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旭,辽宁美术馆馆长,
辽宁画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辽宁省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院务委员会委员。
人物履历
2023年10月,任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院务委员会委员。
所获荣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
中国画《故土》获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辽宁展区金奖;《晨辉》入选全国第十一美术作品展览;《山村纪事》获“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无言的故乡》获“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太行风骨》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纪念叶浅予百年诞辰”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最高奖);《无言的故乡》获“辽宁省第三届少数民族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一等奖;《故土》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情系故土》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鱼水情”全国首届双拥书画艺术展一等奖;《天高地厚》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篆刻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一等奖;第二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二等奖;为亚运会集资书画艺术大奖赛一等奖 ;中国蒲松龄杯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一等奖。北京2000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二等奖。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作品展优秀奖;辽宁省第二,三届“三沟奖”少数民族美术书法摄影展一等奖等。
参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五届、六届、七届、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正书展,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全国首届篆书展,全国首届、二届刻字艺术展,首届、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篆刻艺术展;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特邀参加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全国首届现代刻字名家邀请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江山多娇篆刻艺术精品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主办的第二届至第十一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书法篆刻艺术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南海,中国文联,中国汉字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及美国赛克勒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参考资料:。
作品赏析
人物评价
回溯他的绘画历程,是一种锐意创新又品相纯正的感觉是极令人折服的。他在深入辽西地区体验生活和写生的基础上,
冷旭进一步扩充和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和语言内涵。在他惯常的坚实性、浓密性的农家庭院的刻画中大大融入了空灵,游动和对比之趣,画面的整体浑廓感更强。在他完成《故土》一画中,奏出了一曲人与大自然相碰撞而产生的庄严乐章。
冷旭的山水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强调写意性和概括性,注重对整体神韵的把握,而不是不分巨细地以所有局部具体物象进行一一罗列,描头画脚。恣意纵横,解放般礴,随机生发,突出重点,将山水的精神和魂魄通过粗犷而豪迈的笔墨语言予以“传神写照”,给人以一种荡气回肠的力量感和悲壮感。因此,在
冷旭的笔下,有时即使在表现内容上不过是辽西小景,在尺幅制式上不过是斗方小帧,但也依然能够体现出一种雄浑的气象,给人以摄魂压魄的美感。如果说在《无言的故乡》、《暮秋图》、《岁月》、《山村纪事》、《关东老民屯》作品中树林与小屋与绵联嵯峨的群峰相联抒写了画家对人与大自然咏叹的话,那么在《雾锁江峡》、《秋水潇潇》、《山居图》作品中便是对大自然的丰草茂棘,极好的植被,峰峦浑厚有着深深的依恋。势状雄强的笔墨与自然的山水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现了别样的风情和韵致。
综观
冷旭山水画,最能在艺术趣味上展现他个性和特点的是他的笔墨。
冷旭比较推崇
黄宾虹,在
黄宾虹山水画里,笔墨这一传统精要至古至新、至主观化至客观化、至情感化至形式化,意蕴与形式臻于高度的默契。他一手抓住了笔墨精神,又一手抓住了造化神韵。在表现上他是一反传统的,但是他也就更好地承袭了传统。树与房屋——自然形象与笔墨——绘画形式两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合。
从一定意义上说,
冷旭的山水画所达到的精神层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书法性笔墨和篆刻刀味所提供的。他的山水画中的书法性笔墨和篆刻刀味体现在两个方面,或换言之,有两种现实方式:其一是引篆刻的形式构成和审美特质进入绘画,使之成为绘画的语言和手段,变“画画”为“写画”,在这方面,
吴昌硕最为典型。其二是在作品中用红点来深化题旨的作用。二者相比,前者是内在的,后者是外在的,而
冷旭则是内在与外在的双向圆成。具体而言,
冷旭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皴法的程式壁垒,以书法篆刻中最具自由精神、最能体现画家情感和个性的书法和篆刻作画,变篆刻为“画法”;创造戛戛独造的语言和符号。画上景物雄浑的气象,相互映发,使之成为画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
冷旭的山水画在形式构成上有着强烈的、视觉化取向的现代风貌和现代特征。
应该说篆刻艺术成就了
冷旭的山水画。
冷旭在《学艺断想》中说:“我于篆刻,在学习的道路上虽然多方涉猎,但是最倾心的还是古玺和汉印。”他参展、获奖的印,无论白文、朱文,还是肖形印,汉印、古玺味道都很足。其字法多取汉官印的平实浑穆峭拔,古玺、汉私印的古朴自然粗犷和图饰、图画的简练凝重厚朴;章法大多借鉴古玺的自然疏朗,强调印面构图。
冷旭还注意从汉画像砖、汉碑额篆书,瓦当、古泉印和唐宋元押印中汲取养料,布置印面,处理字法。其实像
冷旭这样,能得古玺和汉印之三昧,且将二者融合得如此而已妥贴在篆刻界也是屈指可数的。
冷旭的印在审美取向上应归于“壮美”一路,外刚内柔,以刚为主,刚柔相济。其印多险绝、多放纵、多刚健,单刀、双刀、冲刀、切刀、印刀信手拈来,不计工拙,以情驭刀,把汉印的风神,甚至秦汉一统天下的正大宏阔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疑,
冷旭把篆刻和书法融进山水画中,对中国山水画是一种创新。红山文化所属的辽西是
冷旭从事山水画创作的源泉和乳汁,然而这种“源泉”和“乳汁”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品格的陶冶、精神的观照和生命的体验上,并不妨碍
冷旭在绘画的语言和体格上作出自己的探索和选择。辽西历经沧桑错落有致的老屋走进他的画面,变成在宣纸上枯笔焦墨与水墨淋漓的交融碰撞,变成瞬间经验和艺术趣味的相互生发,变成张力和韵致激活互动的审美追求。所些这些都是来自他内心的需要而自然产生,这样,就使得物象变成了心象,然后又通过笔墨把心象再变成意象,变成率意而为的生命表达。《故乡》、《关东老民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由物象而心象、由心象而意象的转换和跃迁,才成就了
冷旭这种既有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高贵文脉,又与昔日山水画在外部面貌上拉开了距离,有着强烈现代意识和充沛个人体温的绘画形态和地域性的绘画风格。
近几年来,
冷旭山水画创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嶂石岩》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第三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展”金奖;参加2000“东北艺术品博览会”获银奖;《无言的故乡》获“辽宁省第三届少数民族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一等奖;《故土》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2002年荣获 “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山村纪事》获“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故土》获纪念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辽宁展区金奖。2003年《太行风骨》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情系故土》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鱼水情”全国首届双拥书画艺术展一等奖;《关东老民屯》入选辽宁省美协50年并获奖。
具有严肃创作态度和活泼的
冷旭,他的山水画正步入成熟阶段。他知道,要完善和发展自已创造的风格或模式,前面还有许多路要走,尽管那是荆棘丛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