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刘桂松,女,1941年出生,汉族,山东省郓城县黄堆集镇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
人物经历
195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原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山东戏剧家协会会员,巨野县第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的传承人之一,是在该剧种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刘桂松12岁师从刘云亭和刘提邹,14岁登台,唱腔高亢明亮,风格独特,唱念做打,无一不精,在山东梆子剧种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老羊山》、《反西唐》、《白蛇传》、《姊妹易嫁》。
刘桂松生在戏曲之家,父亲刘云亭是著名的山东梆子演员,从小耳薰目染,刘桂松对梆子戏就情有独钟。父亲的一些唱段,她五、六岁时就唱得有板有眼,深得父亲喜爱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硬铜梆子”,简称 “高调”或“高梆”,是发源于山东中、西部的主要剧种之一,因其表演风格粗犷,动作大方,唱腔高亢激昂,极富地方特色而深受群众欢迎,被人们戏称为“舍命梆子腔”。新中国成立以前,地处鲁西南的巨野县曾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山东梆子班社,人称“三百年江湖大姚班”,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由姚绥远创建,班内人才济济,是当地最大的山东梆子演出团体,能演三百多出戏,各时期山东梆子代表演员多出在大姚班。很多著名的演员都以能在大姚班里唱戏为荣。大姚班早期艺人较著名的演员有“大麻子”张学为、“岳十”岳东鹏、后期有“窦发”窦朝荣、“丁三”丁宪文、“立楞”宋玉山等等。有的艺人去世多年,观众仍然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如“傅七的刀,吴丈的腰、泼嘴老鸹唱的高”、“金鼎、银凤、玉蜜蜂”、“花蝴蝶子满天飞”、“金马驹子银铃铛,不跟立楞一硌晃”等等,直到今天还在百姓中流传。孔府档案中还有“赏立楞钱四千文”的记载。刘桂松的父亲刘云亭,艺名“刘三”,是大姚班后期主要演员,位列大姚班“四大青衣”之一(其他三位指姜玉明、时维立、任振江),成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与著名演员窦朝荣配戏,因其身段优美,表演大方、唱腔独具一格而享誉一方。代表剧目有《老羊山》、《反西唐》、《天赐禄》、《双官诰》等。
刘桂松自幼跟随父亲在巨野长大,小时候体弱多病,到了12岁,体重只有48斤。因为生活所迫,只上了两年半小学的她便跟着父亲到剧团学戏。父亲给她找了一个入门师傅,叫刘提邹。这位老师以严厉出名,只要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不打则骂。在师父的严格要求下,孩提时代的刘桂松,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以超人的坚强意志,坚持了下来。在她的印象中,练功几乎就是她小时候生活的全部内容,从宿舍到巨野城北的老城墙就是她的活动轨迹。每天天不亮起床,练功很久才看到太阳慢腾腾地从东方升起;晚上练完功回家时,已经是夜色朦胧了。刚开始,身体瘦小的刘桂松确实难以承受这样高强度的训练,经常摔的青一块紫一块,有时候甚至累得虚脱。可她有一股犟劲,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怎么做不到呢?为了心中的梦想,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就这样,一年以后,13岁的小桂松就能倒立40多分钟,小翻也能一口气翻十几个了。
如今,已经退休的刘桂松还十分感激这位严厉的刘老师,她说:“刘老师的严格要求,为我日后演好刀马旦这一行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三年近乎惨酷的基本功训练,刘桂松终于可以在舞台上演些丫鬟之类的小角色了,但是在剧团内仍然没有地位可言,平时的生活仍然要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剧团内的大锅饭,旧时称为“老台饭”,只有正式的演员、乐队才有资格吃,她们这些跟着跑龙套的小角色是享受不到的。平时演完戏,刘桂松与和她一起学戏的小伙伴只有等到演员们吃过饭才敢到伙房去,如果碰到运气好,演员们的饭菜没有吃完,才能饱餐一顿。在她的记忆中,那些残羹剩饭是她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美味。然而那时候剧团都是按正式演员人数做饭,往往是没有剩饭的时候多,小刘桂松就只好啃个凉馒头,就着伙房里剩下的汤水凑合一顿。好在她并不以为苦,只要能上台、有戏演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良好的基本功训练,加上自身天资聪颖,刘桂松进步很快,在舞台上的戏份也越来越重。在练功过程中,刘桂松细心揣摩父亲对每一个角色的处理,唱腔的把握,小到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要求自己做到惟妙惟肖,分毫不差才肯罢休。然而正当她想在戏剧舞台上一展才华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差点断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由于练功强度过大,正处变声期的刘桂松突然失声了,开始自己还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现象,可是直到十七八岁仍然没有恢复,这让她非常着急。周围开始有风言风语,更有甚者当面说她根本不是演戏的料。一向要强的她终于坚持不住了,萌生了逃避的念头。有一天,趁父亲不注意,偷偷跑回了家。父亲发现后大发雷霆,用麻绳把她狠打了一顿。刘桂松后来回忆说,要不是那次挨打,也许我的戏剧之梦那时候就终结了。
令人可喜的是,一旦度过漫长的变声期,刘桂松那高亢嘹亮的嗓音便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到了十九岁的时候,唱、念、做、打样样精通的刘桂松第一次在传统戏剧《红珠女》中担当了主角。“那是1961年,剧团代表山东省去东北慰问演出,我是主演,一连演了四个月,场场爆满。看我在舞台上干脆利落,动作难度大,观众不相信我是女孩子,我谢幕的时候只好把头发放下来让他们看。”由于演出效果好,剧团受到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的亲自接见。
年轻的刘桂松从此成了团里的台柱子,也迎来了她演艺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期。“那时候年龄小,不知道啥是累,也不觉得苦,每天除了演戏,还要练功。平时擦破点皮、受点伤是常事。有一次在汶上演出,过小翻时一不小心把手指骨戳出来了,我忍住痛还是接着演,硬是没让观众看出来。”
天有不测风云,命运之神再一次考验了一下这位年轻的戏剧演员。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出了马金凤、常香玉等戏剧名家,河南豫剧在全国大红大紫,风靡一时。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唱腔与山东梆子略有不同,巨野地处与河南临界的菏泽,是豫剧流行的主要地区之一。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山东一些梆子剧团纷纷改唱豫剧。刘桂松所在的剧团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正当刘桂松犹豫不决的时候,山东省政府下发文件,明令“巨野、郓城、嘉祥三县必须保留山东梆子剧团”。为了提高整体演出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巨野原有二夹弦剧团和曹县青年剧团一起并入刘桂松所在的“巨野县大众剧团”,并改名为“巨野县梆子剧团”。这时期,剧团除演出传统戏剧外,还上演了一些现代戏和新编古装戏,如《白毛女》、《红松林》、《巨野怒火》等,剧中女主角都由刘桂松担任。
“文革”开始后,刘桂松和其他同时代的人一样,被下放到工厂当了车床工。1967年,剧团恢复,大唱样板戏,刘桂松又被召回剧团,这时期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铁流战士》、《枫林战士》、《山鹰》等。1976年,剧团解散,一年后又成立“巨野县豫剧团”,刘桂松坚持山东梆子唱腔,与著名武生演员丁长岐(丁宪文之子)一起被聘请至河南省台前县,并出任当地山东梆子剧团团长,成为当地最卖座的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梆子戏曲的繁荣,促进了当地戏剧事业的发展。1979年,巨野县政府根据省政府要求重又组建了山东梆子剧团,并召回流落外地演员,在长长的召回名单中,刘桂松排在第一位。得知刘桂松要走,当地领导非常吃惊,多次由主要领导出面谈话,许以优厚待遇,希望她能留下来。但她回家心切,什么条件都不动心。终于有一天,趁演出的间隙,悄悄离开了台前,辗转回到了家乡。多年以后刘桂松回忆起这段往事,还心有余悸。“巨野派了一位副县长亲自来接,跟逃跑似的,后面有车追,前面有人截,最后绕到聊城,才跑回来。巨野是我的家,家乡需要我,我说什么也得回来。”
重回家乡的刘桂松一年后担任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除了演戏,还要联系台口,负责全团的日常工作。在此后的岁月里,刘桂松带领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走遍了大江南北,在梆子戏流传较广的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个时期不但是山东梆子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辉煌的时候,也是是刘桂松戏剧表演最成熟的时期,形成了刚劲洒脱、表演生动,唱腔高亢婉转、激昂豪迈的艺术风格,在山东梆子中独树一帜,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时候剧作家张殿臣任剧团专职编导,作曲家张占申任音乐设计,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反西唐》、《天赐禄》等以外,还整理改编了《老羊山》、《闯幽州》、《千里驹》、《宇宙锋》等一批传统剧目;又创作了历史传奇剧《宫谏》、《收陈侠》(又名《黄巢囚妻》)、《木兰恨》(又名《花木兰后传》)和现代戏《七品红娘》等,所到之处赢得了观众高度赞誉。1982年,刘桂松因在《花木兰后传》中表演上佳而获得菏泽地区汇演一等奖;1983年,主演《七品红娘》获菏泽地区戏曲汇演一等奖;同年山东省电视台进行独家采访,事迹在全国播放。正是这个时期,她收下了弟子杨爱玲、陈凤英、张爱霞。后来她们也在省、市级戏剧比赛和汇演中多次获得奖项。
1981年,刘桂松被选为巨野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987年,她调任县广播局工会主席,开始了新的工作。调离剧团,但她并未放弃戏剧事业,常有外地演出团体和青年演员登门求艺,亦常应约演出。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刘桂松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并不时应邀到济宁、泰安等地辅导。刘桂松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人们多关注山东梆子,鼓励年轻人来学习,使山东梆子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人物成就
刘桂松音质优美,音域宽广,在继承其父唱腔的基础上又加创造变化,腔调高亢激昂,跌宕多变;高低抑扬,极富情致,具有浓郁的山东梆子传统韵味。她武打功底深厚,舞姿洒脱利落,做戏不温不火,能适应多种角色的创造。如传统戏《骂殿》中的贺后、《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宇宙锋》中的赵女和现代戏《白毛女》中的喜儿、《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以及新编历史剧《收陈侠》中的黄巢夫人、《木兰恨》中的花木兰等,都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在菏泽、济宁、枣庄、徐州和皖北、豫东等地区赢得相当高的声誉。她既注重唱腔与武打技巧,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这在她的代表剧目《老羊山》和《反西唐》中体现得最为鲜明。她扮演的樊梨花义勇而又多情,豪爽而又细腻,恨中有爱,刚中有柔,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1987年,山东省广播电台为刘桂松的代表剧目《老羊山》灌制唱片、磁带,长期播放;1995年,获济南电视学会演出一等奖;济南电视台又把《老羊山》全程录像,制成VCD,在全国发行。
在巨野县梆子剧团工作期间,刘桂松多次获得“山东省文化系统优秀党员”、“市级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在她的记忆里,山东梆子最火的时间是在1960年前后以及1980年前后,这两个时段里,刘桂松的年龄分别是20岁上下和40岁上下。
“1960年在东北,我们连唱了4个月,轰动一时。”提起那段岁月,刘桂松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我那时参加的是山东省赴东北慰问团,在东北三省巡回演出了4个月。那时候山东的戏在东北很受欢迎,往往是我们到某个地方去演出的时候,还没有到当地的车站,那边已经开始放鞭炮欢迎了。”
在东北演出的4个月中,20岁左右的刘桂松是当红的主打演员之一,“东北有很多人是从咱们山东过去的,所以他们对山东方言味道比较明显的山东梆子很认同,往往是这边刚唱了一句,台下就有观众叫好、鼓掌。”那一时期,刘桂松出演各种旦角,其中以略带动作戏的帅旦为主,比如她在《老羊山》中扮演的樊梨花,《老羊山》后来也成为刘桂松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0年前后是山东梆子再次火爆的一个时段,当时40岁上下的刘桂松在演唱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戏曲业内有个说法,叫有好演员没孬戏,观众看戏看的是名角。1980年我们在济宁连唱了一个月,就重复着唱我拿手的《老羊山》《反西唐》这两出戏,天天爆满。”
1980年前后是刘桂松戏曲生涯中第二个辉煌的阶段,那时候,40岁的刘桂松每天都要唱好几场,“1980年,在济宁唱了一个月之后,我们在菏泽剧院演出,我领衔主演的《白蛇传》一天演四场,上午一场,下午两场,晚上一场,时间排得满满的。我主演的《姊妹易嫁》连演了一周,观众的掌声根本压不住。”回忆起那段岁月,刘桂松非常自豪。
有好演员没有孬戏
山东梆子与豫剧无高低
山东梆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上报给省里的材料说:山东梆子早期班社、专业剧团多,现存剧团仅有菏泽、巨野、郓城、泰安、济宁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专业团体,且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刘桂松也体会到了山东梆子现在的困境,其中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剧团都散了,而最让人受刺激的是,很多人听山东梆子,感觉像是在听豫剧。
刘桂松说:“山东梆子演员唱豫剧,豫剧演员唱山东梆子,很早就有。豫剧本来就叫河南梆子,与山东梆子都属于梆子腔,虽然腔调和方言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各有特点,但并无高低之分。从它们诞生时起,这两种唱腔在鲁西南以及周边地区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刘桂松说,听老人们讲,山东梆子和豫剧相似,与它们的起源有很大关系。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梆”,高调梆子是由西秦腔、秦腔与山西梆子腔结合而成为“山陕梆子”后,“越太行而入山东”,流行至山东菏泽而成曹州梆子,继而东行而成汶上梆子(即下路调),完成了“高调梆子”的流布历程。而豫剧也是“山陕梆子”流行至河南相关地区形成的。
其实,梆子腔各个剧种之间的融合从它们诞生时就有了。出生在曹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其6岁随父学艺的时候,唱的还是河北梆子呢。而马金凤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但在音调上仍然吸收了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合。
刘桂松说,山东梆子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其高昂激越的特点,与豫剧中的豫东调颇有相似之处。
舍命梆子腔 亟需后来人
67岁的刘桂松已退休多年,问及其退休后的生活,刘桂松说,基本上不唱戏了。
“我甚至连自己的演唱磁带都没有,现在从事的与山东梆子有关的工作,就是时不时地到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帮他们排排戏。”之前,济宁市豫剧团同时挂山东梆子剧团的牌子,剧团的李新花请刘桂松过去辅导演员。
虽然包括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等多个院团都想邀请刘桂松加盟,但刘桂松还是不愿意离开巨野,“我是在这个地方成名的,年纪大了,不愿意动了。”
刘桂松的弟子中,比较出名的有三个,分别是杨爱玲、张爱霞、陈凤英,她们都在全省或菏泽市的戏曲比赛中获得过大奖。不过随着剧团的解散,她们也纷纷离开了山东梆子:陈凤英调入山东省柳子剧团改唱柳子戏,杨爱玲、张爱霞也调入别的单位,已经不从事专业戏曲表演了。
山东梆子简介
山东梆子,原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前身是流行在鲁西南、豫东、皖北和苏北的曹州梆子,约在明代末,陕西山西一带的梆子腔,流传到山东后,接收了本地语言、民间歌曲、戏曲声腔的影响,逐渐演变发展而形成本地的梆子形式——山东梆子。
鲁西南是山东梆子的主要发源地。早在明末就有本地梆子戏存在,清初已相当流行了。在乾隆年间,已有山东籍的梆子演员进京演出。从清代初期至建国前的二百多年间,山东梆子班社遍及菏泽各地。较有名的有:菏泽市曹楼曹家班、锅饼口刘惠廷班、张丕荣班、龙王冯班;定陶的大兴班、车山义堂公班;曹县的牛家班,吕围子班、孙老家班、巨野的大姚班、大义集班、田状元班;郓城县的福盛班、王沙窝班、八班;东明县的两三义堂班;单县的黄鹤楼班;鄄城县的吕家庄大吕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成武县的三班等。约在公元1900年前后,巨野县创办了女班,山东梆子开始有女演员登台,其他班社也陆续增添了女演,员扮演旦角。这些班社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演员,如人称戏子状元的红脸岳登鹏、黑脸张学为、“花脸兴”岳兴、“红脸王”刘法润、红脸“新头”许忠新、小黑头薛忠奎、文武生“黄娃”黄儒秀、黑脸“一声雷”张朝云、红脸“舍命王”郭进安、旦角“老少迷”周兴花、花旦“银铃铛”等。他们唱、念、做、打俱佳,红极一时。
发展
建国后,菏泽地区的山东梆子剧团,曾多次参加华东地区戏剧观摩演出和全省戏剧汇演,均受到好评。这期间又涌现出刘君秋(小生)、刘桂荣(青衣花旦)、杨梅兰(旦)、刘桂松(青衣)等优秀演员。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于1995年参加了省第五届艺术节戏曲汇演获9项奖;1996年排演的现代戏《龙门渡口》(马家振编剧)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全省地方戏邀请赛上获12项奖,同时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改编、排演的传统剧目《老羊山》,被山东省电视台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并在全国发行。
传统曲目
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六百余个,如《宇宙峰》、《王二姐抛彩》、《红鬃烈马》、《大登殿》、《玉虎坠》《老羊山》等等。建国后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有《两狼山》、《黄牛分家》、《烧桃园》等。新编历史剧《程咬金招亲》在参加全国调演中,获剧本、导演、演员、舞美、音乐设计及伴奏六项奖。创作的现代戏有《前沿人家》、《三回船》《七品红娘》、《万紫千红》、《拣豆种》、《柳下人家》等。根据薄松龄著作改编的《墙头记》已摄制成戏曲艺术影片。
山东梆子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唱腔高亢动听,在鲁西南一直是十分活跃的剧种,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参考资料
刘桂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11:3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