划制定的教学计划相对减少了学分,但并不是降低了学习强度,相反,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探索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该计划是今后各院系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先行实验,它是以各院系的实际经验和解决存在问题的调研为依据的。
5、问:修读元培计划后,能否再转入其它院系?
答:因为学生进入的院系和专业基本上是自己通过一年半的观察和思考选择确定的,最后结果同各院系的同学一样,只是学籍管理由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之前,学生确定了专业,完成各院系专门为元培计划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成绩合格,经过学校审查便可以取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所以不存在转系的问题。
6、修读元培计划的学生,能否辅修第二专业和修读第二学位?
答:在元培计划学习的学生,低年级打下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对辅修第二专业和修读第二学位十分有利,所以在学生有精力和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辅修第二专业和修读第二学位。
7、二年级开始,学生开始逐步进入各专业,学校分流学生到各专业的原则是什么?
答:充分尊重学生的志趣,同时考虑教学资源、学生的综合情况(学业成绩、导师意见、知识结构、学生工作组意见等)和院系相关专业的要求。
答:其实元培本质上是不分文理的,文理划分基本只是为了招生时方便。进来之后高考时考理科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文科的专业,文科的同学也可以选择理科作为专业方向。元培计划实验班每个年级大约有10%的学生进行了文科转理科,理科转文科的转换,其中文科向理科流动的人数比例比较少。理转文的同学以经济和光华方向为主,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其他的文科专业。当然,这要考虑到个人的能力水平以及相关院系的教学资源。
9、元培的前几届毕业生出路如何?
答:元培计划实验班迄今已有三届学生毕业,他们的大致状况如下。
(1)05届
05届作为第一届元培计划的学生,亲身经历了元培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承受了元培草创之初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他们在自由选课、确定专业等方面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依靠自身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
05届72名毕业生中,29人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大学研究生(4人跨专业保送),21人前往
哈佛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著名学府攻读更高学位,继续深造的比例高达69.4%。直接就业学生的就业单位有北大方正、
惠普、
联合利华、
南方报业等知名企事业单位。
(2)06届
元培计划实验班06届共有102人顺利毕业,其中38人免试保送研究生。其中由于社会工作表现突出而从校学生工作部获得3个推免名额,从团委支教名额中获得1个,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元培计划毕业生社会活动能力强、贡献多。
06届共有35人境外继续深造,多人成功的申请到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国际知名高校,读研率71.6%。很多国外高校认同元培计划加强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认为来自实验班的学生学科基础宽厚、思维活跃、思路开阔,非常适合交叉学科发展的大趋势。这说明元培计划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当今国际学术发展的需要。
(3)07届
07届毕业生人数达140人,其中国内读研4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境外读研54人,占毕业生人数的38.6%,总读研率为73.6%(其中:文科读研率为62.3%,理科读研率86.8%)。
境外读研的分别被美国哈佛大学、
MIT、
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芝加哥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等名校接收。
07届毕业生中的30人直接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21.4%,被著名律师事务所、平安保险、国家机关、光明日报社、国企和外企等单位录取。
实验班2005-2007届毕业生去向统计
年级 总人数 国内读研 境外读研 就业/考研
2005届 72 29(40.3%) 21(29.2%) 22(30.5%)
2006届 102 38(37.3%) 35(34.3%) 29(28.4%)
2007届 140 49(35%) 54(38.6%) 37(26.4%)
合计 314 116 110 88
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学生在全校各专业的课堂中自由穿梭,开拓视野,夯实基础,发现兴趣。学生锻炼了自主选择、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六年中,元培计划实践着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逐步展示出元培计划学生独特的优势。07届毕业生范犇是实验班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2003年,他参加全国高中化学奥赛获一等奖被保送到北大。2006年9月范犇经过数百次的实验,发明了“控制转移碳纳米管阵列的技术”并已申请国家专利,该专利技术在国内外纳米研究领域获得广泛关注,引起了世界纳米研究的领军人物、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CharlesM.Lieber教授的注意。Lieber教授将其录为博士研究生。
10、元培建院后又有哪些新的优势?
答:2007年9月6日,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正式成立。元培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元培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和特点,继续按元培理念的要求和制度设计,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全程教学管理。进入元培学院的学生将以入学时专业意向不明确和具有跨学科意向的学生为主。
元培学院的教学工作依托其他院系,学生的课程主要由其他院系开设。元培学院继续按文理两个大类招生,坚持低年级通识教育。元培学院的学生选定专业后,虽然行政关系仍在元培学院,但其专业培养工作主要依托相关专业院系,在专业关系上属于该专业院系。
元培学院具有协调相关院系组建跨学科专业的职能,具有组织跨学科课程的职能,具有完善自由选课机制的职能,经过与专业院系协商,元培学院各专业可以制订并实行与相关专业略有差异的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目前,跨学科(生物+地质学)的“古生物专业”教学计划基本成型。“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艺术国关”等特色交叉性专业也正在筹划中。
元培学院未来主要工作方向的设想:
(1)在元培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进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
(2)探索并组织实施本科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3)按人才培养的需要(如自由选课的需要、跨学科课程设置的需要等)组织课程建设和课源;
(4)继续探索与元培理念相应的导师组织模式;
(5)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6)探索元培学院学生住宿学院的可能性。
元培计划不管是在学校整体的渐进式推进还是在实验班的小范围突破,以及多种办学模式并存思想指导下的元培学院的建立,北京大学都必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元培计划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及探索实践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自主开设专业
1、政治、经济与哲学专业
2、古生物专业
评价
两年小记
可前往元培招生论坛查看
文科新生攻略
可前往元培招生论坛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