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秋江带雨》是
南宋词人
史达祖所作的一首羁旅词。这首词抒写了词人秋日傍晚在江边对景感怀的愁苦之情。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清疏淡远而充满生活情味的秋江俯瞰图;下片抒情,写漂泊天涯的凄凉感和饮酒消愁,表达了对远方故人思念的深情。全词低回跌宕,疏俊奇秀,写景入画而凄艳,抒情沉郁而深婉,是其抒情词之绝构。
作品原文
八归1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2画阁愁独。烟蓑3散响4惊诗思,还被乱鸥5飞去,秀句6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7、微茫云屋8。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9。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10,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11舒绿12。只匆匆眺远,早觉13闲愁挂乔木14。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15淮山16,相思无雁足17。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的水边。我独自一人站在画阁的栏杆旁俯瞰这荒凉的景象,心中满怀愁绪。烟雨迷蒙,渔夫们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纷纷飞起的海鸥。搅得我吟成的佳句难以接下去。冷眼尽望,美好的景色如在画里,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竹篱。想必大半是樵村渔市,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炊烟袅袅升起。
我自信自己风流犹存,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在官家的渡口乘舟行旅,幸亏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消释一些愁绪。残阳匆匆落幕,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在天际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也看不见一只鸿雁帮我把相思传递给她。
创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十月左右,史达祖随从礼部
李璧出使金国,侦察金国形势。出使途中,史达祖写了一组纪行词,来叙述其这段经历,这首词便是其中一首。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写在“画阁”上眺望景物。“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词的开始描绘一幅清冷的图画:汀上下着蒙蒙的秋雨,江水萦绕着清冷的沙洲。词人在画阁上俯瞰这空旷的景色感到愁苦而孤独。“人瞰莉阁愁独”是全篇主句,词中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围绕它来写的。“秋江”二句重在渲染清冷孤寂的气氛,以突出词人“愁独”的心境。“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写江上所见。江中,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那响声惊起词人的诗思,但诗思又被惊飞的乱鸥打断了,续不上美好的句子来。感情的发展与景物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的孤独,通过这色彩清淡的图画表现出来。他再也无心吟诗了,把口光移向远处:“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以“冷眼”看如厕的景物,其心境可想而知。而江那边,只有“微茫云屋”,因为是“微茫”,要“认”才能分辨清楚。“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燃竹。”这是由云屋的微茫引出的想象。他想,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在这傍晚时分,人们在烧着噼啪作响的竹子开始晚炊了。“渔市樵村”的联想,与看到江上的“烟蓑”、认出隔岸的“云屋”分不开。这儿活用了柳宗元《渔翁》的诗意。柳诗写于遭贬逐以后,词人当时处境可能与柳相似。这一联想点明“人瞰画阁”的时间,而“欲暮竞燃竹”的热闹气氛,更反衬出词人当时心境的孤寂。
下片主要写回忆与感叹,换头便从自我宽慰写起。“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日。”“风流”,这儿指词人过去的那种风流情意。现在处于贬谪的环境中,只好自我安慰,说自信过去的风流情意尚未衰减,权且借酒浇愁。“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歌眉”同《阳春曲》中的“醉耳”一样用得新巧。“舒绿”,形象优美。一路上在南陌骑马漫步,在官渡泛舟游赏,幸有多情姣好的歌女伴随,当然不会感到孤独。“只匆匆远眺,早觉闲愁挂乔木。”“闲愁”,包含词人此时的窄虚、寂寞感。“挂”字表现闲愁的沉重,很形象。借酒浇愁,回忆美好的过去,都无法宽慰自己。看看现实景物,更惹愁思。于是想起了故人:“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诗人望断淮山,想念天涯的故人,却未见来信,更感到难堪了。结尾两句遥应开头“人瞰画阁愁独”。
上片描写所见景物,由近而远,南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融入诗人主观感受,意境广阔清冷,构图设色,都表现了淡远疏隽的特点。下片抒情,开始写当前借酒宽慰,接着回忆过去风流冶游情事,把感情推向高潮。下面反跌到现实情境中来。由“慰此凄凉心目”到“早觉闲愁挂乔木”,愁思逐层加深。最后以感叹故人无信突出孤独愁苦,抒情跌宕起伏。
名家点评
清·
况周颐《
蕙风词话》:此阕与《玉蝴蝶》,皆较疏俊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笔力直是白石。不但貌似,骨律神理亦无不似。后半一起一落,宕往低徊,极有韵味。
近代·
俞陛云《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旅泊怀人之际,烟蓑响雨,惊起闲鸥,搅人诗思,写景幽悄。诗既未成,惟有远眺江山天然图画,以消遗闷怀。“微茫云屋”四字有东坡“屋小如渔舟,濛濛云水外”诗意。下阕虽换一境,亦即前意。频岁山程水驿,到处迁流,野店闻歌,孤篷听水,同是解客途之岑寂;但望断淮山,而故人天际,仍莫慰其客愁也。
作者简介
史达祖(1163~约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