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下属学院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兰州大学二级教学单位,其源头可追溯至1946年兰州大学成立的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1951年合并为生物学系, 1999年由兰州大学生物系、教育部直属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学研究室、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并成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历史沿革
1946年,兰州大学成立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
1951年,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合并为生物学系
1959年,江隆基校长直接领导筹建放射生物学教研组。
1960年秋季,生物物理学专业正式招生。
1982年,生物学教研组批准成为生物物理硕士点。
1999年,由兰州大学生物系、教育部直属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学研究室、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并成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0年,生物物理教研组改建为生物物理研究所。
2003年,学院增设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方向。
2006年,学院批准成立生物物理博士点。
2007年,学院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评估,在全国排名第四。
2008年,学校全球招聘引进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黎家博士全职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1年,学院获批建设教育部“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重点实验室。
2012年,学院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组织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位列全国第十六名;生态学科在全国78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二;在国际ESI环境与生态学学科中排名前1%。
2023年10月30日,入选2024—2028年度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师资力量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在职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47人,讲师47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103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5人,萃英特聘教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7%,留学回国人员占教师总人数的96%以上。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安黎哲刘建全、王锐、李凤民
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安黎哲、李凤民、王锐、龙瑞军刘建全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冯虎元武一吉尚戎刘恒侯岁稳郭旭生、赵长明、黄德军、熊友才杨金波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邱强、武一、方向文、邓建明
萃英特聘教授:黎家、苟小平、龙瑞军、桑毅、张胜祥、李祥锴 、杨金波、李凤民 、邱全胜、安黎哲
甘肃省领军人才:冯虎元黎家、龙瑞军、武一、吉尚戎、冯虎元、王锐、李凤民、安黎哲、刘建全
教学建设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科建设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博士授权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甘肃省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生态学
甘肃省重点学科:生物学、生态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林学、生物学、生态学
交流合作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0多个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长期保持科研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有校级研究所12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开放实验室:基础吸纳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生态学研究所、理论生态学研究所、分子生态学研究所、农业生态学研究所、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肿瘤生物学与新药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学研究所、动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累计科研经费达1.5亿元。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0余项,863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4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0项和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10余项,横向重大项目3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申报专利40项,获得授权3项。共发表SCI学术论文680余篇。
2015年,生命科学学院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19项,获批经费1375万元,项目数及总经费数均列兰州大学第二。
学术交流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成功举办了“郑国锠院士执教六十周年暨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生命科学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庆典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学术研讨会、“西部寒旱环境生命过程”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75周年学术年会、 “组学”与生物技术暨“百年兰大”生命科学高峰论坛和第五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一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第二届国际整合植物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全国动物学骨干教师培训、第十六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文化传统
院训
秉德维新,务本求真
释义:“秉德”,出自屈原九章·惜往日》:“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美好的品德,指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维新”,出自《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寓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建设中国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和谐学院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务本”,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基础的事物,寓意生命科学学院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使命。
“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真,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务本求真是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体师生为研究生命规律、探索生命奥秘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不懈追求。
院徽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舒红兵,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志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裴真明,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特聘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种康,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立新,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郑国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向兵,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李红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廼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博士点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黎哲,兰州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刘光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贾敬芬,陕西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朱建军,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聘教授。
张春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继瓒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王子仁,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芦荣胜,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山西省动物学会理事,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杨海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3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