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师黄炎培“
大职业教育主义”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特殊功能,更充分地挖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
定义
张家祥等学者从教育方式和对象角度对职业教育从广义与狭义界定,指出“凡是通过言传身教、口手相传、世袭家传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广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指
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这亦是大多数国内学者之定义,辞海中定义职业教育为“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顾明远说职业教育乃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性质
从有关教育家提出来的定义和观点可以看出,由于分析的角度、认识和出发点的不同,表面上存在诸多不同的职业教育概念,但是可以看出其对职业教育实质的理解的核心是一致的,都强调职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的传授或培养。据此,我们也可以断定职业教育具有如下之性质:
1.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以提高个人劳动技能:
2.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3.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影响到国家竞争力;
4.为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需要对学校、社会化教育过程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职业教育是“适用于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旨在为工业、农业、商业和相关的服务业等领域提供人们“准备的所有的教育形式。”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某一职业领域做准备的一种手段;是继续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为培养职业能力而进行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本身的不断演进,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的认识日益深入,解释也更科学化。职业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职业教育是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过程;狭义的职业教育指的是学校对学生职业教育,即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
农村职业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个人生存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竞争力,具有公共性,是达致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并产生正的外部效应,这些特性要求政府干预其有效供给,现代政府理论表明,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的方式规定其发展趋向,同时也不可忽视政府适度管制。
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来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做法,既是一种理论创新,也是一种产业结构创新。美国学者熊彼特说:“只有新技术被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形成新的生产力时,才能称为创新。”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指出:“知识是影响社会力量转移的决定力量。”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必须大力发展以扩张知识为核心的农村职业教育,而政策的创新则成为普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先导。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建设农村和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本文提出的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范畴。这个体系是以高等职业(成人、继续教育) 教育为龙头,以
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 为骨干,以县乡村农业职业(成人) 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它具有高、中、初的层次性,和农村普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继续教育相辅相成,和农业科研、推广和开发互为补充、紧密相联。它有一定层次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完整性,这个体系能够为整体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广大乡村干部、专业人员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智力与人才保证。
发展
2018年10月,从
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近年来黑龙江省推进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市、试点县建设,农业职业教育取得显著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黑龙江省累计投入试点市县建设资金2.92亿元,拉动地方资金6.84亿元,重点建设1个试点市、17个试点县。通过撤销、合并、转型、停办等办法,试点市县整合职业学校26所,基本形成一县(区)一所职教中心的办学格局。以职教中心为龙头,黑龙江省着力建设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0个、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012个,网络覆盖率由建设前的40.22%提高到100%,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教育网络。此外,试点市县还推进41个特色项目建设,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1.82万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8.84万人,有效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