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国宝分飞两岸”,60多年前,60多万件故宫国宝飘洋过海,几经颠沛流离,运到台湾。那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中,记录着一些震荡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故事。那些伴随着文物去往海峡对岸的护宝人,为保护这些中华文明的宝藏而竭尽了自己的一生,他们值得我们去怀念和记述。
那志良(1908-1998),字心如,北京
宛平人,祖上是满族
正黄旗。1925年1月,由于学习成绩出色,那志良中学毕业后被老师
陈垣推荐,入故宫参加
清室善后委员会文物点查与处理工作,当时还只是一个17岁的局促的大男孩。10个月以后,故宫博物院才正式成立,他的工龄比故宫博物院的年头还略长一点。
著有《玉器通释》、《古玉鉴裁》、《玉器辞典》、《古玉论文集》、《中国的玉器》、《古玉图籍汇刊》、《精致温润的玉器》、《中国古玉图释》、《石鼓通考》、《录印通释》、《故宫三十年经过记》、《故宫四十年》、《晋唐以来书画家收藏家印谱》、《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光灿华丽的珐琅》、《中国古物通鉴》、《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等书传世。
《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作者那志良先生,1925年1月进入故宫工作,那时正是,溥仪出宫后一个月,也就是“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之初。在世90年,一辈子工作在
故宫博物院。一生经历故宫博物院所有大事 从博物院成立,到伦敦艺术品展览、古物南迁疏散后方、文物精品运台,那志良将毕生精力投入故宫博物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投入到编辑各类文物图集、推广文物知识中,堪称故宫文物的守护者、故宫发展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