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政委、抗日英烈
刘三春(1911年—1933年11月24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政委,山东省章丘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王毓峰赴奉天,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秘密筹建抗日武装。1932年1月3日,刘三春与王仁斋一同组建了中共柳河县委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柳河游击连。1932年8月,海(龙)柳(河)工农义勇军成立,刘三春任政委。1933年1月3日,部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第一大队),刘三春任政委。1933年9月14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成立,刘三春任政委。游击大队成立后,在吉海铁路沿线袭敌营、截军车、断交通,出其不意地打击日伪军。11月初,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到达老鹰沟与刘三春会师,刘三春改任师部政治处宣传部主任。杨靖宇、刘三春、王仁斋3人决定以调虎离山之计攻打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24日以少部兵力佯攻凉水河子日伪军据点。三源浦的日伪军慌忙派兵救援。晚10时许,刘三春率部攻打三源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1年,刘三春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聪明、好学、懂事,以优异成绩读完小学,又考入了山东齐鲁大学附属高中。在学校,刘三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9年,刘三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刘三春毕业后,出关赴奉天,找中共满洲省委地下党组织安排工作。抵奉后,刘三春的公开身份是做零工、杂役,实际上做地下秘密联络工作,曾化名刘小工、刘山村。在奉天时,刘三春经常去销售进步书刊的“绿野书店”借阅书刊(实际上是中共满洲省委的秘密联络站)。在这里,刘三春结识了王仁斋,两人一见如故,立志同心协力进行革命斗争。九·一八事变前,由于东北易帜,一切按南京旨意行事,也在到处捕捉共产党人。由于情况不熟,加上白色恐怖空前,刘三春在一次传递消息时被捕,关在小南门监狱。因没抓到真凭实据,在组织营救下,刘三春被无罪释放。刘三春出狱后,去北镇其兄家暂住避风,跟着以养蜂为业的哥哥学起养蜂来。曾任国民党奉天省委党务指导员的包景华此时也在北镇避风,与刘三春偶然相遇,便主动约他和王仁斋到柳河执教。经与组织秘密联系后,刘三春欣然从约东去柳河。他到柳河后,先与中共柳河地下县委接头,经组织精心安排,以养蜂身份去夹山子(今柳河县五道沟镇大泉眼村)开展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
1931年秋,九·一八事变后,刘三春利用养蜂人身份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他留意到邻里有几个人聚集讨论时,其中一位发言表达了对反动地主的不满。刘三春了解到发言者名叫蔺秀义,是个本地农民,曾读过两年私塾,性格耿直豪爽,好打抱不平,愿意为穷人发声。某日秋雨过后,刘三春趁蔺秀义与众人聚会之时,借机吟诵岳飞的《满江红》。蔺秀义被吸引出来,邀请刘三春入内共谈。刘三春在众人面前讲起《说岳》来,广受欢迎,成为了聚会的焦点。随着刘三春对的讲解深入,众人对岳飞的悲剧感到愤怒与悲伤。刘三春趁机指出目前日本侵略的紧迫性,提议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敌人。蔺秀义等积极响应,表示要团结起来驱逐侵略者。随后,刘三春提出由蔺秀义带头组织抗日者,众人一致同意,而蔺秀义也表示接受这个提议。从此,刘三春把工作重点放在蔺秀义身上,经常与蔺促膝长谈,并吸收他参加一些反日活动。蔺秀义的抗日救国热情越来越高,四处奔走,宣传革命,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一股抗日力量,拥护共产党的人逐渐多起来。不久,蔺秀义便由刘三春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蜂子入窖冬眠后,刘三春与王仁斋应柳河三源浦小学校长包景华再次邀请,来到了三源浦(今三源浦朝鲜族镇)任教。由于刘三春和王仁斋在学校里平易近人,教学效果好,深得同行钦佩和学生尊敬。刘三春在教师中成立了社会科学学习小组,自任小组长,得到包校长的支持。刘三春在教员中经常通过闲谈有目的地宣讲革命道理,传播革命思想。刘三春建议改革教育方法,购买图书、报刊供师生阅览;每周六下午作为教员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学习《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和教学方法,同时主张培养学生的民主自治能力,成立学生自治会。刘三春亲自制定自治会章程、公约和活动计划。他还结合授课传播反帝救国思想,音乐课教唱进步歌曲《船夫曲》、《手把锄头锄野草》。这一系列工作,使学校面貌大有改观,教学质量和师生们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同时,刘三春还致力于在社会青年中培养进步力量。刘三春、王仁斋经常和三源浦兴记号会计、24岁的聂长林一起在学校玩篮球,久之熟稔,从目前形势到国家及民族的前途无所不谈。刘三春还有目的地借给聂长林一些社会科学书籍阅读。在刘三春的循循诱导下,聂长林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后来积极为抗日联军传送情报,又舍父母妻子进关内参加革命。
1932年1月3日,锦州被日军侵占,东北军大部调入关内,东边镇守使于芷山公开投敌。消息传来,人人愤恨不平。这时,北平救国会派黄宇宙持王育文的介绍信,由通化来到三源浦小学找包景华密商抗日准备工作,待机共兴义举,并说驻桓仁县唐聚五团长已同意首举义旗。王育文与刘三春、王仁斋都是包校长的至交。包景华久有此意,只恨力不从心,今见有王育文信,而且时机已到,马上与任致远一起积极准备,以防匪、保护地方为名,同商团、民团和警察队长共同协商,组织起百余人的武装。不久,唐聚五在桓仁誓师,成立了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部,通电各地抗日,震撼东北三省。抗日高潮在即,刘三春与王仁斋急切建议中共柳河县委创建自己的武装,紧接着就带着县委的指示,秘密潜回夹山子找蔺秀义安排组建事宜。蔺秀义在大青沟把反日会中的青年骨干组织起来,建立了中共柳河县委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人民武装——柳河游击连,并任连长。游击队缺乏武器,迫切需要解决枪的问题。侦查得知四道沟铁路警察队的武器新且弹药充足,但戒备森严,难以接近。刘三春和蔺秀义认识到有必要寻找内部支持。他们决定利用铁路警察队特务长刘华林喜欢攀交情的特点,派战士小刘潜入其内部。小刘与刘特务长喝了几顿酒,迅速建立了亲密关系,警察队里面也逐渐都混熟。随后,小刘发现伙食长丛继清对抗日部队很钦佩,于是对他做工作,提出抗日救国的观点,赢得了丛继清的信任,并与他结为干兄弟。小刘向丛继清表明了游击队员身份后,丛继清决定弃暗投明,愿意提供内部支持。小刘带着这些信息回去向刘三春汇报,随后双方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4月24日,丛继清借口催粮,按计划与小刘夜间夺枪。月亮升起时,蔺秀义的队伍迅速向四道沟进发,避开炮台,隐蔽在墙影中。待小刘发出信号后,战士们搭人梯翻越围墙,由丛继清引导冲入特务长的屋内,成功击伤并俘获刘华林,警长也随即投降。战士令警长高声呼喊,要求炮台派人送枪。最终,义勇军顺利缴获24支枪。
1932年6月初,包景华赴通化找唐聚五汇报柳河情况,唐当即委任包景华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九路军司令。农历五月节后,经刘三春的细致工作与安排,中共柳河县委负责人柳某(朝鲜族)在大泉眼附近的一个山上树林里与包景华会晤,商谈在第九路军内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组织活动等事项。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包景华同意在第九路军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并开展活动,包景华负责保证党组织及党员的安全。
1932年8月,刘三春第三次来到夹山子,正式宣布海柳工农义勇军成立,指出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欢迎所有愿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人加入。部队由王仁斋任队长,刘三春任政委(至1933年1月)。蔺秀义立刻表示全队都愿意参加,紧接着村里的小伙子便有10余人报名参加了义勇军,30多人的队伍组织起来了。
1932年9月初,经中心县委研究同意,刘三春、王仁斋率“海柳工农义勇军”加入第九路军共同抗日。包景华见两位至交来归,自有如鱼得水之感,任命二人为上校政治教官,蔺秀义先为四连连长,后为二营营长,实现了党同自卫军的合作。刘三春、王仁斋积极帮助包景华不断扩大抗日宣传,四方来投者日益增多。五道沟保安团长乔荫堂率所部150余人来投;报号“老保顺”的密心孝山林队50余人也来参加九路军;许多小股武装及青壮农民也投军要求抗日;镇内成衣铺掌柜陈星桥带着自己缝纫机和所存布匹加入自卫军,昼夜赶制几百套军衣;济众医院院长刘子去将价值1000余元的医疗器械及药品全部充军。民望所归,九路军很快聚成千人左右的队伍。不久,县委派李益文、李青二人到九路军工作,包景华委任李益文为参谋处长,李青为政治大队长。从此,柳河地下党组织通过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九路军,九路军也成了惟一一支允许共产党公开活动的自卫军队伍。刘三春等在军中很快建立起士兵委员会,发展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30余人,使部队的抗日救国热情更加高涨,频繁出击。刘三春视百姓为父母,视群众利益重于生命,并且严格要求部队,密切军民关系。一次,部队在东丰高家粉房待命,一位满脸泪水的老人在午时手拄拐杖走进营地,哭着求见领导。刘三春听到动静,前往查看,得知老人的女儿被匪首“杨大虎”凌辱后,心中愤怒不已。刘三春当即派士兵便将罪魁祸首绑回,随即派人召集当地乡亲召开群众大会。老百姓见自卫军为他们伸张正义,纷纷前来诉说仇恨与冤屈,从此更加信赖刘三春的部队。
1932年10月,日军突进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先头部队回师辽宁,分5路向自卫军各部活动地区发起疯狂的大“讨伐”,并派出大量飞机狂轰滥炸。自卫军被迫退却,唐聚五总部由通化退到抚松,九路军仍坚持在三源浦一带斗争。这时,日军高波旅团的骑兵两个联队、步兵1个营、炮兵1个中队、坦克车两辆,总兵力800余人到达柳河,配合伪军廖弼宸团及骑兵第一团向三源浦猛扑过来。九路军顽强阻击,苦战一天多,最后终因实力相差悬殊,伤亡过大,最后仅剩200多人,不得不撤至大牛沟,三源浦失守。这时已是大雪封山季节,队伍很快就面临少吃无穿的境地。
1932年12月8日,队伍集结在大北岔,决定解散。包景华、任致远与刘三春、王仁斋等挥泪握别,由密心孝等护送两人潜往关内。此时,部队群龙无首,士气低落,敌人紧追不舍,加上严冬即将到来,面临缺衣少食的困境,士兵们都感到恐惧不安。刘三春心中沉重,不愿意经过一年的奔波艰难组织起千余人的队伍崩溃。经过深思熟虑,刘三春决定站出来鼓舞士气,询问大家的意见,是继续忍受敌人的压迫,还是坚持斗争。队员们则表示,虽然不抵抗没有出路,可是部队没有领导也会迟早溃散。刘三春则表态,如果大家信任他与王仁斋,他们愿意带头继续战斗。最终,战士们一致同意由刘三春和王仁斋带头继续抗日。刘三春和王仁斋以二营营长蔺秀义等旧部(原海柳工农义勇军)为基础,以党团员为骨干,把积极分子和军中部分爱国官兵重新组织起来,潜回柳河四道河,再举海柳工农义勇军大旗,与敌周旋于海龙、柳河一带。虽然天寒地冻,缺吃少穿,十分艰难,但在群众的支援下,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特别是刘三春带领大家打了几个胜仗之后,部队士气逐渐高昂起来,越战越勇,缴获增多,人员扩大。
1933年1月3日,杨靖宇代表满洲省委到海龙巡视工作,对义勇军之战绩颇感欣慰。部队于柳河大青沟进行整顿,正式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第一大队),王仁斋任队长,刘三春任政委(至9月),还曾任中共海龙中心县委委员。不久,枪增多了10多支,人数发展到70多名。这年夏天,海龙游击队扩大活动范围,通化、柳河、金川镇临江一带的高山密林,都成了他们杀敌的战场。一天来了一位陌生人,说是“苏营”的,来联系联合抗日事宜,要求见见刘三春,听说要联合抗日,刘三春非常高兴,马上与来人见了面。原来,“苏营”就是在舒兰五常一带活动的抗日义勇军苏剑飞的第一营,九·一八事变前,苏剑飞在东北军第六七六团王树棠部下任排长。王树棠卖身投靠日本鬼子后,苏剑飞一怒之下,拉出全排投到义勇军田霖麾下任营长。田霖殉国后,由苏剑飞代为指挥,保存了一支武装。他面对残局,一筹莫展,听说共产党人杨靖宇举旗抗日,坚决杀敌,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率部向南满寻来。8月14日,“苏营”潜进柳河大青沟,听说共产党队伍近在咫尺,苏剑飞忙派人与海龙游击队联系要求联合抗战。刘三春听说苏剑飞远道而来寻找共产党,喜不自禁,像迎接亲人一样把“苏营”的弟兄接了进来。苏剑飞原本还担心共产党吃掉自己,只想联合,没想合并。当感受到了共产党队伍的真诚热情后,苏剑飞化解了心中的疑虑。苏剑飞分析了田霖部的失败,指出虽然人数众多且作战勇敢,但仍遭遇致命的挫折,对此很疑惑。刘三春表示,他们的游击队原本也有千余人,但在一次失败后队伍解散,仅剩下几名成员,残存队员在共产党领导下聚集起来没有放弃斗争,才逐步坚持下来。刘三春强调,部队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一个坚强的领导。苏剑飞想了想近两年的所见所闻,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在持续发展与壮大,深感刘三春的话在理,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要求刘三春帮助自己,争取早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9月14日,苏剑飞、刘三春两人在桦甸发背沟西南岔与满洲省委巡视员金伯阳面洽,决定将这支合并的队伍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满第一游击大队,苏剑飞任大队长,刘三春任政治委员(至11月),全大队120多人,编成5个中队,其中有党员20人,团员8人。此后,部队便去吉海铁路沿线活动,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振奋人心的英雄战绩。
牺牲
1933年11月初,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来老鹰沟与刘三春会师。第一游击大队编入独立师为游击一连,刘三春改任师部政治处宣传部主任。杨靖宇、刘三春、王仁斋3人决定以调虎离山计攻打三源浦,于24日率部以少部兵力佯攻凉水河子据点。三源浦之敌忙派出机动兵力救援。独立师主力乘机围住三源浦。晚10时许,攻打三源浦战斗打响。刘三春率领部队按计划首先冲击敌阵,锐不可当,攻入南门,在后击毁警察所,又迅速包围警察署和敌兵营两个大院。敌人龟缩院内顽抗,等待援兵。刘三春见院墙高大,四周不少枪眼喷射出子弹,有些同志伤亡。他感到硬攻不成,就展开政治攻势,命令部队暂停攻击,向伪军喊话,劝他们投降。狡猾的敌人口头上答应谈判,就是不见行动,很明显是等待救兵。刘三春看得明白,便绕道到东北角,想找个安全处,隐蔽接敌,再次向敌喊话。不料,炮楼上的敌人打出一排枪,刘三春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战士们见刘三春政委身遭不幸,怒火中烧,不顾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跳进墙头,砸开营门,一拥而入,口里喊着“为政委报仇雪恨”,连连抠动扳机。战士们举火烧毁了敌营房,捣毁了满铁工程局,活捉了日本稽查局长,缴获了敌军的全部弹药和部分冬装。刘三春牺牲后,当地群众、学生无不为之惋惜。当时的小学教员石柏英和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做秘密工作的裁缝陈兴桥凑钱买棺材将刘三春遗体葬在三源浦北门外河沿边。东北解放后,每逢清明节,各界群众、师生和少先队员总要抬着花圈和松枝到三源浦北门外大河南岸的烈士墓前,深切悼念安息在这里的刘三春和其他革命英烈。
纪念
2014年9月1日,刘三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
刘山村.中国军网.2018-01-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6: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