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旦宅
国画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刘旦宅(1931年3月1日~2011年3月2日),原名浑,又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浙江温州人。
人物履历
刘旦宅,幼年家境贫寒,自幼喜好绘画。10岁时曾在温州举办过《十龄童刘小粟画展》,有“神童”之誉。1951年到上海,为私营大中国图画出版社画书籍插图、教学挂图等,亦作连环画。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1979年春访问日本、10月在上海举行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多次为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收藏。2011年3月2日刘旦宅在上海中山医院因病辞世,享年80岁。
人物年表
1931年3月1日,生于浙江省温州。
1939年—1944年,温州三希小学学习。
1941年,三希小学校长王晓梅在温州为他举办“十龄童画展”。
1945年—1946年,温州中学学习。
1946年—1948年,拜温州徐堇侯先生为师,临摹历代名画。
1949年—1951年,温州西湖小学教员。
1951年—1955年,在上海大中国图书局从事绘画。
1955年—197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绘画创作人员。
1956年,兼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72年—198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创作。
1985年—2011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任教授、美术系主任、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受聘温州大学兼职教授。
1995年,应台湾中央大学、中正大学邀请赴台讲学。
1996年,应意中友协、法中友协、海德堡大学、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邀请,赴欧巡回展览并讲学。
2011年3月2日,因病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
人物轶事
早年生涯
1931年3月1日,刘旦宅出生于浙江温州一户贫寒的杂粮店店员家中。他排行老三,乳名叫柏青。六岁时父母不幸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幸运的是刘旦宅有机会接触艺术,绘画给他的苦涩童年带来了快乐。刘旦宅出生之地温州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瓯绣、瓯塑、青田石刻、黄杨木雕等民间工艺久享盛名,刘旦宅的舅父就是一位精于刺绣的老艺人。长期的耳濡目染,为他日后步入绘画殿堂奠定了基础。
刘旦宅在回忆这段童年经历时说道:“我的童年在苦难中度过,生活灰暗无光。但在回忆的荧光屏幕中,却经常出现一些色彩绚烂、明丽得犹如朝霞的片段,便是小时候用石子代替笔墨画画,没有纸张,有平整的石灰地,很开阔,想画多大就可以画多大,而且还可以画了揩,揩了画。”1
尽管刘旦宅自幼便异乎寻常地喜爱绘画,并显示出卓著的才华,但因为贫穷,迟迟没有踏进学校大门的机会。直到八岁时,偶然被热心的三希小学校长王晓梅先生发现,受到赏识,破格免费上学,并得到他多方的教导和接济。这位校长爱好艺术,在绘画方面有一定造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刘旦宅进行了西式的绘画教育,严格督促年仅八九岁的刘旦宅夜以继日地学习透视、素描、写生等基础知识。如果说刘旦宅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及绘画的长期浸淫,是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源泉;那么及时地受到新式的西方基础绘画教育,则是他思路开阔、形成独特风格的基础。
这位校长为刘旦宅取名“刘小粟”,并在他十岁时为他筹办了“十龄童刘小粟画展”。这是一次轰动温州的盛事,展出了七八十幅作品,有关公、曹操、宋江、李逵等历史和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飞禽走兽、花卉静物的写生。尽管这批作品笔法稍显稚嫩,但造型准确优美,构图大胆奇特,画面场景充满了稚气的夸张,如此大量的作品呈现出这个少年不凡的艺术感悟能力。这次展出为刘旦宅赢得了“神童”的美誉。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第一笔,奠定了一个绚烂基调,在他日后起起落落的人生道路上,刘旦宅不时用绘画书写他人生的亮丽。
画展以后,刘旦宅又有幸得到了徐堇侯老先生的关照。老先生是位名医兼画家,这位老人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在行。他不但悉心指导刘旦宅的绘画,同时还教他习书法、学治印、读诗词,并毫无保留地让刘旦宅观赏、使用他多年收藏的家珍。刘旦宅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多的古代画本,他如饥似渴,每天潜心摩习。进入青年时期的刘旦宅,除了绘画技艺之外,更在学养内涵、画理传统上得到提升,更加充实了他的才华。
初入上海
不久,刘旦宅便加入上海市美协。他的作品《木兰辞画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年画)》、《屈原(连环画)》先后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6年,上海筹备成立中国画院,首批入选的包括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吴湖帆等国画名师大家。几十位画师平均年龄约为60岁,而刘旦宅当时年仅26岁,成为画院最年轻的一位画师。这年,他完成了《屈原天问图》。
国庆十周年前夕,刘旦宅应邀赴京为首都新落成的“十大建筑”绘制陈列画。他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绘制了《秦始皇帝像》。196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刘旦宅又应邀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展览会绘制曹雪芹生平组画,从此结下了他与《红楼梦》的姻缘。
历经磨难
就在刘旦宅艺术日臻成熟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把他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他先后三次受到过严重冲击,但每次都以惊人的毅力熬过来了,从未放弃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1970年5月,刘旦宅经历了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先是隔离审查了一年一个月;又在监狱里待了一年又三个月;1972年6月,在一千多人的大会上被宣布拘留。在被隔离和入狱期间,他创作了《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和大量微型的寸余作品,如《横空出世》、《桃花源里可耕田》以及屈原、杜甫、李白的诗赋选页。
出狱后,刘旦宅创作激情丝毫不减。他用工笔淡彩,画出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画,画出《洛神赋》、《长恨歌》等作品。可是刘旦宅又一次受到冲击,与丰子恺、刘海粟、程十发被并列为所谓上海“四大黑画”。
硕果累累
1978年,刘旦宅的冤案得到平反。他的艺术生活进入一个辉煌发展的新阶段。1985年,刘旦宅受聘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授、美术系主任、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受聘温州大学兼职教授。人到中年的刘旦宅在上师大任教期间拥有了大量时间创作和完善自己的系列作品,也愈加在画坛上活跃起来。期间多次举办个人展览,也受到国内外各个高校和机构的邀请去各地讲学并传播优秀的中国书画文化。
耆宿交游
刘旦宅在上海期间与美术界的许多名家都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国画大家陆俨少便是其中之一。
刘旦宅先生与陆俨少先生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倔老头。一位是中国画坛的人物大家,一位是中国画坛的山水大家,他们常常一起出游,也时不时地一起合作画画或题字。陆老年长于刘先生,文学根底深,自创陆家山水新貌,是刘先生尊敬的长者。而刘先生在艺术上的投入和本事,也是陆老不得不佩服的。陆俨少先生曾经在他俩合作的画上长题:“予画石势嶔崎,旦宅慧眼,经其横看竖看,颠之倒之本石也,而忽成山君张吻欲噬之状,旦宅放笔写古松一枝,夭矫如龙,相得益彰,诚妙手偶之得矣。东坡诗云: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示奉为咏之也。”
1983年刘先生的《诗人画册》出版时,陆俨少先生为之作序并赞曰:“观其画作,经营位置,貌写形态,笔不虚下,辄叹为毫发无憾。人物一科,自元以下无述焉,振衰开来,旦宅勉力行之,其毋相辞。”6
一次,他们两家一起出游写生,学生也随行照顾。在写生画画的同时,陆老的学生看见刘先生出笔不凡,逸笔草草而形神备至,赞不绝口,围着刘先生头头转。为此陆老心里有点不痛快。刘先生直言不讳对陆老说:“学生看见别人好的就想学习,但仍然是你的学生,这有什么不对?孔夫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后来陆老写信给刘先生,称他为诤友。还诗赠刘旦宅先生:“蟠结蛟龙会,平生管鲍俦;与君成两老,来往亦风流。”
1993年10月陆俨少先生逝世,刘先生不胜悲痛,他用五天时间,书写了三千字的文章,赶在11月2日陆老追悼会时在《新民晚报》上发表,还写了龙门对挽联“五百年名世矜才著意经营胸中丘壑诗书画;四十载论交投分怆怀馆舍天上箕维归去来。陆俨少先生师事灵右,晚学刘旦宅顿首拜挽”以悼念这位中国画坛上伟大的山水画家。
数十年来刘旦宅与发老曾有多次合作。林风眠和沈柔坚先生去世后,有关单位前来征求美协主席人选意见,刘先生认为程十发先生是首选,是海上画坛执牛耳者。他不止一次对人说:放在家里的大师(指程十发)居然没人理他。时在农历丙子年岁末,应《文汇报》张楚良邀请,刘旦宅先生与程十发、沈柔坚、徐昌酩、方增先诸画家会于“望江楼”合作《牛图》以志丁丑新年之喜。为此,先生亲笔写了《执牛耳》发表在1997年3月2日的新民晚报上:
数十年来与发老曾有多次合作。发老作画,挥洒自如,初看若不经意,难识端倪,画好后则栩栩如生。闲聊时我与发老说:“画画虽不是表演,但看你画画倒是享受,着力处可学,轻松处就难能了。”他风趣地说是“拆烂污”。其实,文人画的“墨戏”对中国画来说是一大发展,舍丹青而用水墨,成为独特的中国绘画艺术,其功可与西方印象派绘画对光色的贡献相媲美。当然,那些蹩脚的画,只能算是拆烂污了。像齐白石、八大山人、徐青藤的墨戏都有极高的造诣,启发来者。发老故意作难,说徐青藤的画看起来就是“拆烂污”。我说:“是吗?不对。”文人水墨画的兴起,徐可说是个祖师爷。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画象简单而内涵丰富,淋漓痛快,意气无前,人所不及。至于有些初学者,一味取巧蛮干,但求轰动效应,那只有另作别论了。前人所谓“学如牛毛,成如麟角”,确是切中时弊。并说:发老的画不管怎么放泼,都是“兜得转”的,如不领会精神,单凭样子就兜不转了。发老说:“吃错药了,何况吃的是药渣,哪有疗效!”此论真令人厥倒。
刘旦宅与林锴、顾炳鑫、贺友直皆为好友,林锴曾为《刘旦宅画集》作序言,并称赞其画:“不论人或物,都风神疏朗,空清而绝去渣滓。”
当时连环画的辉煌出现在上海,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刘旦宅认为顾炳鑫是连环画中的佼佼者,他当时的地位、学问是在多数画家之上的。当时的画院院长、副院长等好多是他的学生。其实,有成就的国画家陆俨少、应野平、来楚生等都当过他的学生,都是学习班的学员,而顾炳鑫是辅导员、是教师。这就可以看出顾炳鑫当时是处在什么地位上。而刘旦宅日常称顾炳鑫为老顾,两人相交莫逆。
与贺友直更是来往密切,贺友直是连环画家中进大学讲课、当教授的第一人,而且一致认为是连环画的状元。直到2010年贺友直还邮寄自己的作品集给刘旦宅,刘旦宅因病住院后,贺友直十分挂念,几次想去探望,而在病床上的刘旦宅仍在关注贺友直刊发在报纸上的新作。刘旦宅走后,贺友直为没能见到刘旦宅最后一面而遗憾终生,几年后亦离世。贺友直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写得很好。当下的国画界正需要这样一种学无止境的精神。而他为人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画坛后人学习和敬仰。”
当然,刘旦宅在上海期间的友人不止于此,与陈佩秋、谢稚柳、江兆申、徐昌铭、沈柔坚、王慕兰、裘人干、林曦明、吴青霞、韩敏等皆往来密切,活动频繁;值得一说的是与刘旦宅交往不少艺术家都曾居于徐汇或在徐汇从事相关艺术活动。刘旦宅与众多名家共同组成了徐汇乃至海派文化的繁荣景象。
成就与夙愿
刘旦宅画作神清、骨秀、质妍、味淡、境灵,既大气磅礴、气韵深沉,又冲和淡雅、精细入微,因其山水、花鸟、人物皆精,被已故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誉为全能画家。除绘画外,刘旦宅还擅长书法。他的书法取历代名家所长,真、草、行、隶皆能,方峻道劲,朴拙凝重。又因爱好诗词,每每以诗入画,或在画上题诗作文,使诗书画相得益彰,书卷气十足。刘旦宅晚年声誉日重,在海内外均有重大的影响。他曾先后在国内十几个城市及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上海、北京、香港、台湾出版了他的多种画册。不过,刘旦宅并不满足,他说“要使今日之旦宅非昨日之旦宅,使今日之笔墨,非昨日之笔墨。”10在晚年他仍在孜技不倦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寻求不断突破自己的艺术契机。
除艺术上有所成就外,对于故乡温州,他一直有反哺之心。1985年12月,刘先生在日本石卷市举办个人画展。他把参展全部作品售得的外汇,悉数捐给初创中的温州大学,建了一座“温故楼”。2012年还在上师大成立了“刘旦宅中国书画奖学金”,以奖励书画方面的杰出人才,推动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自从奖学金成立以后,十多年来每年都有美院学子从中受益,刘旦宅持续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刘旦宅老先生生前多次提起的三桩未尝之心愿:一是上海至今仍没有世界级的美术学院;二是心心念念要建起的上海国画研究院近些年来始终进展不大;三是作为中华艺术精华之精华的书法尚无与之匹配的理论研究。
艺术成就
刘旦宅擅人物,兼花鸟,取法汉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陈老莲和八大之花鸟,广泛吸取古人之长而融会贯通,工写兼长,创作多取古典题材及历史人物,造型清俊,情思横逸,秀拙相蕴,生动雅健,风格别具;又作减笔泼墨,融工笔、线描、泼墨为一体,格外古朴脱俗,耐人寻味。
主要作品有《曹雪芹生平》(组画)、《琵琶行》《洛神赋》《长恨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组画)、《九歌图》(组画)、《太白观瀑》《东坡舞月》《虎溪三笑》《换鹅》《群玉之山》《春消息》等。出版画册《石头记人物画》《红楼梦故事图》《历代诗人图册》《齐鲁哲贤图》《刘旦宅画集》等。
社会活动
人物作品
作品年表
从1953年初到上海到2011年生病住院之前,尤其是1985年任教上师大之后,刘旦宅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经常有精彩的作品问世出版。下将作品的出版、发表情况罗列如下: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作品赏析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贺友直:“他是一个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写得很好。当下的国画界正需要这样一种学无止境的精神。而他为人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画坛后人学习和敬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14:29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人物年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