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进士
两宋时期眉州文化教育空前繁荣
“八百进士”是指两宋时期眉州(今眉山市)文化教育空前繁荣,整个宋朝共有886人考取进士的一个“宋代眉山进士群体现象”,史称“八百进士”。宋仁宗因此感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州”。即便当时南宋京城所在地的浙江亦难以望其项背。眉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被誉为“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
简介
两宋时期的眉州,所辖二十乡、六镇,大约二万多户。在宋朝文官政治、科举完善、文风转变等大环境和当时眉山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版繁荣、教育兴盛等小环境共同作用。同时,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与实践和眉州文人的发愤好学。使在两宋期间,眉州共出了886名进士,出现了科举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巅峰,史称“八百进士”,与“三苏”一起成为眉山文化鼎盛的符号。整个两宋眉州的进士群体呈现出向上趋势、巅峰状态和一流个体的显著特征。
详情
2000年建市的眉山市辖一区五县,即东坡区(原眉山县)、彭山区、丹棱县、青神县、洪雅县和仁寿县。宋时眉州建制,据《元丰九域志》载,除仁寿县之外,其他五县均隶属眉州,其中洪雅县在宋太宗淳化四年(993)隶嘉州。只限于宋时的眉山县,所辖区域只不过二十乡、六镇,大约二万多户。
“八百进士”,两宋眉山进士群体,是指两宋时期具有眉山籍贯、进士出身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其个体特点有:其一,眉山籍贯。应出生眉山、祖籍眉山(上溯至三代)或者落籍眉山(移民至眉山)。其二,进士身份。考取了进士或者朝廷赐予了进士出身,从相关典籍可以佐证而得来的总人数。
另有说法,按照《雁塔碑》(进士题名碑)、《眉山县志》和《眉山市人物志》的统计,眉山不止800进士,而是909进士。
北宋眉山的科举喷发肇始于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在《谢范舍人书》中云:“且蜀之郡数十,轼不敢远引其他,盖通义蜀之小州,而眉山又其一县,去岁举于礼部者,凡四五十人,而执事与梅公亲执权衡而较之,得者十有三人焉。”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眉山县参加礼部考试的人有四五十人,考中者包括苏轼兄弟在内共有13人,占当年全国进士总数388人的3.4%,宋仁宗皇帝当时就惊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北宋眉山考中进士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宋仁宗在位的41年共考中进士80人(其中嘉祐年间有23人),平均2人/年;宋哲宗在位的15年共考中进士63人(其中元祐年间24人、绍圣年间28人),平均4.2人/年;宋徽宗在位的25年共考中进士135人(其中政和年间58人、宣和年间37人),平均5.4人/年。
南宋眉山的科举盛况可谓空前绝后,从进士人数上看,眉州进士619人,而眉山县进士582人。即便是南宋京城所在地的浙江亦难以望其项背。在《略论南宋浙江进士文化》一文中作者惊叹:“在区区六府五州六十七县的土地上,南宋王朝短短的一个世纪半中,所出之进士可谓前所未有。这种科举盛况反映最清楚,体现最明显的首先是进士总数上,它总共向国家培养了6100名进士。”若以此为依据来推算,平均每州仅约555人、平均每县仅约91人,仅是眉山县的进士人数的约16%。南宋眉山,一个小小的县,进士人数居然占全国进士总人数的3%。
南宋眉山考中进士的人数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宋高宗在位的35年共考中进士186人(其中绍兴年间177人),平均5.3人/年;宋孝宗在位的27年共考中进士132人(其中乾道年间42人、淳熙年间79人),平均4.9人/年;宋理宗在位的40年共考中进士215人(其中绍定年间73人、淳祐年间44人),平均5.4人/年,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宝庆二年(1226)朝廷共取士989人,而眉山县就有71人,占总数7.2%,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现象成因
宋代眉山进士群体的形成,既与全国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又与眉山的小环境密切相关。下边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论述。
客观原因
1.宋朝大环境
(1)文官政治
由于历史原因,宋朝一直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其核心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利用文人治理国家。“重文抑武”国策有效地调动了文人的积极性,文人的地位和价值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科举完善
宋代的科举有长足发展。在考试原则上,宋代“取士不问家世”的限制呈逐渐放宽趋势;在考试规则上,宋代强化了对于举子与考官的行为规范。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曾经由尚书省的吏部、礼部主持,称之为省试;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庭复试,称之为殿试。这些制度性的安排,一是把读书中举就可以做官变成了现实;二是让读书人做官形成了规模效应;三是朝廷临时性的科举考试措施,变成了有正式机构(贡院)常规管理,并且各种规章制度严密,极大地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而增强了天下知识分子对于新政权的向心力。
(3)文风转变先秦、两汉的文章质朴自由,不受形式拘束,有利于表达思想和反映社会生活。但自南北朝以后,盛行骈文。唐代中叶,韩愈提倡古文、反对骈文,后人称之为古文运动。宋初,盛行浮艳文风,宋朝皇帝十分厌恶,欧阳修接过古文运动的大旗,在主持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的科举考试时,反对柔靡浮艳、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青年才俊,由于他们的加盟,才逐步使文风发生转。文风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科举考试的内容。宋代初期,其它地方的士子学习的是柔靡浮艳的骈文,只有眉州的士子学习的是质朴自由的古文。这是眉山学子得天独厚的长处,亦是眉山进士群体能够出现的原因之一。
2.眉山的小环境
(1)社会稳定
为了躲避关中、中原地区的战乱,唐、五代时期,向蜀中移民,前后持续了一两个世纪。这些移民惊魂未定,以为作为巴蜀首府的成都及其附近仍不安全,于是顺岷江而下,来到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的眉山一带定居。自北宋取得四川,至南宋灭亡,共有314年。在这漫长的300多年间,四川发生过王小波、李顺起义,历时3年,稍稍波及眉山;而宋与契丹、西夏、金之战,则没有波及眉山。眉山在宋代,基本上有300年的安宁稳定。由唐代至五代至宋代的600多年间,四川基本上是稳定的,而眉山则更为稳定安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眉山人民生活安定,才有时间、精力和心思从事于农业生产和读书学习,文人才有生长和发展的机遇,进士群体的出现也才有可能。
(2)经济发展
前蜀王建颁《劝农桑诏》,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后蜀孟知祥、孟昶父子也注重兴修水利,广泛耕垦。前、后蜀时期,西蜀十分富庶,眉山自然也不例外。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在位期间,施行植树种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减免赋役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眉州也不例外。黎希声知眉州时,减少赋役,发展生产,百姓非常喜欢他,请求朝廷让他留任眉州。魏了翁知眉州时,亦“课农桑,薄赋税,兴水利……是故政通而民和”。
古人云:“衣食足而礼义兴。”吃饭穿衣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富庶之家的子弟才有条件读书学习,参加科举考试。眉山进士群体的形成,与眉山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3)出版繁荣
宋代,眉山刻印书籍已自成体系,有官刻、家刻、坊刻。其中,著名刻匠王朝刻的《册府元龟》(1000卷)、《太平寰宇记》(200卷)、《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30卷)等 “蜀大字本”闻名全国。“万卷堂”刊刻的《新编近时十便良方》(40卷)有中国最早的刊记。程舍人宅刊刻史学家眉州人王偁著《东都事略》一书,有中国最早的版权标志。陈先行《国宝大观》说:“宋代的刻书地点相当多,除首都汴梁外,浙江杭州、福建建阳与四川眉山是主要刻书中心。”眉山成为全国著名的三大刻书中心之一,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书籍的大量需求,并进而促进了眉山耕读的氛围和学校的教育。
(4)教育兴盛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文教。北宋就有三次兴学,即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
两宋时期,眉山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如董储、黎希声魏了翁等。熙宁九年(1076)苏轼知密州时,特意去安丘拜访曾任眉州知州的董储故居,写诗悼念他。熙宁八年(1075)黎希声知眉州,受到百姓爱戴,任职期满,民众请求朝廷让他留任。嘉定年间(1208~1224)魏了翁知眉州,他热衷教育,每月初一、十五亲自去学校讲学,指导士子学习。
宾退录》记载,眉州有学校13所:“嘉、眉多士之乡,凡一成之聚,必相与合力建夫子庙,春秋释奠,士子私讲《礼》焉,名之曰乡校。亦有养士者,谓之小学。眉州四县,凡十有三所。嘉定府五县,凡十有八所。他郡惟遂宁四所,普州二所,余未之闻。”当时,官办的有州学、县学,民办的有私学、书院等。据《四川书院史》统计,宋代四川各地建有书院29所,其中眉州有5所,眉山有2所:云庄书院、北园书院。
眉山不仅学校众多,而且学子众多。苏轼《道士张易简》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苏轼《众妙堂记》说:“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一所蒙学学校,学生竟有百人。后来,苏轼兄弟到眉山城西的寿昌院上学,那里的学生人数更多。南宋晁公溯《今岁试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诗送之》诗云:“饮食犹俎豆,佣贩皆诗书……白袍五千人,崛起塞路衙。入门坐试席,正冠曳长裾”一州四县就有五千人应试,教育规模之大,真是不可想象。
另外,众多优秀的教师,为眉山士子的培养作出了贡献。如张易简、刘微之等。
尽管眉山学校不少,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学子的需求,所以不少人是在家中接受有文化的父母的教育。《方舆胜览·修桥楼记》说:“其民以诗书为业,以故家文献为重,夜燃灯,诵声琅琅相闻。”这几句话描述了众多眉山学子在家中挑灯夜读的情景。他们不仅用科举及第的理想来激励子弟,而且身体力行,教育指导子弟读书作文。如苏轼兄弟除了在学校上学外,在家中则是由父亲苏洵教他们读书作文,父亲在外游学时,母亲程夫人又担起教育两个儿子的责任。
主观原因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与实践,继承着先秦两汉以来“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深沉而难以化解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不同于斤斤于个人得失的怅惘郁懑,反映着宋代士人对于天下国家以及人的生存价值的深切关怀。
眉山学子“通经学古”,一直延续着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加之“三苏”等人的榜样作用,眉山学子普遍具有“以天下为己任”、“致君尧舜”的文化心态,这是他们勤奋学习、博取功名的内在动力。苏辙《栾城集·墓志铭》云:“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由此可知,苏轼兄弟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这是他们发愤学习的原因之一。
2.书山有路勤为径
眉州文人发愤好学,是眉山进士群体产生的主观原因。
据《宋史》记载,淳化年间进士朱台符,“台符好学,敏于属辞”。宝元年间进士石扬休,“少孤力学”。嘉祐年间进士苏轼、苏辙兄弟,自幼就“奋厉有当世志”,他们从小就勤奋地读书作文。元丰年间进士任伯雨,“伯雨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元祐年间进士王当,“幼好学,博览古今,所取惟王佐大略”。绍圣年间进士任谅,“力学自奋,年十四,即冠乡书”。淳熙年间进士任希夷,“希夷少刻意问学,为文精苦”。正是因为有众多学子的勤奋学习,所以才出现了眉山进士群体。
两宋时期,眉山学子为参加科举考试,一般都有刻苦攻读的过程。南宋魏了翁《孙氏书楼记》说:“余尝闻长老言,书之未有印本也,士得一书,则口诵而手抄,惟恐失之,其传之艰盖若此。惟传之艰,故诵之精、思之切、辨之审、信之笃、行之果。”以苏涣为例,苏辙谈他“其勤至手书司马氏《史记》、班氏《汉书》”。(见《伯父墓表》)聪明绝顶的苏轼自称班固《汉书》他读了三遍(《高斋漫录》),手抄三次(见《耆旧续闻》)。这种扎实的童子功夫为他们参加科考增添了底气和筹码。
历史意义
眉山的科举文化现象是科举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颠峰,与“三苏”一起成为眉山文化鼎盛的符号。对后来的眉山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清嘉庆十九年《四川通志》记载眉山宋代进士总计1132人;清康熙五十五年官衙藏版《眉山属志》记载眉山有姓名的两宋进士846人。当然,也有人说眉山进士在800人以下的。涂文涛主编《四川教育史》说,两宋眉州有进士599人。在此,我们假设此书的数据是正确的,那么,潼川府路(即梓州路)49县,平均39人/县;成都府9县,平均约77人/县;眉州4县,平均150人/县。而眉州其它三县进士及第仅61人,眉山县尚有538人,在全国的排位亦是名列前茅的。
参考资料
【三苏文化】.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9 20:12
目录
概述
简介
详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