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是唐代文学家
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感情压抑,流露着对远去柳州的不满。
[2]发春:开春,指正月。《
楚辞·
招魂》:“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长违:永久不能再见(界围岩)。
[5]杳:旷远。玄圃:传说中的仙境。《
水经注》卷一河水:“《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12]的皪(lì):白亮貌。《文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李善注:“《说文》曰‘玓瓅,明珠光也’。玓皪与的皪,音义同。”沉珠渊:沉珠之渊。班孟坚《东都赋》:“贱奇丽而不珍,捐金于山,沉珠于渊。”
[13]锵鸣:金玉撞击声。捐佩浦:抛掷佩玉的水边。
屈原《
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五月。柳宗元元和十年正月自永州召还京过岩下,有《
界围岩水帘》诗。是年三月出刺柳州,五月复经界围岩,作此,故有“中夏欣再睹”之句。
“发春念长违,中夏欣再睹。”再来界围岩,有些出乎意料。“欣”字不真实,勉强,做作。“杳若临悬圃”以下数句全是用比喻。最后“夜凉星满川,忽疑眠洞府”,有恍若隔世之感。
汪森评此诗说:“前诗澹远,此诗刻画。”(《
韩柳诗选》)与前诗《界围岩水帘》相比,此诗感情压抑,流露着对远去柳州的不满。此诗多用“比”的手法,避开了对界围岩景象的直接描写,感觉像个仙境,但“沉珠渊”“捐佩浦”语典的运用,给人以遭遗弃之感。从形式上看,此诗用的是仄声韵,基本是通篇对仗,琢语工整,却未免凝滞。如前篇《界围岩水帘》,用平声韵,语言明快流畅,这些特点在此诗中全不见了。诗的沉重之感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反映。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
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
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批判时政,尖锐有力。寓言篇幅简短,笔锋犀利。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状物,多有寄托。工诗,风格清峭,与
韦应物并称“韦柳”。有《
河东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