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紫菀木(Asterothamnus fruticosus (C. Winkl.) Novopokr.)是菊科、紫菀木属多分枝半灌木。茎全部呈帚状分枝,下部木质,外皮淡黄色或黄褐色,上部草质,灰绿色。叶较密集,线形,无柄,顶端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头状花序较大,在茎枝端排列成疏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直立或稍弯曲;总苞宽倒卵形,总苞片3层,顶端全部长渐尖,背面被疏蛛丝状短绒毛,边缘白色宽膜质,顶端绿色或白色,少有紫红色;有舌状花,或有时无舌状花;舌片开展,淡紫色;中央的两性花15-18个,花冠管状;瘦果长圆形,基部缩小,常具小环;冠毛白色,糙毛状。
多分枝
半灌木,高20-40厘米。茎全部呈帚状分枝,中部径1-1.5毫米,下部木质,坚硬,外皮淡黄色或黄褐色,常有被绒毛的冬芽,上部草质,灰绿色,果成熟后常枯萎而变成淡黄色,被薄,不明显的蛛丝状短毛,近基部多少脱毛。叶较密集,线形,长10-15(20)毫米,宽1-1.5毫米,无柄,顶端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具1条明显的
中脉,两面被蛛丝状短绒毛,或有时上面近无毛,上部叶渐小。
头状花序较大,在茎枝端排列成疏伞房花序,长8-10毫米,宽约10毫米,具较多数个花,
花序梗细长,直立或稍弯曲,常具多少线形的小叶;
总苞宽倒卵形,长6-7毫米,宽8-10毫米,总苞片3层,革质,覆瓦状,外层和中层较小,卵状披针形,内层长圆形,顶端全部长渐尖,背面被疏蛛丝状短绒毛,边缘白色宽膜质,顶端绿色或白色,少有紫红色,具1条绿色或暗绿色的中脉;有
舌状花,或有时无舌状花,外围有7-10个舌状花;舌片开展,淡紫色,长约10毫米;中央的
两性花15-18个,花冠管状,长4-5毫米,檐部钟形,有5个披针形的裂;
瘦果长圆形,基部缩小,常具小环,长3.5-4毫米,被白色长伏毛;冠毛白色,糙毛状,与花冠等长。花果期7-9月。
灌木紫菀木是一种超旱生半灌木,山地荒漠草地植物。适应暖热干旱的荒漠气候、山地砂砾质棕漠土条件。稍耐寒、极抗旱、不耐盐碱、是山地荒漠和山地荒漠草原草地常见的建群种。在天山中段南麓海拔1800-2300米范围内,它常与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olosa)、
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组合成山地荒漠常见的草地型、伴生有
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
草原锦鸡儿(Caragana pumila),草层高 25厘米,总盖度30%,有时沙生针茅处于优势层片,使上述类型往往具有草原化的特色,当处于海拔2100米的阴坡时,它则以亚建群种地位与沙生针茅、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组成山地荒漠草原,伴生种有
刺木蓼(Atraphaxis spinosa)、中麻黄、
冷蒿(Artemisia frigida)、
毛节兔唇花(Lagochilus lanatonodus)等,草层高30厘米,总盖度35%。
灌木紫菀木株丛不高,分枝多,再生性强,仅可作放牧利用;株丛基部虽木质化,适口性尚好,鲜嫩枝叶马、牛、羊喜食,冬季残存保留率高,马、牛、羊采食,骆驼全年喜食。营养价值中等,属中等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