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木蓼
蓼科木蓼属植物
刺木蓼(学名:Atraphaxis spinosa L.)是蓼科、木蓼属灌木。主干细弱,树皮灰色而粗糙;木质枝细长,弯拐,顶端无叶,成刺状;当年生枝条,细而直立或稍弯拐,无毛。托叶鞘圆筒状,基部褐色,上部偏斜,膜质透明,具不明显的脉纹;叶灰绿色或蓝绿色,革质,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宽卵形,稀倒卵形。花2-6朵,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花梗关节位于中部或稍低于中部。瘦果卵形或宽卵形,双凸镜状,顶端尖或钝,基部圆,淡褐色,平滑,光亮。
形态特征
灌木,高30-100厘米。主干细弱,树皮灰色而粗糙;木质枝细长,弯拐,顶端无叶,成刺状;当年生枝条,细而直立或稍弯拐,无毛。托叶鞘圆筒状,长2-3毫米,基部褐色,上部偏斜,膜质透明,具不明显的脉纹,顶端具2个尖锐的牙齿;叶灰绿色或蓝绿色,革质,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宽卵形,稀倒卵形,长3-7毫米,宽3-5毫米,顶端圆或钝,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渐狭成短柄,边缘全缘或稍呈波状,两面均无毛,下面具突起的网脉。
花2-6朵,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花梗长约5毫米,关节位于中部或稍低于中部;花被片4,粉红色,内轮花被片2,圆心形,长4-7毫米,宽5-9毫米,外轮花被片长圆状卵形或卵形,长2-3毫米,果时向下反折。瘦果卵形或宽卵形,双凸镜状,顶端尖或钝,基部圆,淡褐色,平滑,光亮。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1800米的盐渍化干旱山坡、荒漠沙地、戈壁滩。
刺木蓼是一种超旱生夏绿灌木,荒漠草地的伴生种。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疆的山前砾质卵石洪积扇上和干河床中,在低山丘陵也可见到踪迹,它适宜于温暖干旱的荒漠气候,具有耐炎热、抗干旱、耐瘠薄、抗寒等特点,但耐盐性较差。刺木蓼在天山南坡中段海拔2200米左右的山地常作为亚优势种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灌木紫菀木(Asterothamnus fruticosus)、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沙生针茅等植物组成山地草原化荒漠草地,伴生植物有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毛节兔唇花等,草层高10-40厘米,总盖度25%;在北疆各地的山前洪积扇、河床冲积地上,刺木蓼多作为伴生种出现在驼绒藜、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lense)等植物组成的荒漠草地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阜康、乌鲁木齐、玛纳斯、托里、沙湾、奎屯、精河、博乐、霍城、和硕);伊朗、阿富汗、高加索、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南部、蒙古西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刺木蓼在天山南麓通常于4月底开始萌发新枝,6月中旬开花,7月上中旬结实,8月中旬种子成熟,10月初叶枯黄。
刺木蓼种子成熟后不萌发,处于休眠状态,对其种子进行5℃(黑暗)和野外低温层积处理,5℃层积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在15/6℃、20/10℃、25/15℃和30/20℃(昼12小时/夜12小时)的萌发率。野外层积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在15/6℃的萌发率。刺木蓼种子为非深度生理休眠,经8周的低温层积处理后种子休眠得以解除。刺木蓼种子经过冬天的低温层积,可以在春天较低的生境温度下萌发。
主要价值
株丛不高,分枝多且密集,极耐践踏,因枝条顶端具刺,且老枝木质化强烈,大大影响了牲畜的采食。骆驼青绿期喜食嫩枝叶,干枯期采食当年生枝条;羊仅择食绿色枝叶;马、牛很少采食。由刺木蓼参与组成的草地均为冷季放牧场,可为骆驼、羊在缺草季节提供部分食料,属低等牧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参考资料
刺木蓼.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7 21: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