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正十七年(1520年)10月
六角高赖病故,次子六角定赖继承
家督之位,当时
京都政局极度混乱,控制了近江北部的
浅井亮政也想染指南部,定赖就任近江守护后对两方的情况都十分关注,京都方面
足利义材(义稙)一系的
足利义晴被拥立后,与义晴对立的
三好长庆退入近江,定赖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他审时度势遂与摄津
细川晴元联盟协助义晴与
三好氏作战,巧妙的打破了自己与三好氏和
浅井氏两面对敌的状况,可以专心进行近江攻略。义晴病逝后定赖支援
足利义辉,在中央
幕府政权的行政之中,影响力占统治性的地位,保卫了
京都的安定。与此同时,六角定赖开始频频发动对浅井氏的攻势,大永五年(1525年)包围
小谷城大破浅井亮政,亮政被迫逃往
美浓;享禄四年(1531年)、天文七年(1538年),又于
琵琶湖北岸击破浅井军势,亮政不得不暂时降伏,成为其附属
大名,六角家一时名震天下。天文十八年(1549年)建筑位于南近江要冲之地观音寺山的
观音寺城本丸四层,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一月,功成名就的定赖亡故,享年五十八岁。
长子:
六角义贤(承祯),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继承六角家家督之位。
六角定赖于
永正元年(1504年)在
京都相国寺出家为僧,称吉侍者。由于其兄六角氏纲在永正15年(1518年)在与细川家的战争中阵亡,定赖被迫还俗继承家业,六角定赖是
六角氏的一代英主,率军降伏了浅井家(
浅井久政),成为南近江国霸主,并修建了
观音寺城。
在内政上,率先推出“城割”的命令,要家臣们各自毁掉原有的居城,全部集中于
观音寺城,以方便管理。这道“城割”命令,被认为是后来出现的
一国一城令的雏形。 同时也是第一位实施
乐市的大名,使观音寺城的
城下町成为众商云集的商业都市。 在外交上,以足利将军支持者的身份,介入当时
室町幕府的中央政治。也以政治联姻的方式,让自己的子女跟各邻国大名联姻。 在定赖的这段领导期间,六角家达到了最全盛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