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前”(拼音:qiá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表方位的“前”本作“歬”,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中,古字形像坐着船前行。“前”大约产生于战国后期,本义指剪刀或用剪刀剪断。古籍中常借“前”来表示“前进”,剪刀的意思就造“剪”字表示。“前”的基本义是向面对的方向运动,引申为物体的正面。从空间顺序讲,前又由向前端运动引申为位置次序靠前的,还引申为前面未到的。从时间顺序讲,运动在前(方位)的,往往是行为发生较早的,时间次序在前的。
文字源流
许慎《说文解字》说:“前,齐断也。从刀,歬声。”小篆的“前”(图7),除了刀外,还与舟联系起来。根据段玉裁等《说文》专家的解释,齐断实即剪断,“前”其实是刀的名称,是“”的本字;而现在前进、前后的前原来是没有侧刀形(刂)的,只是从止从舟,作止在舟上的形状:歬。现代前字的䒑与月两部分便是由“”和“”演变而来的。
许慎说:“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从常理推论,“止”代表人的脚,止在舟上就是人站在船头的象征。整个字的意思是人虽然不走路,但船朝前行进,人也就前进了。寓意非常明显。庄子所说“坐而至越者舟也”(能够坐着而到达越国的是船),无异是对前字的注释。
《说文》的解释与金文也相合。金文“前文人”(前代有文德之人,即祖先)的前字,见于好几件器物,结构与小篆全同。如图3。可见小篆的直接来自金文。
然而,前的本来形状是否是歬,“不行而进”云云是否就是正确的解释,仍然有值得怀疑的地方。甲骨文有个字写作图1,似乎是金文前字的前身。加上彳或行,就成图2。从甲骨文分析,这个字不从舟,而是从“”(盘的古文),是从止在盘中,该是洗脚的意思。后代用作前进、前后的前,是假借的关系。古代舟和凡形状比较接近,容易写讹,把舟写成凡(盘),把凡写成舟,都是可能的。如此说不谬,则从甲骨文演变为金文,由商至周,洗脚的盘子逐渐变成了交通工具舟;“洗脚”与“乘船”,虽然都属会意的范畴,但彼此相去未免太远了。字形无论如何演变,古人总有办法根据变化了甚至讹变了的字形作出自以为正确的解说,还把它说成是该字的本义。
姑且抛开甲骨文不论,那么,自金文以来,前进的前字本应作歬,和杀人断物的刀是毫无关系的;从“刀(刂)”的“前”原是将某物剪断、剪齐的形声字,剪刀的剪的本字。但传世的各种典籍,却绝不见止在舟上的“歬”字,凡前进、前后的前字都用本义为剪刀的“前”。本来已经有了刀的前又再加上一把刀变成剪。一些文字学家于是说“剪”是“俗字”,“非”。不仅如此,又把“羽初生”的翦字拉来做翦灭的翦;此外,还造出个揃字,加上一只手,以示剪(翦)灭要用力。《史记·蒙恬列传》“周公自捕揃爪以沉于河”(周公自己把指甲剪下来扔到河里去),便是一证。不管怎样“俗”,怎样“非”,借也罢,不借也罢,已成事实,谁也否定不了,制止不了,谁也不去计较“见形知义”之类的大原则,而是只顾实用,不问其他。结果,汉字这种借来借去,重床叠架,“形声相益”,反复孳乳的“优点”使得它越益繁复、庞杂,以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而无法解脱。
“前”字的本义应当与“前进”有关。前进必定有一个出发点,而相对于新的目标来说,出发点往往就转化成了“后”。由表示动词“前进”意义的“前”到构成表示方位、时间、对象或事件的名词,与“后”相对。表示方位的前,可以是泛指在正前面,也可以指就在面前、眼前、跟前。《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些例句中的前,就是泛指在前面。表示时间的前,指过去的或较早的。成语“前功尽弃”指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了。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止部】昨先切(qián)
歬,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
【卷四】【刀部】子善切(jiǎn)
前,齐断也。从刀歬声。
说文解字注
【卷二】【止部】
“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注:昨先切,十二部。按后人以齐断之前为歬后字,又以羽生之翦为前齐字。
【卷四】【刀部】
“齐断也”注:《释言》《鲁颂传》皆曰:翦,齐也。《士丧礼》:马不齐髦。注云:齐,翦也。二字互训。许必云齐断者,为其从刀也。其始前为刀名,因为断物之名。断物必齐,因为凡齐等之偁,如实始翦商谓周之气象始与商齐等。语本甚明。戈部引此诗作戬商,字之假借,如竹箭之为竹晋也。前古假借作翦,《召南毛传》曰翦去也是也。《礼经》蚤揃,假借揃为之,又或为鬋。今字作剪,俗。
“从刀,歬声”注:子善切,十二部。
广韵
昨先切,平先从 ‖前声元2部(qián)
前,先也。昨先切。六。
歬,古文。
【校释】歬:是小篆的楷定而非《说文》古文。《说文·止部》:“歬,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 前;部外笔画:7
古文:歬、𣦃
唐韵》昨先切。《集韵》《韵会》《正韵》才先切,并音钱。《增韵》:前,后之对。
又进也。《广韵》:先也。
又《礼·檀弓》:我未之前闻也。注:犹故也。
又《仪礼·特牲》:祝前主人降。注:前犹导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子浅切,湔上声。《说文》:齐断也。俗作剪。
又《正韵》:浅黑色。《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鹄缨。注:前,读为缁翦之翦。浅黑也。
又《韵补》叶慈邻切,净平声。刘向《九叹》: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廹身。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月”的第一笔撇改竖。
【写法】“䒑”扁“刖”大。“䒑”居上居中,长横托上盖下。“刖”,顶部“月”低,底部“刂”低;“月”“刂”分列竖中线两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9:28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