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秃海桐
海桐花科海桐属植物
全秃海桐(Pittosporum perglabratum Hung T. Chang & S. Z. Yan)是海桐花科、海桐属植物。高3-4米,嫩枝无毛,老枝褐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干后黄绿色;先端尖锐,基部楔形;叶柄长4-8毫米。伞形花序顶生,有花约10朵,花梗长1-1.5厘米;萼片卵形,先端钝,无毛;花瓣分离;雄蕊长6-7毫米。蒴果长椭圆形,无毛;种子8个,种柄极短。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小乔木,高3-4米,嫩枝无毛,老枝褐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5-7厘米,宽2-2.5厘米;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干后黄绿色,无毛;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侧脉5-6对,在上下两面均稍突起,网脉不明显;边缘上半部略有微波状浅齿,叶柄长4-8毫米。
伞形花序顶生,有花约10朵,花梗长1-1.5厘米,苞片卵形,长1.5毫米;萼片卵形,长2毫米,先端钝,无毛;花瓣分离,长8-9毫米;雄蕊长6-7毫米;雌蕊与雄蕊等长,子房有短柄,无毛,花柱比子房略长,心皮2个,侧膜胎座2个,胚珠12个。蒴果长椭圆形,无毛,长10-12毫米,宽6-7毫米,子房柄长2毫米,宿存花柱长2-3毫米,2片裂开,果片厚1毫米,内侧无横格,胎座纵长;种子8个,长3.5毫米,种柄极短。
近种区别
全秃海桐全体绝对秃净,叶小有微波状浅齿,简单的伞形花序,花瓣分离,胎座2个,胚珠12个,蒴果椭圆形,果片厚约1毫米。叶及花枝近似石生海桐(Pittosporum saxicola Rehd. et Wils.), 但花瓣离生,蒴果椭圆形,胚珠及种子较多;从蒴果的形态看,它近似管花海桐(Pittosporum tubiflorum Chang et Yan),但花瓣分离,子房无毛,胚珠较多,果壳稍厚。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贵州贵阳、梵净山(苏家坡、肖家河下游)、需公山(雷公坪)等地;生于海拔800-1900米的山谷、溪边、山坡密林下或灌木丛中。
分布区为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忍受(-7)-0℃短暂低温。在阴坡湿润的山谷、溪边林下生长良好,全秃海桐稍耐荫,长在林中的灌木层,喜深厚疏松肥沃土壤,酸性和中性土壤均可,也能忍耐一定程度的瘠薄、干旱,但在这样的生境条件下,则生长缓慢。
繁殖方法
人工栽培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均可。采果后用清水洗去粘质、油质的果肉即可播种,扦插以4-8月为佳。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全秃海桐是温暖混润亚热带气候所孕育演化出来的特有种,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药用价值:根皮可入药,强腰补肾,益气安神。
观赏价值:可作绿篱配置或植于庭园供观赏。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第一批)——三级保护植物。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易危(VU)。
截至2003年,全秃海桐分布范围狭窄,分布地点少于10个,种群持续衰退。
由于人们常以全秃海桐当作“山枝茶”挖取入药,资源破坏严重,若长此下去即可陷入渐危或濒危状态。
全秃海桐主要分布于梵净山和雷公山等地,只要认真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封山育林,维持生态平衡,全秃海桐即可自然繁衍后代。
参考资料
全秃海桐.中国自然标本馆.
全秃海桐.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0: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