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卖处
负责掌管钱物交易的行政部门
公卖处作为一个机构名称出现,至少可以追嗍到民国政府的各级军政单位,负责掌管钱物交易的行政部门。后红军在苏区也成立了公卖处,应当是沿袭了民国政府的做法并创造性的发行货币(代金券)。
目的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兴办公卖处主要为了抑止不法奸商的中间盘剥和克服敌人严密经济封锁带来的生活困难。国民党为了达到困死、饿死红军的目的,成立了专门封锁机关,在靠近苏区的县设管理所,各交通要隘设管理分所,县区各大小道路或河流设检查卡,并提出了“两封锁”、“三限制”,即封锁交通、封锁物资,限制购买、限制囤积、限制运输。
分类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公卖处,从所有制性质上分为两种经济形式。一种是区级以上公卖处,如茨坪公卖处是永新、遂川特别区工农兵政府,用打土豪筹得的一部分款子以及战争缴获敌军的物资办起来的。这种公卖处属于公营经济性质的公营商业,由区政府直接领导,资金由区政府拨给。另一种是县乡以下公卖处,如大井乡等地的乡公卖处,资金是由群众自愿集股的,公卖处用群众凑的股金,通过各种渠道到白区去购买货物,然后平价卖给群众,到年终按股分红,做到了“公平买卖不相欺”。这种公卖处属于集体经济性质的合作社商业。区、乡公卖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公营和集股两种形式并存,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意义
在当年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边界党和工农兵政府开办公卖处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解决军民的生产生活之需,搞活红色区域的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后,公卖处这种商业形式不复存在,改为开办公营商业和商业公司。
货物来源
公卖处的货物来源主要有6种渠道:一是红军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或利用红军外出作战的机会,跟随红军到攻下的县城、圩镇采购;二是没收地主豪坤的财产,拍卖后作为政府在公卖处的投资;三是白区的地下党组织,通过赤白贸易线转送到根据地来;四是收购小商贩担送进山来的货物;五是发动群众到白区去秘密采购;六是从根据地内收购各种土特产品,自己动手采集加工。经过边界党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公卖处的物资。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9 17:06
目录
概述
目的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