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Draba nemorosa L.)是十字花科葶苈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单一或分枝被单毛、叉状毛和分枝毛,上部毛渐稀疏或无毛;莲座状基生叶长,呈倒卵形,边缘疏生细齿或近全缘;总状花序成伞房状,萼片椭圆形,花瓣黄色倒楔形;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被短单毛或无毛;种子椭圆形,褐色,有小疣;花期3-4月上旬;果期5-6月。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45厘米,单一或分枝,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
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顶端稍钝,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生叶长卵形或卵形,顶端尖,基部楔形或渐圆,边缘有细齿,无柄,上面被单毛和叉状毛,下面以星状毛为多。
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花后显著伸长,疏松,小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椭圆形,背面略有毛;
花瓣黄色,花期后成白色,倒楔形,长约2毫米,顶端凹;
雄蕊长1.8-2毫米;花药短心形;雌蕊椭圆形,密生短单毛,
花柱几乎不发育,柱头小。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毫米,宽1.1-2.5毫米,被短单毛;果梗长8-25毫米,与果序轴成直角开展,或近于直角向上开展。种子椭圆形,褐色,种皮有小疣。花期3-4月上旬,果期5-6月。
葶苈在形态上变化较多,有些地区的标本,宽叶变型特大(新疆);有的果实特长(新疆);有的茎几乎不发育,成丛生较普遍(青海、西藏)。
主要变种
宽叶葶苈(Draba nemorosa f.latifolia M.-Bieb. ap. O. Ktze.)植株较壮,高4-20厘米。基生叶大,长可达5-6厘米,宽约2厘米;茎生叶长4.5-5厘米,宽1.5-2厘米。分布于中国陕西、青海、新疆、四川;生长在海拔1700-4200米的山坡或林间草地。
光果葶苈(Drabanemorosa var.leiocarpa Lindbl.)短角果无毛。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等地。欧洲北部有分布。生长在山坡草丛。
产地生境
分布较广,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都有分布。一般生于田边路旁,山坡草地及河谷湿地。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
播种:用
种子繁殖。一般宜在秋分前后播种。不能迟过寒露,播种过迟,当年生长发育期短,第二年植株还未充分发育,就抽苔开花,生长期短,产量低。葶苈易得菌核病,应选当年收获,无病害,籽粒饱满的种子,
播种前用15%的
食盐水浸泡20分钟。种子细小,有粘性,浸种后,多粘结成团,应用少量干燥的细沙或草木灰,进行拌或揉搓,使种子分开,才能播种均匀。每亩用种量250-300克,加
草木灰200千克,反复拌匀,加入人畜尿500千克拌湿,成为种子灰。播种时,按窝行距20-25厘米挖窝,窝宽3-6厘米,窝深3-5厘米,窝底要平,不能过深,然后将种子灰每窝均匀撒入一把,不必复土。
栽培技术
葶苈喜温和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较好。当苗高6-8厘米时间苗,每窝留壮苗4-5株。第二年三月上中旬,中耕除草,每亩施人畜粪尿1000千克,中耕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根系。
病虫防治
菌核病,3-4月发生,发病后植株生长缓慢,开花结果少,严重者死亡。传染迅速,必须及早防治。
防治措施:①实行轮作。②及时排除田间积水。③发病后,随时拔掉病株烧毁,并在病株外撒石灰消毒。④喷洒甲基托布津,退菌持1000倍液防治。⑤播种前用食盐水浸种。
主要价值
药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亭历,味辛寒。主症瘙积聚、结气………破坚。生平泽及田野。”葶苈以种子入药,味辛、苦,性寒,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等功效;主治痰诞塞肺之喘咳痰多、胸腹积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等病症,食用可利尿、强心。
工业:种子含油,可供制皂工业用。
保护现状
葶苈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